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临床观察

2014-04-18 06:12金鑫朱荣光
江苏中医药 2014年11期
关键词:直腿腰部电针

金鑫朱荣光

(1.海安县中医院,江苏海安 226600;2.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003)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临床观察

金鑫1朱荣光2

(1.海安县中医院,江苏海安 226600;2.常州市中医医院,江苏常州 213003)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结合推拿)31例和对照组(单纯电针)31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0.3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针对性强、疗效高、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少等特点,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疗法 电针疗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笔者采用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并设单纯电针组31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海安县中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62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28~53岁,平均年龄(40.3±5.5)岁;病程3d~9个月,平均病程(4.5±0.4)个月。对照组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30~52岁,平均年龄(40.5±5.7)岁;病程8d~8个月,平均病程(4.5±0.3)个月。2组病理分型单侧椎间盘突出60例,双侧椎间盘突出各1例,无中央型椎间盘脱出。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1]201:(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或MRI确诊。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推拿治疗。

2.1.1 电针取穴:腰部夹脊,大肠俞,关元俞,秩边,承扶,承筋,飞扬,昆仑,环跳,风市,殷门,阳陵泉,太冲。操作方法:每次选5~8穴,毫针刺入,行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留针时加用电针,选连续波,频率200次/min,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30min。气滞血瘀者加血海、膈俞,用泻法,并于委中穴疾刺放血;寒湿痹阻者久留针并配合灸法,宜多灸、重灸。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

2.1.2 推拿(1)患者俯卧,医者站于患者一侧,掌揉腰部两侧肌肉,先健侧后患侧,再向下按揉臀部及下肢疼痛部位3~5min。(2)四指推法推腰骶部、臀部及下肢疼痛部位8~10min;点按夹脊、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环跳、秩边、阿是穴等受累神经根分布区的相关腧穴,每穴10~20s;用弹拨法、掌平推法于两侧骶棘肌、臀大肌、梨状肌、腘绳肌(或股四头肌)、腓肠肌,沿肌纤维走向施术,反复5~8次。(3)斜腰骶及臀部5min,平下肢疼痛部位3min。(4)对抗牵引法3min,点按压痛点、夹脊,然后用后伸扳法和抖腰法。(5)患者健侧卧位,健肢伸直,患肢屈曲置于健肢之上,嘱患者全身肌肉充分放松,术者立于患者面前,运用巧力,施以斜扳法,然后患侧卧位,施以斜扳法。(6)患者仰卧,患侧屈髋屈膝,健侧腿伸直,术者一手按膝,一手握踝,将患侧髋关节向腹壁按压,使其尽量紧贴腹壁,按压时向前、左、右方向分别按压3次,患侧做完后再做健侧,方法同上。(7)患侧下肢屈髋位被动伸直膝关节作直腿抬高,高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勿使膝关节弯曲),术者在抬高的足底前部加压,使踝关节背伸3次,并在其足跟部重叩3下,患侧做完后再做健侧,方法同上。(8)患者俯卧,掌揉患侧腰部、臀部、下肢后侧3~5min,可配合拿腘绳肌、腓肠肌3~5次,拳击法及掌抹法上述部位3次。(9)侧擦腰部,以局部透热为度,最后以掌振法结束治疗。以上手法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选穴、操作及疗程均与治疗组相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定标准[1]202。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中医学认为,本病内因肾气虚弱,不能荣养外府,经筋失濡;外因多为劳作过度,负重闪挫,筋骨损伤,或因风、寒、湿邪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筋脉失养而成。西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椎间盘随年龄的增长而脱水,以及椎间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牵拉和扭转使其发生萎缩、弹性减弱等退变,致使纤维环纤维磨损,在受凉或外伤(特别是旋转性外伤)刺激下造成纤维环部分或全部撕裂,髓核脱离正常位置,形成本病。本病类型繁多,其中以后突型多见,而且髓核向后突出可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和周围组织,引起支配肢体麻木和功能障碍,同时神经和组织受压后可放出含糖蛋白类物质、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引起无菌炎症,导致渗出粘连、组织增生等造成坐骨神经痛。

手法治疗腰突症,主要适用于后突型腰突症。推拿手法中对抗牵引,可通过拉力作用使脊柱椎间盘增宽、扩大椎间孔和神经根管,减轻椎间盘的受压,产生椎间隙内负压,使后纵韧带拉紧,利用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的张力与内负压而产生的吸力,创造突出物回纳或移位的有利条件,同时为下一步手法作准备。压痛点常常是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所在,按压压痛点可直接刺激突出物使其移位或回纳。腰髋引伸的同时用拇指按压椎旁压痛点,可以使椎间隙前宽后窄,下肢后抬并作椭圆形摆动,能增宽椎间隙,再加上后面的按压力量,使粘连的突出物与其周围组织分离,有松解粘连之效。屈膝屈髋按压法和直腿抬高法可以松解神经的粘连,因直腿抬高可牵拉神经使之在椎管内移动。据研究证明,当直腿抬高30°时可使神经根在椎管之中稍有移动,而抬高到90°时神经根在椎管内可移动3~5mm。膝髋屈曲按压法也是同样的道理。而直腿抬高后捶足跟,则是通过下肢将力传递到腰痛部位,当疼痛处受到力的刺激后,可收活血止痛之功,同时也有利于小关节错缝或半脱位的复位。腰部扳法能使上下椎体互相旋转扭错,在扭错时,可借用突出椎间盘本身的弹性带回原位或变小,并能扩大神经根管,从而改变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的位置和粘连关系,也可达到分离粘连作用。同时使因发病后腰部生理曲度改变,如小关节紊乱得以纠正。牵引抖腰法牵拉可拉开椎间隙,抖腰时力通过下肢传递至腰部,可松解粘连,解除肌肉痉挛和滑膜嵌顿,加速血液循行,促进炎症和水肿的吸收。

电针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方法之一,不但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促使受压神经根周围炎证水肿的消退,还可提高中枢性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及血中吗啡类物质的含量,而直接镇痛。电针连续波可使肌肉松弛,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状态,促使炎症消散,渗出吸收,粘连松解,恢复神经肌肉功能,加强了中枢对痛刺激传入兴奋的抑制,提高痛阈,起到镇静止痛的效果。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夏治平,吉传旺.实用临床针灸治疗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583

编辑:华由 王沁凯

R681.530.5

A

1672-397X(2014)11-0053-02

金鑫(1962-),男,本科学历,主治中医师,针灸推拿学专业。ym2008jessie@163.com

2014-04-25

猜你喜欢
直腿腰部电针
加强膝盖锻炼 提高耐寒能力
为什么医生让“直腿抬高”
直腿坐强腰肾
直腿抬高试验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福尔电针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