宁津县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浅析

2014-04-07 14:36王志敏周彦瑞黄美岭
山东水利 2014年4期
关键词:文明城市处理厂全县

王志敏,周彦瑞,黄美岭

(宁津县水务局,山东 宁津 253400)

宁津县在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当前,因地制宜,统筹生态,兼顾长远,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基本原则。把人和水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来考虑,既要满足经济发展要求,又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工程水利、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全民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措施

1.1 遵循自然法则,维持河流生态基流量

宁津县境内有宁北河、宁南河、朱家河、宁津新河4条骨干河道,与全县32条干支沟互相联通,再加上漳卫新河从北部穿流而过,在全县范围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然而,由于宁津县地处引黄末梢,每年所引黄河水最多不超过1亿m3,远远满足不了全县工农业的用水需求,因此宁津县多年来坚持“以井保丰,以河补源”的路子,以弥补水资源总量的短缺。在水资源调度上,优先考虑生态用水,综合河流植被和鱼类等动物的需求,最先满足县城内康宁湖、福宁河、宁南湖等重要景观地带及生态养殖地的用水需求,并定期对水质进行化验,定期轮流置换生态用水,避免挤占县城内生态用水对全县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现象。同时,利用中水资源进行地下水回灌和补充地表水,及城市绿化等,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2 加大投入,治理工业废水污染

近年来,宁津县不断加大投入,全面治理全县工业污染,将8家污染严重企业全部关停,并采取新建大型污水处理厂和人工湿地等措施加大对城市废水的科学治理和利用。

宁津县将建设污水处理厂项目列为全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2011年,在原有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又投资6 000多万元扩建二期项目,并运用BOT模式引进,占地面积1.33 hm2,在原有污水处理能力3万t的基础上,增加污水日处理能力2万t,用来满足全县未来30年的城市发展需求。同时,为实现污水处理厂高效运营,与污水处理厂共同做好全县的城市污水治理,宁津县还投资2 100万元建设了10 km的城市污水管网,使全县城市污水收集率达到95%以上,城市功能进一步增强,促进了城区水环境的改善。

在污水处理厂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的同时,宁津县又投资2 000多万元建成宁乐新河人工湿地工程,该工程占地百余亩,拦储水量12万m3,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进一步净化。

1.3 因地制宜,建设水生态观光园

宁津县县城新规划面积为70 km2,居住人口10万人左右,县城内比较拥挤,缺乏休闲娱乐场所。在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宁津县结合这一现状,在县城南部3 km处建成惠宁湖水生态观光园。

惠宁湖水生态观光园总规划面积12 km2,在惠宁湖与宁南湖生态建设基础上,规划有“两村、两湖、三区”。“两村”即休闲度假村和民俗文化村(包括8个自然村);“两湖”即以观光度假村为主的惠宁湖和以休闲垂钓为主的宁南湖;“三区”即林果区、花卉区、蔬菜区。

惠宁湖水面宽阔,湖园相依,碧波荡漾,水鸟飞翔,吸引着众多的群众来观光旅游,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泛舟湖上,如画中行;他的东侧和北侧是33.33 hm2特色梨园,每逢阳春季节,满目梨花胜似雪,郁郁飘香,金秋时节,硕果累累,人们进园采撷,收获的满足荡于心间。宁南湖以游乐开发为主,目前已经种植了大面积的藕荷,并养殖了可供观赏垂钓的各种鱼类,已成为人们游泳和钓鱼的好去处。

惠宁湖水生态观光园的建设以生态农业文化为内涵,按照水利工程和水景工程兼顾,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和谐的开发理念,形成了生态优良、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水利景观。2008年,宁津县惠宁湖生态观光园通过省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1.4 落实“三条红线”,严格水资源管理

近年来,宁津县以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契机,全面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三条红线”管理,水资源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相继出台了《宁津县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宁津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为严格落实“三条红线”管理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保障;对县域内所有新建项目全部进行了水资源论证,对市级已批复的项目全部补办了水资源论证手续,同时对县域内270家用水企业全部下达了年度用水计划;为晋煤同辉、人民医院等10家重点企业安装水资源管理远程计量监控系统,科学监督,按方收费,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1.5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法制建设

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宁津县始终坚持以宣传政策和措施为导向,以强化法制建设为总抓手,在全县范围内展开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县电视台、宁津报、广播等宣传媒介定期定时地宣传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有关政策、意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条文,让全县人民对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充分理解创建水生态文明城的重要意义及必要性。同时,宁津县政府出台《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具体阐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内容、时间及步骤安排。

1.6 避免浪费,建设节水型社会

宁津县地表水资源量为3 111万m3、地下水资源(淡水)量为5 463万m3。人均水资源量为182 m3、亩均101 m3,分别为全国人均、亩均占有量的8%、5.7%,全省人均、亩均占有量的55%、38%,属严重缺水区。

近年来,宁津县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能耗低、耗水少、污染轻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九阳豆浆机项目、大型食用菌项目、恒硕太阳能项目等多家耗水少、污染轻的高新技术产业入驻宁津县工业园区内。同时,关闭7家污染严重,耗水量大的企业,并将耗水量大的化肥制造及酿酒企业全部迁到城区之外。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关停污染严重企业两种途径双管齐下,大大降低了工业用水的需求。

为进一步节约用水,宁津县对耗水量大的企业进行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而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2012年,重点对晋媒同辉等11家企业实施了节水改造,每年可节约工业用水400余万吨。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活用水的管理,坚决杜绝输水管网的跑冒滴漏问题,以全县6支水利110服务队为依托,实现全县输水管网的及时、快速维修。另外,宁津县在利用中水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利用中水浇灌公共场所的绿地、树木,公路洒水中水利用率达到75%。在水价制定方面,宁津县也从节约用水考虑入手,根据全县经济发展现状,制定出合理的水价政策,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从而促进更好的节约用水。

2 取得的成效

宁津县自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城区内的水从“死水”变为“活水”、“畅水”,形成湖通河,河连河的畅通水网,有效改善了城区内河湖水系的环境质量,既满足了景观需要,又满足了人文需求。基本达到水养人,人依赖水“人水和谐”的境界。

猜你喜欢
文明城市处理厂全县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文明城市创建有哪些新要求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