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地

2014-04-16 00:52
世界建筑 2014年4期
关键词:利益公众规划

在校时,建筑学的基础训练,使我成为一名手头功夫较强的准建筑师。那时候有一批老教师还战斗在一线教学中,我们这些学生有幸得到他们的教诲。基础训练看来显得有些苛刻,但我觉得这是应当掌握的基本功。

建筑学专业的学习,使我逐渐开始建立起对空间的思考方式和习惯,对于参加工作之后,发挥建筑师创作与设计能力会非常重要。有时候合上书本,静静地回味整个设计,如同自己在建筑中行走一般,可以形成对项目的完整印象。

随着对专业学习的不断深入,我逐渐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至今日我对建筑仍然抱有极大的热情和追求。这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清华求学时感受到“吾师思成”及各位先生的教育和影响。

1 “川”会所

2 北京银泰中心“秀”酒吧

3 “旬”会所

新城/新区建设的模式

中国城市经历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建设,已经进入一个调整期。一方面,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成果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各种各样预料和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相继出现,在一些地方,似乎现实正向着我们所追求的反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的各级领导以及各方面的“专家”主导城市建设,尽管可能有某些理论支持,但随着成果的展现,都失去了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完全没有做好应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准备,理论层面的知识变得苍白无力。

然而,社会始终在不断发展,迫使着我们必须进行深层次思考,过去那种在“纸上画画”的规划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当前的窘境呢?其实只要我们沿着工作的过程向根源追溯将会比较容易找到答案,关键是敢不敢正视为“人”而规划。

很多专业人士会自豪地认为这是专业领域的工作。我认为:规划是政治,既最大限度体现公众的利益,同时也代表着城市管理者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基本的观点往往被误读,在“为人民服务”的觉悟驱使下,不断地被城市领导用于抒发豪情壮志的工具,不断地被城市规划人士用于体现自我意志的手段。试想,在忽略了公众利益的前提下,城市的建设如何能体现出现代价值呢?如何能够成为公众认同的理想国呢?

城市公共空间就是公众利益的具体体现,如何能够建设一个自由的、连续的、对层次的、可识别的公共空间系统就是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首要问题,而政府的职责就是如何建设好、管理好城市公共空间。切忌以城市主宰者的身份,对不应该管理的具体的建设项目指指点点。要想“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就必须首先明确拥有什么权力。城市管理者要有敬畏之心,敬畏公众利益才能行使好权力,从一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就可以知晓领导者的品行。对于公众利益的保障没有什么可怕的、甚至不知道公众利益的存在,就不可能有什么好城市、好城区,更谈不上会建设好新城市、新城区。

近来,中央领导都在讲要开展城市设计,看来城市设计要“火”。然而,城市设计在中国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和范围,也很容易变为专业人士忽悠地方领导的新手段。我认为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也不应该简单地将城市设计定位于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环节。城市设计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城市公共空间,或者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城市设计即是在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因此,城市领导者应将关注的重点从具体的建设项目转移到城市中“空”的部分,将提高城市空间的品质作为保障公众利益的具体体现。积极开展城市设计工作,让市民在城市中获得不断扩大、不断提升的公共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城建设、新区建设才能与过去的旧有模式区分开,才能创造公众广泛认可的城市空间。

所以,城市设计是与现行的规划体制平行存在的一项长期工作,可以延伸到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始终关注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和运维,以确保公众利益最大可能性。而由此开展的一系列设计工作,包括对建筑界面的研究、绿化景观的研究、道路系统的研究、公共设施的研究等等内容,随着公众意识的觉醒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由此形成的系统设计方法和公众利益的保障与监督机制将会成为我国新城、新区建设的新模式。□

猜你喜欢
利益公众规划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