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沟穴为主针刺配合腰部自主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临床观察

2014-04-17 22:28林丽花
上海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针刺

林丽花

摘 要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配合腰部自主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针刺水沟、后溪、腰痛点穴位,并腰部自主运动;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穴位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和62.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结合腰部自主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简便易用,疗效更明显,适合在社区推广。

关键词 急性腰扭伤 针刺 腰部自主运动

中图分类号:R8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4)06-0038-03

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损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属于中医学“伤筋”范畴。《金匮翼》指出:“淤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筋络瘀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本病疼痛剧烈,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采用针刺水沟、后溪、腰痛点穴结合腰部自主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中心门诊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60例。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①有腰部扭伤或外伤史、多见于青年人;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的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④X线、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见腰椎生理前凸改变、椎间隙可能变窄、边缘可有骨赘,并排除骨折、腰椎结核、脊柱肿瘤等。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60岁,病程2 h~10 d。腰疼部位:左侧20例,右侧17例,正中20例,双侧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疼痛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 按损伤部位不同选穴,疼痛在中间取水沟穴;疼痛在单侧以水沟穴为主,并在疼痛对侧选后溪穴;疼痛在双侧且面积较大者,取水沟穴以外外加双侧腰痛点。患者取坐位,常规皮肤消毒,采用28号1.5寸毫针。水沟穴直刺1~2分,或针尖迎着督脉循行方向刺入,施以小幅度提插,最好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持续2 min;或水沟旁1 cm处,左手拇、食指将患者上唇捏住,右手以2寸毫针,从一侧进针,对侧出针,来回拉动强刺激5~10 min。取对侧或痛侧后溪穴,往合谷方向进针,深刺1~1.5寸,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 min;取对侧或双侧腰痛点,两针均向掌心斜刺,深0.8~1.0寸,得气后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 min。使局部产生强烈酸、胀、麻、重感,留针15 min,其间再运针4~6次。在针刺的同时,医生面对患者,运针的间隔进行腰部自主运动。先俯仰、左右侧屈,而后左、右跨步、挺腰、旋腰;最后进行臀部旋转、下蹲运动。腰部自主运动时,要对患者耐心解说,劝导,消除疑虑,让患者配合腰部运动,范围由大到小,循序渐进,以耐受为度。针刺均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30例患者中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6例。

对照组 取穴及操作参照《针灸推拿治疗学》[2],穴位选用肾俞、大肠俞、腰阳关、阿是穴、委中、后溪。肾俞穴直刺0.5~1.0寸,大肠俞直刺0.5~1.2寸,得气后捻转提插。腰阳关向上微斜刺0.6~1寸,取压痛明显的阿是穴针刺,根据部位掌握针刺深度和角度。委中穴直刺1.0~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取对侧或痛侧后溪穴,往合谷方向进针,深刺1~1.5寸,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 min。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

1.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疗效评定 疗效评定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痊愈:疼痛消失,运动正常,能参加工作;②显效:疼痛基本消失,运动正常,偶有轻度疼痛;③有效:疼痛有所消失,运动时有疼痛感;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变化。

疼痛程度评定 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估。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临床评定以0~2分为优,3~5分为良,6~8分为可,>8分为差。由经过培训的专职医生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示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有效率比较

根据疗效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VAS平均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VAS平均分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VAS平均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急性腰扭伤中医属伤筋范畴,多由卒然损伤、淤血停滞、脉络壅阻所致。《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是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过程中,挑担起肩、扛物、举重及腰自前屈位伸直起立时,容易引起肌肉韧带的损伤,也容易引起椎间小关节的错位及关节束交锁、滑膜嵌顿等。中医认为,筋经、络脉及关节损伤,以致经气运行受阻,气血郁滞局部而成,从而限制活动。受伤肌肉由于疼痛及其他各种病理因素而反射性引起痉挛,造成肌肉僵硬,脊柱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等一切活动均因疼痛而受到限制,疼痛多呈放射性或牵掣性神经痛。直腿抬高试验可有阳性,但背伸试验为阴性可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鉴别,X线、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

针灸既有镇痛的作用,又有活血祛瘀,行气通络之效。针刺穴位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缓解局部肌肉痉挛,从而改善小关节紊乱、关节束交错及滑膜嵌顿症状;同时在镇痛作用下,做腰部主动运动,促使气血流畅,改善扭伤局部的气血瘀滞状态,促使关节、滑膜的复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关于急性腰扭伤的致痛原因,既可因损伤后局部组织出血,水肿,产生损伤性反应,释放内源性化学炎性递质。(如K+、组胺、5-羟色胺、激肽类、前列腺素等物质)刺激所致,也可由于组织错位、黏连使神经末梢受压引起[3]。针刺能刺激中枢系统及神经反射,明显升高痛阈,达到镇痛的目的[4]。促使神经体液成分改变和神经递质释放,有利于人体各系统器官和组织调整,促使受损、出血患部修复。

水沟穴位于人体面部,于人中沟的上中1/3交点处,为手、足阳明,督脉之会。《针灸大成·通穴指要赋》:“人中除腰脊之强痛”[5]。以病人眼中流泪为佳。主治:头痛、晕厥、癫狂痫、小儿惊风、口角斜、腰脊强痛。腰痛点:位于手背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手两穴,共四个穴。主治急性腰扭伤。腰痛穴是经外奇穴,具有调气血逆乱,气血受阻之功。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因此可以治疗督脉病症。《针灸大成·标幽赋》:阳跷、阳维并督带脉,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5]。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以上穴位组合运用,结合针灸镇痛条件下腰部主动运动,可促使气血流畅,改善扭伤局部的气血瘀滞状态,促使关节、滑膜复位,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腰部运动能发挥疏通督脉的协同作用,腰部运动时须掌握动作要领,是因做到要领动作之时,正是疏通“不通则痛”的瘀点之机。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早在皇帝内经中就有文献记载,经过历代的临床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6]。而本文这组病例应用了水沟穴为主针刺配合腰部自主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可见这种方法具有简便易行,取穴少,基本不受条件限制,疗程短,起效快等优点,更易于为患者所接受,适合在各基层医院及广大社区推广应用[7]。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 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46.

[2] 周文新, 王启才, 王艳君. 针灸推拿治疗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538-543.

[3] 周金福. 腰扭伤的疼痛机制[J].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8 (14): 2732-2733.

[4] 孙国杰, 盛灿若, 严洁, 等. 针灸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29-233.

[5] (明)杨继洲, 靳贤, 黄龙祥. 针灸大成[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64.

[6] 吴耀持, 张必萌,王崇淼, 等,电针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 2007, 27(1): 3-5.

[7] 陈伟锋, 郁丽华. 针刺配合腰部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37例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41): 381-382.

(收稿日期:2013-12-06)

猜你喜欢
针刺
调神宁心针刺法治疗静脉滴注后呃逆验案
针刺疗法治疗失眠1则
独取“内关”针刺临床验案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谈针刺“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针刺治疗踝部扭伤136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