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作品中的舞蹈探讨

2014-04-10 04:50荔,
昭通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舞蹈艺术

刘 荔, 陈 钰

(昭通学院a.艺术学院,b.人文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作为两个迥然不同的艺术门类,电影和舞蹈之间有许多的差异,但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艺术史上的科研考证,舞蹈产生于原始社会,是人类最为早期的艺术。电影艺术则作为一门产生于20世纪初的综合性艺术门类,是艺术大家庭中的新生事物,并且在这之后就没有其他新的艺术门类。舞蹈之于电影可以看到舞蹈如何丰富电影的画面及内容,电影之于舞蹈可以观察电影如何将舞蹈的意境带到更远的地方,如何运用人体动态语言来推进影视作品的情节,让它们二者相辅相成邂逅在银屏之上,给观众更多更美好的遐想和感悟,故对影视作品中的舞蹈进行探索之我见。

电影将画面和声音融合在一起,通过摄影技术表现出来,是在荧幕上传播思想、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第一部歌舞影片是《百老汇的旋律》,是电影歌舞片的鼻祖,随着电影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舞蹈被应用在电影制作当中,舞蹈被赋予了更大的空间性和更多的平台。在电影中加入舞蹈元素,不仅可以给观众带来美的感受,还可以对故事背景进行渲染,丰富人物内心活动的表现,也使得电影的艺术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元化文化的交流,影视作品中大量加入舞蹈艺术,使得人们的审美得到了提高,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也为两种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使这种新产生的表现形式独具魅力。

一、舞蹈艺术同影视艺术的融合

(一)与歌舞剧的融合长盛不衰

电影艺术和舞蹈艺术都有自身独特的语言和技巧,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拓展电影的思路,强化电影的美学特征,还可以为舞蹈的表现带来新境界和舞台。通过电影摄影的技术和运用科技手段,使得舞蹈的艺术语言直观地展现出来,赋予了电影当中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新见解。歌舞剧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之一,由于要展现舞姿,因此,演员需要是专业的舞蹈演员或者略有些舞蹈基础的演员。从电影自其诞生的时期,便出现了歌舞剧的形式,且风靡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歌舞剧中的舞蹈是内容和形式上的完美统一,让人看了就不能忘怀,无论是国外的《出水芙蓉》《弗拉明戈》,还是我国的《大红灯笼高高挂》《黄土黄》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1961年搬上银幕的《洪湖赤卫队》,成了影响数代人的经典作品,《洪湖赤卫队》以歌剧为原本,保留了全部经典唱段,运用现代化的影视拍摄手段,在艺术结构和观赏上,赋予了新内涵,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使这部经典歌剧焕发新的活力,是我国影视的一个新的尝试,也是歌剧发展的零的突破和飞跃。

(二)二者长期发展不断融合

舞蹈是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它通过提炼肢体语言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完成动作流程来表达思想和内涵并且进行交流,通常会有音乐的伴奏,随着人类生产力与思想意识的逐步提高,舞蹈涉及的范围及形式远远超出了舞台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但很多人看到的舞蹈都是风花雪月的,是表演者光鲜的一面,对于舞者幕后的艰辛付出一无所知,很多影视导演以舞者的经历故事为线索拍制影片,不仅能够刻画出典型的人物性格还丰富影视画面,产生较强冲击的视觉效果。如《黑天鹅》讲述了一个舞者的成长故事,影片从开始到结束始终以芭蕾为线索,使摄影、音乐和舞蹈的融合做得美不胜收。

电影诞生于20世纪初,是以画面和声音相结合展现在荧屏上,在多维的空间中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不断吸纳了其他艺术形式的精华和长处,不仅保有自身鲜明的影视特点,还同摄影、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融合形成了一个个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覆盖面十分广泛的影视媒介。把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广泛地应用到了电影的制作中,恰如其分的舞蹈运用,使舞蹈的语汇延伸了电影的情感,并且在彰显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提高了观众美的视觉享受,带动舞蹈流行趋势,符合了当代精神消费需求,使得观众对当代电影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热爱。记得《霹雳舞》就是典型的融合产生高效的影视作品,“霹雳舞”因在荧屏的播出,这种国外的街头舞蹈很快就在中国的大江南北流传开来,直至今日,也因为“霹雳舞”让我们这些曾经看过《霹雳舞》这部影片的人至今记忆犹新。

二、影视作品中舞种的类别

舞蹈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根据舞蹈艺术的目的和作用可以分为‘艺术舞蹈’和‘生活舞蹈’两类,生活舞蹈是只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有习俗舞、教育舞、社交舞、宗教祭祀舞、体育舞等,艺术舞蹈是指以观众欣赏为目的舞蹈活动,有芭蕾舞蹈、歌舞剧、当代舞蹈、民间舞蹈、古典舞蹈等。而我国在电影中大量运用的舞蹈艺术有古典舞、民族民间舞,国外的电影还有融入芭蕾舞。

(一)民族民间舞

表现民族生活题材的电影作品当中一般有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运用。比如,傣族舞蹈孔雀舞运用在《孔雀公主》这部傣族电影当中。傣族本身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丰厚的舞蹈文化底蕴,在影片当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孔雀舞是傣族舞蹈中具有标志性的表演性舞蹈,影片当中就有大量的孔雀舞的片段,通过傣族舞蹈元素的运用,使人们了解到傣族舞蹈艺术特点和优秀的深厚传统文化。还有印度的歌舞电影在印度也是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歌舞成为印度电影区别世界其它国家电影的最显著标志,电影与舞蹈的完美结合非常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性质,同时也成为印度民族电影的最耀眼的表征。

(二)古典舞

中国的古典舞是我国多元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基础之上演变发展的,至今已步入比较完整的时期,从动作、韵律、节奏上都极富中国的古典文化特色。在经专业舞蹈艺术者不断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在发展过程当中融入了中国戏曲和传统武术的特色,有着刚柔并济、技艺结合和情景交融等特色,现在频繁的运用到武术、戏曲、体操及影视作品中。如《霸王别姬》中的“剑舞”,《十面埋伏》中的“水袖舞”都是古典舞的代表舞种,在影视作品中的亮相使观众对电影人物的心理刻画和人物性格就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观众的情绪也随着舞蹈的动态、节奏变换而变换。

(三)芭蕾舞

在国外,一些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电影作品之中运用了大量的芭蕾舞元素,特别是现代芭蕾舞。芭蕾舞是一种传统的、优雅的舞种,在国外的艺术中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演形式,受到了贵族的喜爱,到了近现代,依然引起高雅的情调而受到了大众的热爱。在美国的歌舞剧《舞出我人生》中就有体现,和其他舞蹈形式共同存在。在另一部美国电影《黑天鹅》中的芭蕾舞运用赢得了众多好评,电影当中的舞蹈演员,通过一系列芭蕾舞的表现,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和遐想。由倪萍、奚美娟领衔主演的国产片《两个人的小镇》,作品中的芭蕾舞蹈是母爱之舞,在那个古朴的小镇,有很多东西可以改变,唯有母爱是齐仙仙永远不变的舞蹈,最经典的片段就是当中的一段双人舞,演员通过优雅的舞姿刻画出深刻的感情,律动美也为整部影片增添了不少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独特的手法,使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感情的宣泄还从中触及心灵使人深受感悟。

三、影视作品中舞蹈艺术的作用

(一)反映影视作品的剧情发展和节奏

舞蹈动作分为情绪性动作和叙述性动作两种,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作品的主题需要,合理的、有序的运用舞蹈动作,抓住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让动作传达出生与死、爱与恨、欢乐与痛苦、胜利与失败等生活经历,使舞蹈作品更生动,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情绪性的舞蹈动作主要是抒发人物思想感情,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叙述性的舞蹈动作则是描写人物行为,推动情节发展和揭示矛盾冲突,它通常具有明确具体的指向性,如开门关门、上楼下楼等。情绪性动作和叙述性动作两种舞蹈动作的舞蹈作品常常为电影作品注入元素,虽然不能够用舞蹈来发展故事情节,但能够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方面使其富有感染力。舞蹈能够融于剧情并推动剧情,使得影片想要表达的故事同舞蹈完美地融合,使剧情的发展推向高潮,达到耐人寻味的效果,以舞蹈为题材的电影带来的叙事节奏可以很好地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在电影观看过程中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导演运用舞蹈引起观众的共鸣能够调整电影的叙事节奏。电影中舞蹈的运用能够改变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导演的意图,体现了电影中舞蹈片段为剧情服务的特征。如《闻香识女人》中的斯莱德与唐娜的关系就是由舞蹈来推进,激励而节奏鲜明的探戈把中校对唐娜炽热的爱恋和欣赏表现出来,舞蹈让剧情更加诗意和浪漫。

(二)反映人物性格

所谓“性格”,就是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一部影视作品的成功与否,典型性的人物性格塑造是关键,而舞蹈作品的表现对象主要也就是人,舞蹈艺术是通过肢体语言来进行表达,舞蹈可以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蕴涵,同时舞蹈又是通过动作去说明内容的。在影视作品中的舞蹈可以让观众根据舞蹈来推测电影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特点,从而能够把握住电影中故事的发展脉络和人物性格,影视作品中的舞蹈往往能够将一个人的个性和文化素养通过举止表现出来。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吉卜赛女郎,通过一段吉卜赛舞蹈的表演,表现了女主人公善良、率真、勇敢的性格,烘托了影片的主题,热烈追求真诚美好的爱情,她的舞姿优美、热情,是美和正义的化身,有着对爱情追求的品质。而在同敲钟人卡西莫多的对比当中,体现了纵使外形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心灵上高度的契合同样是美好而又高贵的。影片当中的舞蹈画面可以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欣赏,还能够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因此,舞蹈对电影中塑造人物性格及形象的衬托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在电影中用语言不能把话说尽的要让观众产生联想的,用舞蹈就能得到表现和强化,它以独特的肢体语言、民族地域风格和节奏等舞蹈元素为电影增添隽永的意蕴。

(三)反映主题和时代背景

一部电影的主题是创作者展示出来的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电影的主题明确可以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还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元素的运用是在电影主题之下的运用,二者的呼应使得舞蹈对影片的气氛进行烘托,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体会到影片的思想和内容。

而电影中的故事所发生的时代和背景可以通过人物的造型、故事的情节、场景的设置等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舞蹈片段得以体现。舞蹈艺术是具有其历史性的,不同时期的舞蹈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就给了其能够在电影中体现时代背景的可能性。如,《杨玉环》中的舞蹈体现了盛世唐朝的舞蹈特点,使观众能够很好地体会当时的风貌。再比如,《汉宫飞燕》中赵飞燕的舞姿,使人清楚明了地知道这就是以汉朝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作品,因为赵飞燕是出色的舞蹈家,其舞姿有相关史料的记载,不仅是对传统艺术的再现,还能够突出影视作品当中的时代背景。

电影与舞蹈同为姊妹艺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作为传播媒介的电影能把局限于舞台的舞蹈带给更多的观众,优秀的舞蹈也会提升电影情节的感染力,促进电影产业的发展。因此,较好的运用舞蹈手段传达电影内容,通过电影推动舞蹈艺术的发展,才是二者完美的邂逅。

[1]杨继慧.试论舞蹈在电影中的运用及其功能[J].电影文学,2013,(18):149—150.

[2]周琳琳.浅析舞蹈艺术在电影中的运用[J].短片小说(原创版),2013,(17):99—100.

[3]李晓君.浅谈电影中的舞蹈及其赏析[J].华章,2013,(32):112.

[4]张彤,韩俊武.论影视作品中的舞蹈画面[J].电影文学,2010,(22):134—135.

[5]赛亚平.电影中肢体语言的对话——看舞蹈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J].影视文学,2011,15:148—149.

[6]秦萍.舞蹈影视作品中运动镜头语言的意义浅析[J].电影文学,2009,(17):121—122.

猜你喜欢
舞蹈艺术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