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2014-04-17 09:09王涵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记同伴交流

王涵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1)

同伴教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王涵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01)

同伴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而在我国早期教育学著作——《学记》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同伴教学思想。本文通过对同伴教学思想的分析,研究同伴教学思想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意义。

学记;同伴教学思想;高等教育

在当代愈发快速的社会发展、愈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高等院校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责任,我们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更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例如,课堂授课仍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一言堂”、“满堂灌”,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不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只会“接受”而不会“发现”;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生硬,工作难以展开;学生群体存在“同伴少、朋友少”、大学生孤独感强的现象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弥补这些不足,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本文通过对《学记》中同伴教学思想的分析和思考,收获一些有益的启迪。

一、同伴教学的概念

同伴教学并非一个新兴的概念。早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人安德鲁·贝尔和传教士兰卡斯特就先后在自己创办的贫儿学校采用“导生制”教学,这是最早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同伴教学。导生制是指教师挑选高年级的学生或同年级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一般学生进行教学辅导,以促进一般学生成绩的进步。这在19世纪的英国极为盛行,缓解了当时英国师资匮乏、经费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当时英国教育的发展。导生制并非仅在国外发光发热。20世纪30年代,我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教育难以为继。陶行知先生为了促进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提出了“小先生”制度,“小先生”制度和导生制类同,即小学生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周围的他人,以促进知识传播、减少愚昧。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教育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教育手段单一、以教师为本、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等,同伴教学再次以其独特的优势进入了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之中。西方教育界将同伴教学广义地表述为“具有同等或相似身份或水平的非专业教学人员之间相互施教并彼此受益的学习形式”。从这个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的同伴教学与旧时期的同伴教学有了很大的不同。旧时期的同伴教学是成绩好的辅导成绩差的,新时期的同伴教学则是指每个学生都可以站在主导地位;旧时期的同伴教学重点在于促进成绩差的学生的进步,新时期的同伴教学目标则在于所有学生的进步。在影响程度方面,旧时期的同伴教学仅仅是课程的辅导,而新时期的同伴教学则有利于班级乃至学校学习氛围文化的建设;旧时期的同伴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新时期的同伴教学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仅起到引导、监控、补充、指导的作用。在我国,对同伴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知网中,以同伴教学为关键词,查到的论文仅有29篇,时间跨度也很大,从20世纪的70、80年代至今,论文则多是以实验性为主。

但是,当我们翻开历史的书页,则会发现,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已经包含了同伴教学的思想。而我国早期关于教育学的著作《学记》中,也提出了同伴教学的教育思想。

二、《学记》中的同伴教学思想

(一)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兌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所以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他人(知识)时才会发现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对自己的不足加以反省改正,知道自己的困惑才能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加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因此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兌命》这本书说:“教育他人,同时也向他人学习”,正是这个道理。

而同伴教学也正是这个道理。“教学相长”这段话,向我们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或者说课堂教学方法。以学生作为主体来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了解哪些是自己所不知道、不清楚的,进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相互教学,通过学生之间自己的辩论和思考,发现自己的困惑之处并且解决自己的困惑,真正地将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教育内容能更加深刻地为学生所掌握。

(二)乐群取友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第一年考察分析文章义理,断句分章,辨别志向所趋的能力;第三年考察学生是否尊敬学长,能否和学友和睦相处;第五年考察学生是否广学博览,亲敬师长;第七年考察学生在学术上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和择友的眼光,称之为“小成”。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之中,学生的孤独感较之以往更重,更遑论主动与朋友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非常少的。《学记》中的这两段话虽然不属于同一章,但是讨论的是一个问题,即学生交友以及与朋友探讨学习、学术问题的重要性。在《学记》看来,对学生的考察和评价不仅仅是从学习成绩这个单一的方面来进行考量的,能不能“乐群”——与同学、朋友的和睦相处;能不能“取友”——选择好的朋友进行交流学习,这些都是《学记》认为考察学生所必要的。而这是目前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高等教育的学生评价体系也是缺少这方面的内容的。与此同时,《学记》也指出缺乏朋友会导致的问题,即如果一个人只是自己学习,不与他人交流,闭门造车的话,是很难有什么成果的,只会让这个人知识浅薄、孤陋寡闻。

同伴教学则恰好可以弥补高等教育中的这个缺憾,同伴之间的相互教学、相互交流不仅可以使同学们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和睦相处、交友能力的提升。同伴教学不仅仅在学习和知识方面对学生有所裨益,同时也是对学生生活能力的一种锻炼。

三、同伴教学的现代意义

从对《学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伴教学的极大益处,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学生的生存、生活方面。同伴教学的优越性除了表现在学生个体上,也表现在学校整体方面。

(一)学校整体方面

在当今的高等院校之中,有一个问题是许多教育学者所困扰的,即学校的文化氛围塑造、校园文明建设。众多学者指出,在当今的众多大学之中,大学文化缺失、文化氛围淡薄,使我们的大学不像大学,这和我们的学生有很大的关系。当学生只是一味的个人学习或者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时,学校中必然会造成学习风气、文化氛围的缺失。因为学校整体是由学生个体组成的,学校的主体就是学生。学生的学习习惯、精神文明等方面都会对学校造成极大的影响。而当今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良好习惯养成。大学文化与学生个体的精神文明和习惯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同伴教学可以通过学生个体促进学校整体的文化建设。首先,同伴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在进行同伴教学时需要充分利用学校内的各种资源,例如图书馆和学校资料库,促使学生阅读书籍和文献,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学习交流。这对于塑造校园内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分有利。其次,同伴教学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教学,以此途径促进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与碰撞,鼓励学生进行对学术问题的交流、探讨、辩论。以一个问题带动诸多学生进行学习和交流,促进学校浓郁学习氛围的养成。

(二)学生个体方面

1.知识促进

知识促进是同伴教学最为显而易见的优势。首先,在同伴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者,同时也是施教者。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使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因为学生同时也是施教者,学生有加强对知识理解的自觉性,并且愿意主动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其次,同伴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自己的能力,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负担,学习变得更加的有趣和高效。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影响力,彼此之间是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学习对象,由于学生相互之间存在着竞争,学生则会迸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激情,这同时也可以塑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整个课堂、班级乃至学校之中,都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成绩的提高。除此之外,同伴教学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当每个学生都成为施教者时,这就会督促他进行课业的准备,提前了解自己的薄弱点,使课堂更具针对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是如此。

2.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个人的情感。一个人的爱和友谊是自己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情感,而这恰恰是我们的教育所缺失的。尤其在当今大学校园,学生之间成为时间自由、空间自由的个体,缺少了将学生连接在一起的纽带,相处最多的仅有宿舍中的四到六个人。调查显示,大学学生的朋友减少、孤独感明显增强。同伴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相处的时间增多,学生能够对彼此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朋友的选择或者友谊的加深,可以促进学生爱与友谊的发展,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这对于个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甚于知识的发展。

对于目前的高等院校来说,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促进,更是个人素质的提高。我们需要重视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培养。在同伴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主导者,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需要与他人进行通力合作。这就强调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同时也是对学生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培养。以小的方面,即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来促进大的方面,即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表现。同伴教学中,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帮助,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责任心,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

对于缺乏学生交流的课堂来说,同伴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人际交流的能力。在同伴教学中,学生所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内容方面,也包括如何查找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如何更好地与同学进行交流等等。这些都是在同伴教学时,有意无意之中,学生进行交流的内容。人际交流能力不仅仅是在同伴教学中进行学习,更是在同伴教学之中进行锻炼的。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来说,同伴教学是他们进行锻炼自己人际交流能力的机会,同时也是督促他们锻炼自己人际交流能力的方式之一。人际交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是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是所必须重视的能力之一。

四、结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了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这也是当今社会对一个人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同伴教学对这四个方面都有所培养和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在同伴教学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又再次进入人们视野的原因,也是同伴教学重要的现代意义。同伴教学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必须重视的方法之一。

[1]蒋晓.同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评论,1986,(2).

[2]肖旻婵.同伴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胡林丹,赵敏娜.同伴教学对大学英语学生认知、交际和情感发展的影响[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2).

[4]杜鑫.同伴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4).

[5]闫华,刘祥鹏.同伴教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J].出国与就业,2011,(3).

[6]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赵冬玲]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Peer-tutor Thought

WANG Han
(Education College,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Xining 810001,Qinghai)

As one effective and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peer-tutor teaching method becomes one of the focuses of teaching methods.In Xueji(Record of Learning),one Chinese early education work,peer-tutor is one of the learning methods.Through analysis of peer-tutor thought,its modern significance on higher education is researched.

Xueji(Record of Learning);peer-tutor thought;higher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0342.2014.02.013

G642

A

1672-0342(2014)02-0046-03

2014-02-10

王涵(1992-),女,河南济源人,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猜你喜欢
学记同伴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寻找失散的同伴
《学记》的教育理想国——看《学记》教我们如何读经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