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2014-04-15 11:12高奎荣
甘肃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流失中职生对策

高奎荣

〔关键词〕 中职生;流失;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18—02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为更多的青年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不仅提高了个人职业发展潜能,还从整体上促进了我国人民素质的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中职生的流失现象也是中等职业学校不能忽视的客观问题,它已经影响到中职学校的招生工作,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受到各中等职业学校的高度重视,成为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 中职生流失的原因

1. 学生的自身因素。

(1)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由于受目前招生环境的限制,当前的中职学校招生是“来者不拒”,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较低。据调查结果显示,有6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基础很差,这些学生在小学和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欠缺,自我调节能力差,进入职校后厌学情绪越来越重。时间久了,这些学生容易萌发辍学的念头。

(2)学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是源于父母或亲朋的劝说,学生本身并不想读书,专业也是父母所选,致使他们始终处于懒散状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外,很多家长是怕孩子在社会上误入歧途,才把他们送到职业学校来。这些学生往往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学习动力,稍有不顺就会产生退学的念头。

(3)从众心理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代青年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中职生的自我约束力差,是非观念淡薄,易受诱惑,部分原本想学习的人,看班级里其他同学辍学去打工了,觉得在班里坐着又不学还浪费家里的钱,就随大流去打工而选择了辍学。

2. 家庭因素。

(1)家长观念落后。很多农村家长认为“不用读书就能打工,读了中专还打工”,对孩子上不上中专持无所谓的态度,一味地急于让孩子早工作。有的家长看到一些学生中专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认为是白花了冤枉钱。

(2)学生家庭贫困。有些学生家长因年老或疾病,无法给孩子固定的经济保障,学生主动要求退学,帮助父母解决家庭困难状况。

(3)学生自尊心受挫。部分家长因认知水平的局限,认为书可读可不读,读多读少无所谓,助长了孩子不思进取之心,有些学生还影响到了其他学生,致使一些表现好而无法满足学习需求的学生要么转走,要么就干脆辍学。

3. 学校因素。

(1)课程设置不切实际,专业导向不清。学校是依据中等职业教育大纲和教材来完成教学的,教学方面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理论教学缺乏灵活性。针对性强、浅显易懂的校本教材少。学校按照大纲从事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和文化素质,造成学生厌学、弃学。二是理论与实训比例不合理。理论与实训的时间比例是7∶3。多年来重理论、轻实训,造成“双师型”教师少、实训条件不够,这也是学生厌学离校原因之一。三是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不足。绝大多数学生就读职校的目的是想学技术,但学校的实训资源有限,无论是场地、设备,还是师资力量都严重不足,这一现状无法让学生看到更多的希望,致使流失。

(2)教育管理不周和环境的影响。中职生的学习成绩、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相对来说比较差,学校在管理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就是效果不佳,治标不治本。个别学生学习习惯差,不想学理论,实训时间少,整天无所事事,思想空虚,精神萎靡,厌学、违纪,进而流失。中职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思想单纯见识较少,容易受不良青年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产生流失。

(3)全员育人理念不到位,缺乏应有合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领导、政教处、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之间整体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但部分教职工认为管理是领导和管理部门的事,面对学生的违纪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放任自流,导致学生脱离班主任及管理人员后便为所欲为。风气不好,好学生也失去了信心。此外,个别学科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不高,课堂组织能力差,对学生关爱不够,师生关系不和谐等也是造成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措施

1. 加大教育教学投入,改进教育和教学管理方法。

(1)学校要在校园建设、教学设施的添置、实训条件的改善与实验室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确保满足各种实训和实验的需要。

(2)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娱乐性;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实训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时间比例基本达到7:3;要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3)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只有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留住学生的心,并使他们自觉自愿地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

(4)学校要多组织生动活泼的各类活动,如辩论赛、书画展览、歌手比赛、体育比赛、技能比赛和文艺汇演等等,通过各类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5)加大对教材的调整力度,根据需要编写适合地方经济和学生易懂的校本教材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努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一体化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想学、能学、易学,真正掌握实用技能,从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6)合理设置专业,加强专业导向。学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除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外,还应切合本校各种资源合理设置专业,使之适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切实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与此同时,要加大对重点学科专业的建设投入,增强专业的品位、内涵和吸引力。

(7)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综合评价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不断探索新时期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模式、新体制,增强学生的“四自”(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能力,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有效减少学生流失的关键措施和办法。

(8)在教育改革上要改变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严管的同时以教育为主、惩处为辅。多疏导、早发现,多了解、早解决,对学生进行先做好“人”,再学技能,然后做“能人”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2. 加强就业指导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专业品位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就业的难易程度及薪水的多少,当专业品位被社会、家长和学生认可时,专业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就弥补了学生因个人兴趣爱好缺失的学习动力,大大减少了学生的流失率。要提高专业的品位,其专业定位、过程、出口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尤其是出口渠道的畅通对学校招生和学生巩固至关重要。学校要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就必须强化就业指导,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并对就业学生进行跟踪指导,以便在招生时有效地引导学生选择专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一年内,跳槽的人很多,这固然与毕业生的眼高手低有关系,但根本原因还是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办学,取消大部分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代之以职业技能的学习。

3. 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导。学校要始终贯彻“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平时从细节入手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对典型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在重点时间、重点地点和重点事件上加大教育管理的力度,以减少违纪事件的发生,避免因重大违纪处理而造成学生流失。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辅导对学习上缺乏动力,或不能很好处理社会关系的学生尤为重要。为此,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使学生避免因不成熟、一时冲动而做出错误选择。学校还要聘请专职心理教师,加大力度培训心理辅导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其他管理教师,不断壮大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总之,不管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学生流失,都要重视。容易解决的问题立刻解决,较难解决的问题分步解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形成“招得来、教得好、留得住、推得出”的大好局面。

编辑:郭裕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流失中职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在华日企现地管理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