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师德观及启示

2014-04-08 21:05黄勇樽黄丽英
河池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教育

黄勇樽, 黄丽英

(1.河池学院 政治与历史文化学院,广西 宜州 546300;2.河池市凤山县中学,广西 凤山 547600)

“师风、师德、师魂”是教师之灵魂,是“教风、校风、校魂”之根,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师德决定教师的素质,也决定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师德已经成为教师成长、学校发展、教育发达、民族兴旺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的精神保障。观照孔子(公元前551——479年)的一生,除了从政做官的几年之外,而立之年开始从师任教四十余年。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名声远扬,泽被后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1]26孔子丰富的教学理论与教育思想,特别是师德观,成为传统师德积淀的精华,为当代教师的职业成长树立了光辉典范。

一、具备志向远大、孜孜以求的职业理念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是孔子提出道德评价的原则问题,即义利之辨。孔子认为,人要有理想、有抱负,努力提高精神境界,不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欲望;因为物质欲望的膨胀,导致道德的堕落;自谓吃粗粮,喝冷水,曲肱而枕,并从清苦的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快。[2]5所以秉承了“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作为教师,志向远大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自信与乐观,也源于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关怀与对时代的前瞻,需要有为实现远大理想而终身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才能教育生徒树立正确的理想志向。作为教师,孜孜以求的职业理念,折射出思想道德教育的韧性需求,立德树人需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为千古美谈,愚公移山精神成为千秋佳话。执着就是一种韧性,教育的韧性彰显了教育的难度与特点,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志向远大与孜孜以求的职业理念。“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是他孜孜以求、毕生奋斗的社会理想目标,并且“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信念,成为中国历代读书人的优良传统;其“立志乐道、克己自省、力行中庸、改过迁善”的垂范精神,为当代教师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二、生成博爱忠诚、无私奉献的职业素养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他提出的伦理的基本原理。亦表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直至“有教无类”。[3]1所以,作为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生徒,习得“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的职业素养,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和要求。孔子在职业素养上,表现为一是忠诚教育事业,热爱生徒;二是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毋诲乎?”(《论语·宪问》)意即热爱生徒,能不做到为之操劳奉献吗?忠诚教育事业,能不做到“诲人不倦”吗?在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的艰难困境中,孔子仍然对生徒“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当滞留陈国时,他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的生徒,担心他们是否变野了,担心他们写出的文章自己无法修改。这种焦虑和忧虑使他产生了“归与!归与!”(《论语·公冶长》)的强烈愿望。对于生徒的生活、疾病与死别,表现出情深意切的关怀和哀恸:“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论语·雍也》)颜渊死,孔子非常悲伤。从者曰:“子恸矣!”(子)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爱生之情笃,溢于言表。以至于“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颜渊曾经称赞孔子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子罕》)且使生徒达到“欲罢不能”的地步;孔子对生徒善于施用启发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由孔子首创启发教学、举一反三,沿用至今,仍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和方法。[4]颜回曾赞颂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子贡更赞之为“圣人”。足见孔子在生徒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与形象。但有生徒也曾隐晦地表达怀疑孔子有所隐瞒之意,孔子回答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耳。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这是一种何等坦荡而无私的教师胸怀!是一种弥久历新令人向往的古典式的教育爱!揭示了教育真谛的爱的教育!

三、秉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职业精神

终身学习、学而不厌,是孔子一生为师的真实写照。“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孟子·公孙丑上》)孔子认为,作为一位教师,首要的条件是应当保持一种“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的积极的精神状态,时刻考虑自己的专业是否在不断进步。一方面,只有“学而不厌”(对己),才能“诲人不倦”(对人)。作为教师,要在熟练掌握和运用现有知识的同时,不断追求新知、跟上知识发展和更新的步伐;为学生树立“好学”的榜样,激发生徒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即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师应当随时随地拜师问学,孔子所谓“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也。何谓“好学”?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孔子自诩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诒长》)可见孔子本人是非常好学的。他盛赞颜回“好学”。(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学而不厌”也是孔子虚怀若谷品质的表现。他总是把自己看作“无知之师”,因此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弥补知识的缺陷。他反复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论语·述而》)“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论语·子罕》)“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他一生中从未停止过学习。直到晚年,他仍孜孜以学,甚至发出“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的哀叹。孔子在“多问”、“多闻”、“多见”、“多识”中求得广博的知识,终于成为博学多能而为弟子所信服和尊敬的大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孔子在教学生涯中,除了秉承“学而不厌”的好学精神,还身体力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迎来大家高度称赞,但他却回答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并且“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诲人不倦”折射出孔子以高度责任心为基础,秉承对收徒授业的高度责任感和认真态度。“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表明孔子态度温和、严厉,威仪而不凶猛,庄严、安祥。正如子夏所言:“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亦即,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温和可亲;听他讲话,却严厉认真,一丝不苟。[5]所以,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论语·学而》)因为,温则人亲之,良则人信之,恭则人敬之,俭则人便之,让则人与之。显然,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的态度更是当代教师应具有的品德与风格。

四、养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职业风范

教师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即以身作则,可以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而要以身作则,就必须做到,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孔子为师,还强调言教不如身教。言教在说理,以提高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实际指导行为方式。教师身教的示范,对生徒有重大的感化作用,因此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应以自己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凡提倡学生做的,自己必先做到;不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育者的人格美是教育活力的渊源。教育者要以大气度去感知生命的律动,感受人间的酸甜苦辣,才会对每个受教育者都怀有教与受的和合,情与理的圆融;教育者的言传身教,才会赢得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觉醒与创造性的勃发,造就受教育者活力无限的人生。[6]2并且孔子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了这一点:“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孔子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他与生徒风尘仆仆,奔波了14年,先后到过卫、陈、宋、曹、郑、蔡、楚等国,不仅备受冷遇,而且还遭到武力的威胁和围困,多次面临死亡的考验,但是,他仍然矢志不移,初衷不改,体现出毫不动摇的君子立场和贫穷节乃见的崇高操守,为生徒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告诫弟子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论语·述而》) 地虚心做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地做学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地研究问题。也为后世为师者树立了光辉的楷模。

五、保持存疑问难、温故知新的职业态度

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集·语录下》)既然“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无疑不进。”为师者则要保持存疑问难的好学求实态度,使无疑者有疑,使有疑者无疑。不仅“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为政》)而且,“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即要有存疑的态度,甘做老实人,实事求是,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重视客观实际根据,探究事物多方面的因果联系,吸收一切合理的意见,服从真理以求得真理为目标。

教师除了存疑问难,还要“学而时习”;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所以,孔子倡导学思并重,并且提出为师的标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子罕》)“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复习巩固与学习新知的关系,也是巩固与提高、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温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获得新的体会与见解,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提出新的见解,解决新问题。“温故而知新”使我们做到融会贯通,达到“以旧知新”、“举一反三”(《论语·述而》)和“闻一知十”(《论语·公冶长》)的效果;做到告诸往而知来,由已知探求未知,正确处理新旧关系,杜绝“忘旧求新”或“知旧不求新”现象与行为。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有些教师墨守成规地“知旧不求新”;有些教师否定一切地“忘旧求新”;都不得要领。相对而言,“温故”容易,“知新”难;而当下又有多少教师能够做到温习旧的知识,而有新的体会的呢?说明当一名教师不易,要当一名既能“温故”,又能“知新”的教师就更难了。“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甚至教师自己得是一条河。“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来领悟教育的内涵和真谛,探求新知识,获得教育实践智慧,解决自己遇到的教学困惑与教育问题,引导生徒学会学习,善于创造,帮助生徒习得自我学习的方法和能力。反思使人进步发展,反思成就了无数名师。

六、坚持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的职业修养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只要对教师以礼相待,教师就应当实行平等教育。在坚持平等观的同时,还应坚持发展的学生观。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论语·子罕》)就是要求看到学生巨大的发展潜力。平等的、发展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肯定的学生观,值得今天的教师很好的继承发扬的。除此之外,教师应当树立民主的教学观。在师生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一种民主活跃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有效教学的要求,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孔子主张:“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这与比他晚一个多世纪的古希腊教育思想家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何等相似!他在教学中鼓励生徒大胆想象、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敢于争辩、“各言其志”。(《论语·先进》)

虽然“教学相长”首见于《学记》,但其实践及相关思想却早已有之。孔子既是最早实行“教学相长”的人,也是最早具有“教学相长”思想萌芽的人。以下三例,足以证明。他说:“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学而》)又说:“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他认为弟子“赐”、“商”对他有启发,而对颜回唯唯诺诺的态度非常不满,“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并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长。他在教学活动中经常为学生答疑解惑,共同进行道德和学问的切磋,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启发,受到益处。教学相长的核心是围绕教与学的师生互动关系,目标在于消除教与学的障碍,使师生在教学互动中得到发展。

七、练就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职业技能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教学,“学、思、习、行”结合等一系列至今仍具科学价值的教学理论,后世的教育影响深远。孔子开办私学,实施“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面对情况复杂的众多生徒,孔子能够针对生徒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活动。“因材施教”源于“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论语集注·先进第十一》)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特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说明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和熟悉生徒的特点与特征。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特长,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特性。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孔子“愤启悱发”教学方法,注重生徒思维能力与发展后劲的培养与培育,广为生徒称赞,以至于颜渊曾感叹道,“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孔子循序渐进、巧妙诱导、启发生徒思考,而获得广博知识,掌握基本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值得当今教师仿效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注重调动与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探索,解决思考,自觉寻求与构建知识,积极训练思维能力,主动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施教;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用激发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素质。

参考文献:

[1]余子侠.中国教育名家思想[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在军,李建龙.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3]李京辉.修炼教师的理性品质——教师应理解的100种教育思想[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黄济.万世师表——谈孔子的教师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3,(1):43.

[5]赵启中.试论孔子的教师观[J].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57.

[6]张世欣,周凌.思想教育活力论——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若干甄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教育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