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思考

2014-04-17 10:42林秀琴
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生读书教师

■林秀琴

“师生共读一本书”的实践与思考

■林秀琴

学生怎样阅读,就会怎样生活。“师生共读一本书”就是让教师成为诗意的点灯人,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读什么书、怎么读、如何彰显共读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激发兴趣、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根据学生实际采用灵活的阅读方法;发挥“例子”和教师“导”的功能,发挥师生互动的功能及保证共读的时间等,就成了实践过程中影响共读效果的关键因素。

阅读落到实处

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氛围不浓、教师指导和检查不够到位的现状,笔者所在校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共读中,教师有意识地营造读书氛围,搭建读书平台,渗透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该活动师生互动,多维并举,课内外结合,重视对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亲历一个较为完整的阅读过程,把课外阅读的指导真正落到了实处。

读什么书 共读的书籍,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阅读需求的关键词往往是“好看”“有趣”,因此挑选读物时要遵循“儿童本位,兴趣优先”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什么季节就让他们“开什么花”,千万别去“催熟”,逼其“提前开花”。顺应了学生的阅读需求,他们才能读出感觉和情趣来,才能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其次,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挑选读物。教师可结合学段特点和学生实际,从书的体裁、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考虑,力求使阅读的内容既符合学生的精神成长需求,又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思想的拔节和精神的成长。

例如,低年级可选择文字与图画都较简单的绘本,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中年级可选择儿童故事、中长篇童话,如《亲爱的汉修先生》《长袜子皮皮》和《爱的教育》等;高年级可挑选长篇童话、儿童小说以及一些中外名著,如《乌丢丢的奇遇》《草房子》和《鲁滨孙漂流记》等。

怎么读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采用各种阅读方法。 朗读法。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方法,“老师朗读的声音是学生永久的记忆。”(《朗读者》)教师每天为学生朗读几个片段,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听书”的快乐,进而对阅读产生向往之情,并且爱上阅读。此方法较适合识字不多、阅读有一定障碍的低年级学生,也适合一些情感浓郁、语言生动优美、内涵丰富的精彩片段。 主题阅读法。教师向学生推荐主题相同的几本书,在主题的引领下,进行互文阅读,获得较全面的认识。该方法较适合高年级学生。

例如,升入高年级后,学生接触了许多描写动物的课文,教师以“走进动物世界”为主题,向学生推荐《昆虫记》《小狮子爱尔莎》《狼犬罗依》《夏洛的网》以及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等,进行多角度阅读,互相辉映,让学生走进神奇的动物世界,更深刻地感受生命的内涵和意义。主题阅读法还可以围绕某位作家的系列作品展开,在互文阅读中,对该作家的写作题材、语言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如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后,再向他们推荐《青铜葵花》《红瓦》《根鸟》等作品,学生系统阅读后,就能对曹文轩的“纯美小说系列”有较全面的了解。名著导读法。名著大多年代久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从课文的节选入手,充分挖掘其蕴涵的魅力,然后相机引导学生品读名著中其它精彩片段或章节,以一篇带一本,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如学完了《草船借箭》后,教师围绕“诸葛亮神机妙算”这一主线,引导学生阅读“孔明用智激周瑜”“诸葛亮智算华容”“孔明三气周公瑾”“孔明定计捉张任”“孔明巧布八阵图”等精彩章节,学生就会对该书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精彩片段品读法。教师根据阅读进展,精心选择语言优美生动、表现力丰富、内容深刻的片段,定期与学生一起品读,含英咀华,在大语境下积累语言模块,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读写结合法。这是让学生融入文本、融入角色的好方法。例如,可以让学生化身为作者,写写故事怎样发展,或改变故事的结局;也可以化身为书中人物,进行内心独白;还可以写写阅读时的心理感受,评评书中人物,或与书中人物进行对话等等,沉浸其中,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书的主人。

彰显共读意义

发挥“例子”的功能 要让共读成为一个“例子”,起到引领、辐射的作用,真正实现“培养兴趣、接受熏陶、习得方法、提高能力”的共读意义。所以,这样的共读,就不能是浅层次的泛泛而读,是师生一起“慢慢走,欣赏啊”的阅读。其间,有方法的渗透,有思维的碰撞,有读写间的迁移,还有在学生“愤悱”处的点拨,在文章空白处的想象,在语言精妙处的驻足,长期熏染,学生必然受益匪浅。

发挥教师“导”的功能 阅读是需要引领的。师生共读,并不是师生间互不干涉,你读你的、我读我的平行式阅读,也不是教师向学生推荐读物后就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放羊式阅读。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导”的功能,做到读前有计划、善营造,读中有指导、善激发,读后有评价、善提升。教师要做一个阅读先行者,从不同身份去研究读物。首先以读者的身份,对该书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章结构、言语表达等方面作一番梳理;然后以学生的眼光去研读,对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困惑点、空白点、兴趣点、兴奋点等方面作好预设,做到心中有数;最后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在阅读中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渗透哪些阅读方法、关注哪些表达方式,并提炼出有较大张力的话题,引导学生探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

发挥师生互动的功能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加拿大儿童文学教授帕瑞·罗德曼说∶“阅读儿童文学的最大乐趣就是交流的乐趣。”师生共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动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多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多了一些共同的话题,多了一段共同的阅读旅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共同元素,精心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磁性“阅读场”,并善于寻找对话支点,引导学生在碰撞中悦纳,在分享中提升,让共读成为一个摇曳多姿的心路历程。笔者做法是,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交流课,让学生谈自己阅读的体验、收获与困惑,相互发问、互解疑难,教师巧妙地穿针引线,及时发现学生交流时的共性问题,并进行筛选、梳理,提炼出有张力的话题。交流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牵一发动全身,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将探寻引向更深处。

保证共读的时间 为确保学生的读书时间,学校在每天午休后,安排15分钟的“红领巾午读”活动,每晚规定学生必须进行15至30分钟的课外阅读,每周安排一节“阅读交流课”,构成了一个“课内外结合、家校互动”的阅读网,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重视阅读效果提升

笔者所在校结合每学期一次的读书月活动,将共读活动推向高潮。如通过读书演讲赛、制作读书心语卡和书签、读书日记展评、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形式,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彰显。同时,教师也可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全面的评价。

儿童怎样阅读,就怎样生活。与学生共读的日子里,教师是诗意的“点灯人”。当教师与学生一起倾心阅读时,就是和学生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平凡的日子里播撒书香,让学生在书的世界里获得情感的润泽、精神的滋养和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师生读书教师
最美教师
我爱读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们一起读书吧
麻辣师生
读书为了什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圆我教师梦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