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协作模式的示范应用研究

2014-04-18 08:59阮列敏
中国医院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电医疗机构公共服务

■阮列敏 吴 斌 刘 昱

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协作模式的示范应用研究

■阮列敏①吴 斌①刘 昱①

区域心电医疗服务 协作模式 协作平台

通过提出建立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协作模式,分析了该模式下的服务共同体的存在模式,并构建一个全市范围内的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在给出构建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具体功能与实施。区域心电医疗项目在宁波区域医疗协作发展方面已凸显成效,在上级医院的协作与帮助下,下级医院心电日均诊断总量逐步增长,同时医生的心电诊断水平有所提高。

Author’s address:Ningbo the First Hospital, No.59, Liuting Street, Ningbo, 315000, Zhejiang Province, PRC

宁波地区人口众多,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医疗水平发展不平衡,高、精、尖的医疗设备集中分布于市区大医院,技术优势突出明显。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高端医疗资源的需求高涨,大量患者涌向省市大医院,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加重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与此同时,国家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构建了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城区10分钟、农村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但是由于医疗设备较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相对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疾病谱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极高,是人类主要死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果能构建一个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各家医院心电信息实时联网和调阅,由区域内核心医院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作疑难心电诊断,既可方便病人就医,又能保证心电检查质量,真正实现广大群众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区域核心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也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心血管危急重症患者并争取宝贵的抢救时机,还能为基层医疗机构心电诊断水平的持续改进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1]。

1 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协作模式

1.1 构建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

在宁波地区构建省—市—乡镇区域性城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以省级医院为技术支持,以宁波区域内三级甲等医院为技术核心,辐射覆盖乡镇卫生院,实现现代化远程会诊服务和远程教育培训。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主要可分为省级医院、核心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3部分。省级医院主要指浙江省立医院,核心医院主要指宁波区域内三级甲等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指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为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心电检查服务,核心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诊断、远程教学服务,而省级医院为核心医院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协作模式主要具有三大优势:(1)为广大百姓提供便捷的看病途径。使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三级甲等医院的高质量心电诊断,部分缓解了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减少患者的医药费用支出,降低群众负担,部分缓解了看病贵的问题。(2)为医护人员提供高效的工作方式。医生通过网络能够调阅患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检查结果和医疗记录,为其诊断提供更为详细的依据,并且医生可以通过远程接诊的方式,为不同空间的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3)为医疗服务共同体之间提供协作的平台。基层医疗机构利用其分布广的优势为百姓提供家门口的心电检查服务;核心医院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传送的心电数据,为百姓提供远程心电诊断,同时定期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远程教学服务;而省级医院则在技术上给予核心医院指导和支持。通过上级帮扶下级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缺乏、诊断服务水平差的困境。

1.2 构建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

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协作模式的实现需要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其载体,采用线上沟通、资源共享模式集合全市医疗资源,搭建宁波市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将采集的患者心电原始数据上传至该平台,一方面通过网络高效、安全的数据传输,获取更高水平的帮助;另一方面丰富患者数据库,实现市内医院患者资料共享,避免重复心电检查,充分调动高水平医生资源,切实减轻病人经济负担[2]。该平台包括两个核心内容,一是心电诊断平台,二是心电数据平台。前者是指基层医疗机构上传实时心电数据,区域内三甲医院提供远程诊断,并定期利用数据进行远程教学,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水平较差,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后者是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合作,建立涵盖范围最广,数据最全的心电数据库,包括心电诊断质控中心和临床数据库(Clinical Data Repository,CDR),为临床治疗、科学研究、日常教学及政府医疗决策提供全方位的数据支撑。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3]。

2 平台建设的关键内容

2.1 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物理部署形式

区域内乡镇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装备前置机,通过前置机与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连接。当基层医疗机构在获取患者心电图数据之后,传输数据至心电muse系统,然后通过前置机将数据上传至平台的“心电数据中心”。三级甲等核心医院通过心电诊断平台调取“心电数据中心”的心电数据,进行专业诊断后,并将结果通过平台反馈给需要帮助的基层医疗机构。为了让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心电数据深度共享,平台同时通过前置机与区域健康管理平台连接,透过区域健康管理平台,市民个人、政府部门、疾控中心等均可获取心电平台上的心电数据。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逻辑结构如图2。

图1 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构架

图2 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网络逻辑结构

2.2 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应用服务

2.2.1 心电采集系统。从区域内各个基层医疗机构采集心电原始数据,通过网络实现高效、保真、安全的数据传输和管理。采用HL/7国际标准中CDA(Level 1)标准来保证不同医院的数据在交换后能够被识别和显示,采用基于IHE规范中XDS集成模式的所有通信事务,以保证中心端与客户端所有心电信息系统的有效交互与集成。

2.2.2 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收到基层医疗机构发送的帮助请求以及心电相关数据(包括患者的心电图、基层医疗机构的初步临床诊断等)后,会自动提醒三级甲等核心医院的心电专家进行诊断。在远程诊断中心,系统还配备辅助诊断工具,医生可通过其查询患者历史记录,以全方位了解患者,从而根据专业判断综合得出心电诊断结论(即核心医院的复核诊断)。最后心电诊断结论会被自动反馈给基层医疗机构。此外,系统还提供心电危急值提醒,在收到情况危急的心电数据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并提升其安全等级,督促医生迅速做出诊断。

2.2.3 核心医院检查预约。病人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时,如需要进行更细致、更复杂的心电及电生理检查,可直接通过平台在基层医疗机构预约区域核心医院的检查。待平台预约确认后,病人可以在预约时间直接到核心医院进行检查,完毕后检查数据及报告会通过平台自动回传到预约申请的基层医疗机构。

图3 项目上线前后区域内下级医院心电日均诊断总量对比

图4 项目上线后区域内下级医院月自助诊断总量及上级医院复核修正诊断率

2.2.4 专家会诊中心。当病情较为典型或复杂时,区域内与平台连接的医院可以申请专家会诊,并将疑难病例发送到专家会诊中心进行会诊。在专家会诊中心中,申请机构能自主选择专家,然后由平台通知指定的专家参加会诊,会诊结果通过平台自动反馈到申请会诊的医疗机构。

2.2.5 心电数据中心。平台建立心电诊断质控中心和CDR,为临床治疗、科学研究及政府医疗决策提供全方位服务,提高已接入医院(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心电诊断准确率,为科研机构提供研究心电疾病的数据支撑,为政府医疗援助提供可供参考的样本。临床数据仓库的存储结构严格遵循医疗临床数据存储规范,在保证大数据存储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访问的效率,并对数据深度挖掘与分析提供很强的延展性。

2.2.6 教学交流中心。在平台上,利用海量案例数据,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可通过比较学习、在线咨询等方式获取核心医院医生知识。核心医院可以通过定期开设区域远程心电诊断讲座、视频教学、在线指导等方式传授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心电诊断的相关知识,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心电诊断专业水平,培养心电诊断专业人才。

3 区域心电医疗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

本项目所建立的区域医学心电公共服务平台以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重点学科为依托,覆盖市康宁医院和市精神病院两家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及江东眼科医院、健民肛肠医院两家区级医院和江东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社区服务站。

项目自2012年5月上线以来,区域内社区医院及县级医院心电诊断量逐月上升,日均诊断总量最高达到191人次(如图3),共发现疑难、危重心电检查10余例。

针对基层心电检查医生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心电专业医生,甚至无法独立完成16导联心电图检查的现状,平台建设初期,由宁波市第一医院心电中心多次派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就心电检查及诊断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上线后,定期开展心电诊断远程教学和会诊,就疑难病例进行讨论与交流,帮助基层医务人员逐步提高心电诊断水平。项目上线以来,核心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复核修正诊断率由最初的17.74%逐步减少至2.33%(如图4)。

4 展望

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协作模式的应用,使珍贵的医疗资源得到高效共享和最优化调配,大大扩大了宁波市心电就诊的区域,同时也提高了市心电诊疗的整体能力[4]。下阶段,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心电医疗服务共同体的协作模式,如建立疑难病会诊中心和区域医学心电检查典型病例资料库,在数据共享、区域统一检查、预约申请服务、集中会诊服务等的基础上进行更为丰富的应用开发,甚至在适当的时间对平台进行基于云计算构架的改造,逐步将区域内的医疗信息化系统迁移到基于云架构的平台上来。同时,区域医疗心电公共服务平台还将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实现居民的心电检查信息自动归并进入居民健康档案,让社区居民能够随时网络查询检查报告,真正构建居民足不出户的智慧健康医疗体系。

[1] 王佐卿,王树山.新医改模式下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0(11):47-48.

[2] 李磊.探究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J].医学信息,2009,22(7):1134 -1136.

[3] 王淑,王恒山.基于协同学原理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系统及协同模式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7):31-34.

[4] 肖燕,阮小明.湖北区域医疗联合体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10):12-13.

The demonstration of cooperation mode of regional ECG medical service provider

RUAN Liemin, WU Bin, LIU Yu// Chinese Hospitals. -2014,18(12):47-49

regional ECG medical service, cooperation mode, collaboration platform

This thesis proposed a cooperation mode of regional ECG medical services communities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aborative service communities. A regional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for citywide ECG was built.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verall framework, the thesis expounded the func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The project of Regional Medical ECG has highlighted the effectiven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ingbo regional medical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elp of higher level hospitals, the total of lower level hospitals’ daily diagnosis of ECG starts to grow gradually. Meanwhile, the doctors’ skills of ECG diagnosis have improved.

2014-06-15](责任编辑 张晓辉)

(宁波市社发择优委托重点项目)区域性城乡三级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建设(2011C33056)

①宁波第一医院,315000 宁波市柳汀街59号

阮列敏:宁波市第一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E-mail:ruanliemin@nbdyyy.com

猜你喜欢
心电医疗机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心电医联体建设需求分析及意义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