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省第二轮市县志的工作报告
——在全省市级志办主任会议暨2013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2014-04-10 15:052014年1月6日
史志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县志修志晋中市

(2014年1月6日)

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刘益龄

关于全省第二轮市县志的工作报告
——在全省市级志办主任会议暨2013年度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2014年1月6日)

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 刘益龄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2013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省市县三级志办通力协作、努力工作,全省第二轮市县志编纂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这些成绩,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茂盛主任、代表省地方志办公室对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市县两级志办的全体同仁致以诚挚的问候!为使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市县志编纂工作稳步发展,再上台阶,我讲四点意见。

一、目前全省第二轮市县志编纂进展情况

2009年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上,省志办李茂盛主任提出:“三级志书是地方志工作的主体工作,是各级志办的中心工作。对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几年来,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紧紧抓住第二轮市县志编纂这个重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推进,市县志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市志编纂情况。晋中、晋城两市部署早、动手快、抓得实,已分别于2010年、2011年完成《晋中市志》《晋城市志》出版任务。临汾市志办新班子上任后,积极筹划,妥善协调,“两步并作一步走”,终于甩掉了市志编纂滞后的“包袱”,530余万字的《临汾市志》已交付印刷,即将问世。长治市志办班子调整后首先抓市志工作,不到半年,就召开《长治市志》评审会。目前,400余万字的志稿正在调整完善、补充修改之中。2012年7月,运城市召开《运城市志》编纂动员大会。他们起步虽晚,但由于组织有方、措施得力,一年多的时间已基本完成资料搜集工作,现已进入全面汇总编纂阶段。《吕梁市志》编纂过程中,注重督促落实方式和业务指导方式创新,工作卓有成效。目前,已完成95%的初稿征集任务,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总纂方案,总纂工作有序进行。《阳泉市志》编纂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目前绝大多数市直单位已完成初稿撰写任务,现已开始总纂。《忻州市志》编纂过程中,注重夯实资料征集工作基础,共收集1000余万字的资料,初稿修改、完善已接近尾声。《太原市志》138个承编单位已有85家完成初稿,总字数已近300万字。现在,一方面加强稿件督催落实,一面已着手对已有志稿进行编辑加工。朔州市2012年调整志办主任后,集中精力做好《朔州市志》的筹备工作。2013年4月,《朔州市志》编纂工作正式启动。大同市今年10月调整志办领导成员,他们积极筹划,精心准备,在短短两个月内,设计制定了市志篇目,出台续修市志“实施方案”和“行文规定”,并在12月17日正式召开编纂工作启动会。

县(市、区)志编纂情况。截至2013年12月,全省已出版的县(市、区)志有:太原市《小店区志》、大同市《天镇县志》《左云县志》《广灵县志》、阳泉市《盂县志》、长治市《黎城县志》、晋城市《城区志》《沁水县志》《陵川县志》《高平市志》、吕梁市《孝义县志》《文水县志》《交城县志》、临汾市《侯马市志》《曲沃县志》《翼城县志》《襄汾县志》《洪洞县志》、运城市《垣曲县志》《河津市志》《临猗县志》《平陆县志》《稷山县志》《闻喜县志》等27部。已经审核,即将出版的有:晋城市《阳城县志》《泽州县志》、朔州市《应县志》、忻州市《宁武县志》《原平市志》《河曲县志》、晋中市《榆社县志》《太谷县志》、临汾市《蒲县志》《乡宁县志》、运城市《夏县志》《新绛县志》等12部。已经评审,正在修改的有:阳泉市《矿区志》《郊区志》、忻州市《繁峙县志》、晋中市《左权县志》《和顺县志》《昔阳县志》《平遥县志》、临汾市《古县志》《霍州市志》、运城市《芮城县志》《绛县志》等11部。已经完成初稿的有:太原市《娄烦县志》、大同市《灵丘县志》、长治市《屯留县志》、忻州市《定襄县志》《五台县志》、吕梁市《孝义市志》、晋中市《寿阳县志》《灵石县志》、临汾市《大宁县志》、运城市《永济市志》《万荣县志》《盐湖区志》等12部。

全省市县两级志书已经出版、即将出版、完成评审、完成初稿的共计66部,占全部规划任务的49%。

通报这些情况,主要是让大家了解全省的总体形势,搞清各市县所处的方位,增强做好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市县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从以上对市县志工作进展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最近几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工作的确有了长足进展。但是,按照2009年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去衡量,与全国先进省份相比较,我省第二轮市县志编纂仍有一定差距。

市县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从整体上看,推进工作的力度有待加强。我省“十二五”规划目标明确规定,全省第二轮市县志编纂工作要在2016年完成。目前,时间只剩三年,但仍有50%多的市县志编纂工作还没有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各市县要在今后两年内,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第二轮市县志的进度落实、任务落实。二是从局部看,工作进度存在不平衡。晋城、运城、晋中3个市完成任务率已接近80%;阳泉、忻州、临汾3个市任务完成过半,其余5个市任务完成率在10%~30%之间。三是从已经出版和已经评审的市县志看,高质量的精品佳作不多。一些地方有应付差事的思想,只求编成出版,交代当地政府了事;一些地方或方法不对路,或人员不得力,有提高质量之心,无确保质量之力。如果我们对质量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将来势必影响各市在全省志书评奖中的地位,影响山西在全国评奖中的声誉。四是从体制上看,部分市和大多数县(市、区)机构没有理顺,史志合一,或史志档案合一的机构占一半以上,有些县(区)甚至没有机构,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当地方志工作的发展。五是从修志队伍上看,存在人员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的现象。这些年来,各级地方志办修志人员的数量相对比较稳定,但由于“入口”不严,进来的人许多都是奔着“吃皇粮”而来的,真正实打实的能干工作的太少。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已经成为各级志办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六是从经费保障上看,还没全部按《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列入当地财政预算。一些地方虽然列入预算,但数额太少,形同虚设;一些地方除“人头费”外,基本没有业务经费。

形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地方党委、政府对修志工作仍然重视不够。修志工作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市县党政领导考虑的事情千头万绪,对修志工作而言,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就是最大的重视和支持。二是一些地方的志办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强,破解难题的能力不足。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作为一级志办的“掌门人”,志办主任必须要有搞好地方志的强烈欲望和坚定信心。这样一个摊子交给你,你就应该用对事业负责、对人负责的理念和态度,努力把这个“小天地”经营好。同时,还要在争取领导、落实经费、协调工作上有主意、有办法,出重拳、出实招。三是运用国务院和山西省“两个条例”的法律武器作用的意识不强。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山西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为各级志办依法开展修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我们要继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还要加强落实,合理运用。实际上,我们工作遇到的所有主要问题,如机构、队伍、经费、修志任务落实、责任的追究等等,我省的《条例》中都有明确答案。朱佳木在2012年全国省级地方志办主任会议上提出了增强依法修志的十种能力,对于我们运用和发挥《条例》作用很有指导意义,建议大家看一看,学一学。四是学习、研究和创新的氛围不够浓郁。就修志工作而言,无论是组织协调、督促指导,还是志稿编纂都需要认真学习、系统研究、锐意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水平,促进工作发展。要引导大家学习地方志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地方志工作文件、讲话,学习方志业务知识;还要走出去学习兄弟省市的工作经验,借鉴他们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还可以在本省范围开展兄弟市县之间的交流互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是大家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例如,晋中市、忻州市这几年每召开一次评审会都要求各县(区)志办主任参加,既达到评审志稿的目的,又收到业务培训、经验交流、促进工作的效果。这种“以评代训、代促”的做法就十分管用;吕梁市在市志组稿中为市直各承编单位印发模本、样稿的办法对提高志书承编单位的供稿成功率也很有效。通过不断学习、研究、摸索一定能达到提升境界、开阔视野、更新理念,创新工作方法的目的。

三、进一步加强市县志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和推进市县志工作重在督促落实。省市县三级志办都要积极拓展思路,努力寻找对策,扎实推进工作。

李茂盛主任刚才总结的三点经验,十分重要,很有指导意义。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继续借力省人大,开展《地方志工作条例》执法检查,充分发挥《条例》的法律保障作用,使依法修志真正落到实处。

二要积极报请省政府办公厅,适时开展对工作滞后市、县(市、区)的督察,切实解决制约工作发展的“一纳入、五到位”问题。

三要及早谋划,取得省总工会支持,力争明年在全省范围开展“第二轮修志立功竞赛活动”,以进一步调动市县地方志系统的工作积极性。

四要择机开展全省各市地方志工作“交叉检查”,通过相互观摩、相互比较、相互借鉴的方式,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

五要用足用好年度考核和评奖的“激励与约束”双重效应。各市应当力争把所属县(市、区)志书编纂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把县(市、区)志书工作列为年度评比表彰的硬指标。形成各县(市、区)地方志工作竞相发展,力争上游的良好氛围。

六要形成省市县三级志办“齐抓共管、三级联动”的业务指导机制,继续做好志稿编写中的跟踪指导、初稿完成后的专家评审、志书出版前的严格审核,切实把好志书质量关。

四、第二轮修志任务完成后的工作建议

今后,全省各市县志办即将陆续完成第二轮修志任务。为了保持地方志机构和队伍的稳定,保障工作和事业的持续发展,各级地方志办公室要及早谋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志书编完后的工作。这里提几点建议和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年鉴工作的通知》的东风,把市县两级综合年鉴编纂工作抓起来。编年鉴是志书出版后,各级志办可以列为经常固定项目的好事,既可以保证有事干,又可以保证有钱花。一会儿群虎副主任还要专门讲,我就不多说了。

二是争取政府支持,开展本地古旧志书的整理。现在,人们的文化意识越来越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日益重视,古旧志整理出版后很受欢迎。我们的建议是搞影印,不搞点校,原汁原味更具吸引力。阳曲县、寿阳县、晋源区等县(区)影印出版的旧志,不仅有市场需求,而且被当地政府作为珍贵文化礼品赠送有关领导。

三是开展各种专业志、部门志和百科全书、地情资料书的编纂。陵川县志办、沁水县志办利用志书资料,编出的百科全书很受青睐;晋中市史志院与金融系统合作编写出《晋中市金融志》,与财政局合作开展《晋中市财政志》编写;晋城市志办指导编纂《晋城城管志》,并筹备编写《晋城市三十年实录》作为晋城市建市30周年献礼成果。

四是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价值的事情设立选题、确定项目。例如朔州市编辑的《市长日志》就是一件很有意义工作,既为市志积累资料,又增强了与市长“亲近感”,工作上很容易获得支持;如古县志办就根据本县特点,专门编纂出版《古县牡丹志》;昔阳县志办围绕农业学大寨,专门组织编写了农业学大寨方面的专著。

五是把握乡镇村志编纂蓬勃兴起的良好机遇,开展乡镇志、村志的编纂指导工作。孝义市志办多年来一直坚持做好乡镇村志编纂工作,先后指导或承编乡镇村近20部,既拓宽了工作路径,又锻炼了队伍,还改善了志办人员的福利待遇。同时,对乡镇村志进行指导和管理,也是我省《条例》赋予市县两级志办的职责。

六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办方志网站、地情网站,为当地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为社会各界广泛利用地方志资源开辟渠道,使之成为展示地情、宣传地域特色的窗口,成为方志成果转化利用的有效平台。

总之,我们要用自己的“坚持”,争取领导和政府的“支持”;用工作上的“有为”,确保机构上的“有位”。

同志们!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要我们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干劲努力工作,我省的市县志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进步!全省地方志事业也必将更加繁荣兴盛!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县志修志晋中市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挑好“金扁担” 阔步奔小康——晋中市第二届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
县志里的乡贤
县志
编印发行《山西省第二轮修志指导手册》
2013年山西省市县志编纂工作成绩喜人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