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西差异分析高校外语教学渗透式德育

2014-04-17 06:17王静
教育与职业 2014年33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德育工作道德

王静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其作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中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传统文化受到国内外多元思潮的冲击,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

一、当前中国高校德育困境及原因分析

震惊全国的复旦硕士投毒案曝光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道德失范现象被揭露出来,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困境和严峻挑战。大学生道德失范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究其根源,首先,在社会转型期背景下,信仰与道德标准缺失引发了普遍性的社会道德滑坡。社会大环境的道德失范无疑会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个体,而处于学校走向社会阶段、相对缺乏明辨是非能力的高校学生极易被各种腐朽思想所同化。其次,长期以来,受我国教育体制中激烈竞争因素的影响,各种选拔性考试仍然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学校与家长心中对于应试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德育。在这种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学生高分失德就不难理解了。再次,如今高校德育方法改革与时代发展进步相比明显滞后,将学生视为知识容器的老一套德育经验已经落伍,接受此类教育的高校学生很难将内容应用于实践,德育工作实效性难以保障。

不难看出,要想改变前两种环境类的影响因素困难重重,且绝非一日之功。身为教师,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改善德育方法的研究上。

二、中西高校德育对比分析

不可否认,无论是集体主义主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理性主义、自由主义主导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以巩固社会制度,维护社会安宁,都需要引导青少年形成与国情相适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保证本国精神文明的延续与传承。因此,德育工作也是两种不同制度国家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中国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受传统文化与社会制度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有诸多不同,德育工作的方法与实效存在很大差异。

(一)德育理念不同

现代文明是对古代文明的批判、继承与创新。与西方贵族传统中的绅士精神与法治理念不同,我国历史上占据主导的官场利益结构与座师门生教育体制孕育出来的却是小团体利己主义与人治思想。两种不同思想传承在现代社会全球化浪潮中交汇碰撞,让我们看到了其深刻的现实影响。

一方面,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西方以法律至上,法大于理、理大于情,公私分明的刚性德育原则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中国虽然倡导法治社会,在德育工作中教导学生法律至上,但现实生活中却是“人情无价”,情大于理、理大于法,这种柔性处事原则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身的合法性基础,使学生迷惑于现实生活实践与德育教育内容两者之间的冲突。

另一方面,在师生地位及关系上,西方自由主义追求人人平等,强调“教师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他们往往在课堂教育中营造出师生间朋友式的交流氛围,把社会实践作为践行德育内容的重要手段,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塑造正确的、积极的思想政治道德理念。而在国内,受历史传统及竞争压力影响,老师作为监督者与教导者高高在上,教育体制的改革根本无法完全消除埋藏在学生心底对教师的敬畏与恐惧。尽管学校一直大力推进师生和谐,但巡视在各班门口面色冷峻的辅导员老师无形地宣告着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带来的只能是知识的被动灌输,也使得德育内容成为需要记忆以应对考试的文书教条,德育工作只能局限于说教课堂中,与实践严重脱离。

(二)德育对象不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有缺点和过失在所难免,处于思想成长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有缺点不可怕,如何尽快改正才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论语·雍也》就曾教育我们:“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受政治体制、人口数量等因素影响,中西方在推进德育工作时针对的德育对象有所不同,纠正学生错误思想的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自由主义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注重个人意志的教育与培养,小班制的课堂环境与学校必备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更是有利于及时纠正每个学生思想上出现的偏差。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及传统文化的统一理念,更注重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无形中将德育对象界定为班级等诸多小型集体,这样的确对于强化民族凝聚力和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有所助益,但是忽视个性差异也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学生个体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使得一些个体失范往往得不到及时纠正,一旦出现问题往往是群体性、社会性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偏差。

(三)德育方法不同

当代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认为,思想道德观念的建立和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培养思想品德的认知判断能力和独立自主精神,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启发学生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独立的道德选择,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指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以美国为例,各大学普遍开设以历史、人文为代表的通识课程,以培养“美国好公民”为目的,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积极引导,并采用隐性教育方式将德育融入生活,通过各种社会实践,让同学们亲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鼓励学生从各种社会问题中思考解决办法,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认识层次与学习兴趣,自发形成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理想信念。

反观我国的德育工作,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重视他律教育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及自我教育的错误倾向。德育工作中,仅仅通过劝导法、讲述法等灌输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忽视学生道德实践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同时,知而不行、言行不一等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往往懂得多、做得少,这与当前重理论轻实践的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也是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理论脱离实际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以看出,中西德育的一个根本性差异便是中国偏显性的灌输教育与西方偏隐性的渗透教育对比强烈。同时,这也是本文认为造成中西德育实效性差距如此之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对高校外语教学渗透式德育的启示

大学外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从目前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课堂设置来看,大学外语通常每周4课时,历时2年,共有244个课时,是大学生四年大学时光中课时分量最重,持续时间最长的课程之一。事实证明,大学外语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渗透式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鉴于中西高校德育差异以及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契合性,我们应该吸收借鉴西方的德育教育理论,结合实际,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各环节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一)大学外语教师要正视并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中西高校德育差异

大学外语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训练学生语言运用的同时,也要关注国内外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高校应该积极利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全球化大环境,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德育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状况,使其与我国德育领域优秀元素相结合,力求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道路。同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等德育课程并没有完全取得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理想效果,在学生不断疏远本国文化和传统的形势下,高校教师也应把正确、优秀的德育思想传达给下一代,传达给祖国未来的希望和栋梁,传达给象牙塔中的高校学生,加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中西差异,既不盲目崇拜西方优秀之处,也不因自身暂时不足而失望气馁。

(二)大学外语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现如今,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师资队伍结构客观上有利于推进渗透式德育顺利实施。表现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年龄结构年轻化,二是性别结构女性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年龄差距的缩小使得他们所接触和了解的客观世界有很多相同之处,不会因明显的代沟而对交流产生阻碍。而女性教师与男性教师相比,大多比较感性、包容,更加富有耐心地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积极引导,使其在长期的外语学习生活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提升自身道德水平。在这种师生关系逐渐贴近的情况下,德育工作对教师的要求愈发提高,师德师风成为促进专业德育发展的根本要素之一,这不仅要求教师知识理念的与时俱进,更要求教师在人格品德方面保持优秀,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的正常交往中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生活信息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所带来的强大教育功能,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信息源,教师的绝对权威失去了基础。因此,教师不再单纯扮演传统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还需要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和挖掘知识,充当好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启发者,营造师生间平等对话的和谐关系。

(三)外语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讲究方法,将隐性渗透式德育贯穿始终

前文分析了造成中西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德育方法的差异。事实证明,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国情等原因形成的德育工作模式存在不足之处,在高校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经过实践验证的隐性渗透式教育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避免由直接性和指令性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心理抵抗,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以专业教育为载体,重视知识的“工具”功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格与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外语教学由于其专业课程的内在特性,要求学习环境与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尽可能接近。在学习过程中,与外籍教师、原版纸质及视听材料接触的机会较多,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而青年学生思想尚不够成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急需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思想认识层面的正确指引和导向。因此,教师可以创造条件,在进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和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开拓创新,找出新的适合我国高校德育的教学策略方法,轻松自然、点点滴滴地施加道德思想和规范的影响与渗透,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正确道德理念的形成。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德育工作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ess Is More”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