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45例临床观察

2014-04-15 16:48夏正孙建强
江苏中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器质性汤加小柴胡

夏正 孙建强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江苏吴江 215228)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45例临床观察

夏正 孙建强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江苏吴江 215228)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口服小柴胡汤加味,每次300mL,分2次温服;对照组45例,口服胆舒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6周。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结论: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小柴胡汤 胆囊切除术后 胆道功能障碍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PCBD)是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一个类型,由于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动力紊乱,痉挛收缩,胆道内胆汁流入十二指肠而引起发作性季肋部疼痛、消化不良的症候群。笔者于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间,运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选90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患者均来自2010年9月~2013年3月间本院中医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31~65岁,平均年龄(45.8±6.3)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病程(3.3±0.6)年;开腹切除胆囊18例,腹腔镜切除胆囊27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32~64岁,平均年龄46.4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3.6± 0.8)年;开腹切除胆囊15例,腹腔镜切除胆囊3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都有术后胁肋部疼痛及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B超或CT提示:肝胆管无扩张,未发现胆囊管残留及再生胆囊,无胆管结石,无Oddi括约肌狭窄。胃镜未发现明显异常。

1.2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中医消化病学》[1]拟定诊断标准:①胆囊切除术后3个月以上;②术后反复出现右胁或右上腹部疼痛或闷胀不适感;③术后反复出现厌食、厌油腻、腹胀、恶心、肠鸣、腹泻或便秘等症状;④术后B超、CT、MRCP等检查,排除胆道各种器质性病变,未发现胆总管结石、胆管狭窄或胆道肿瘤等胆系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处方:北柴胡15g、淡黄芩12g、法半夏9g、潞党参9g、炙甘草6g、嫩生姜3片、津红枣10枚、延胡索9g、广郁金9g、金钱草30g、山栀9g。每日1剂,水煎2次,取药汁300mL,分2次温服。

2.2 对照组予胆舒胶囊(四川济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Z20026078)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2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油腻、生冷、刺激食物,注意情志条畅,停用其他药物。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临床治愈:胁痛及其他症状、体征消失,相关的理化指标恢复正常;好转:胁痛及其他症状、体征均好转,相关的理化指标好转;无效:胁痛及其他症状、体征无变化,相关的理化指标无变化或恶变。

3.2 治疗结果治疗组45例中,临床治愈11例,好转2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9%。对照组45例中,临床治愈4例,好转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4.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包括胆系和胆系以外器质性病变以及无器质性原因的PCS;狭义的PCS是指目前检查手段不能发现胆系内外有器质性病变而临床症状又持续存在的非器质性PCS,现又称为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PCBD)[3]。胆囊切除术后有5%~50%的患者出现PCBD,以女性多见。目前认为本病是由于胆囊切除后,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胆道系统的正常调节及胆汁排泄功能受到影响所致,可由进食油腻、酒精或精神刺激等因素诱发,临床可见以胁痛为主要症状,并可见腹胀、恶心、厌食、肠鸣、腹泻或便秘、失眠、多虑、烦躁易怒等症状,治疗上多用利胆、解痉、调节胆道运动功能等对症治疗。

中医无PCBD的病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可将本病归属于“胁痛”、“胃脘痛”、“胀满”等范畴。因肝胆位于胁下,其经脉布于两胁,故本病与肝胆关系密切。肝为五脏之一,性喜调达而主疏泄;胆为六腑之一,以通降为顺,又禀少阳春升之气,故能与肝互为表里而疏通周身气机。胆囊切除术后,少阳受损,气机失畅,故见胁痛;胆失和降升发,既可影响肝气疏泄,又能影响脾胃升降,故见腹胀纳差、肠鸣腹泻诸症;少阳气机不畅,郁火上扰心神,故见失眠多虑、烦躁易怒。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少阳受损,气机失畅,郁而化热。这与《伤寒论》中少阳病病机——胆火内郁、枢机不利相同,故在治疗上可从少阳病论治。

《伤寒论》小柴胡汤由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七味药组成,有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和胃降逆之功效,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方中柴胡、黄芩均含有黄酮类成分,甘草含甘草甜素,三药能促使胆汁分泌,使血中高胆红素含量降低;柴胡含柴胡皂苷,有镇静镇痛作用;黄芩含黄芩素,有明显的抗炎作用;甘草有氢化可的松样的抗炎作用;再加郁金、金钱草、山栀三药均有促进胆汁分泌和调节胆道运动的功能,而延胡索中含延胡索总生物碱,有明显的止痛作用[4]。全方共奏和解少阳、利胆止痛之功,切中PCBD病机,故疗效十分满意。

[1]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7

[2]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2版.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1

[3]Madura,MaduraJA.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 and pancreas divisum Surg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07,87(6):1417

[4]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46

编辑:陈诚 傅如海

R657.405

A

1672-397X(2014)11-0032-02

夏正(1962-),男,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从事肝胆疾病中医诊疗研究。jsszxz@sina.com

2014-07-03

猜你喜欢
器质性汤加小柴胡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观察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64》
五种途径辨别阳痿
抑郁症与器质性疾病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坐骨神经痛42例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