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优17在闽侯山区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2014-04-18 03:03陈训彬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闽侯县米质浅水

陈训彬

(福建省闽侯县农业局 350100)

甬优17系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用甬梗4号与甬恢12配组而成的单季籼梗杂交稻新组合,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国家、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生产中以其超高产特性、优良的米质和较广的适应性得到广大稻农的欢迎。甬优17于2012年开始连续2年在闽侯县山区的洋里乡、大湖乡和廷坪乡作中稻试种,表现生长整齐、植株较高、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穗型大、丰产性好、米质优等特点。其主要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1 产量表现

以两优616为对照,甬优17于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闽侯县洋里乡安仁村、大湖乡大湖村和廷坪乡后坑村进行试种。2年平均每667 m2产量652 kg,比对照两优616增产6.7%(表1)。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植株较高,生长整齐,株型松散适中,茎秆粗壮,分蘖力中等,穗型大,谷粒圆偏长型。2年平均每667 m2有效穗数12.4万穗,株高124.3 cm,穗长25.8 cm,每穗总粒数282粒,穗实粒数220粒,结实率78%,千粒重24.7 g。

2.2 全生育期

甬优17全生育期为150.5 d,比对照两优616长4.4 d。

2.3 抗逆性

2年抗性综合评价为: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平均叶瘟0级,穗瘟2级,穗瘟损失率0.9%,综合指数为1.1;白叶枯病为4级;褐飞虱8级。

2.4 稻米品质

米质检测结果:2年平均整精米率71.3%,长宽比2.3,垩白粒率14.0%,垩白度2.0%,透明度2级,胶稠度70 mm,直链淀粉含量14.4%,米质较优。

3 高产栽培技术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根据闽侯县山区地理气候条件和甬优17品种特征特性,安排5月上、中旬播种;秧田选择排灌方便、肥力较高的田块,并将秧地田埂杂草清除干净,以减少稻飞虱、稻叶蝉等水稻害虫的栖息场所,减少水稻病毒病的发生;要整平畦面,防止有积水坑造成烂种。基肥每667 m2施用水稻专用肥(12-4-9)25~30 kg。采用湿润育秧,用种量每667 m2秧田10 kg左右。播种前种子用清水洗净,清水浸种12 h后,换成强氯精浸种6 h,再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后催芽,达到发芽标准即可播种,播种时按畦定量,均匀播种。在1叶1心期用15%多效唑300 mg/L均匀喷雾,施药前将秧田水排干,喷后24 h再复水,促进秧苗分蘖。2叶1心期施断乳肥,每667 m2秧田施用尿素5 kg;移栽前4~5 d施送嫁肥,每667 m2秧田施尿素5 kg左右,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同时注意秧苗病虫害的防控。

3.2 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

根据气候条件,甬优17一般在秧龄32 d左右时移栽。甬优17植株较高,生长量大,过度密植会造成群体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防治困难;密度过低则有效穗不足,影响产量。种植密度为22 cm×25 cm,每667 m2插1.2万丛左右,丛插2粒谷秧。

3.3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水稻获得高产的物质保证。甬优17属于大穗型,植株高大,茎秆粗壮,根系发达,需肥量较大,要取得高产,应根据地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施肥方式上重施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N、P2O5、K2O肥的比例以1∶0.5∶0.8为宜,中等肥力田块一般每667 m2施N 10~12 kg、P2O55~6 kg、K2O 10 kg。基肥占总施肥量的50% ~60%,每667 m2用碳酸氢铵50 kg、过磷酸钙40 kg作基肥;分蘖肥占总施肥量的25%~35%,于移栽后10 d左右结合化学除草每667 m2施尿素5 kg、氯化钾5 kg;穗肥占总施肥量的15%,每667 m2施尿素2.5 kg和氯化钾10 kg;在破口期、齐穗期用磷酸二氢钾250 g对水60 kg各喷施1次,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3.4 科学管水,适时烤田

大田期水分管理要做到“浅水移栽,寸水返青,薄水促蘖,够苗烤田,水层抽穗扬花,间歇灌溉到成熟”。浅水浅插不浮苗,返青期保持3~5 cm深水层,分蘖期保持1~2 cm浅水层。当每667 m2茎蘖数达到13万~15万个时进行烤田,烤田以田边有裂缝、田面泛白根、田中不陷脚为度,以促进根系深扎,控制无效分蘖。幼穗分化初期复水,到齐穗期保持2~3 cm浅水层。灌浆期间歇灌溉,即灌溉一次浅水,让其自然落干,断水1~2 d后再灌水,保持湿润状态到成熟,达到养根保叶壮粒、提高千粒重、植株转色好的效果,收割前7 d断水。

3.5 注意病虫害防治,确保丰收

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大田期间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稻瘟病、花叶病、纹枯病、稻曲病等。防治病虫害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保证稻米的卫生品质。根据甬优17号感褐飞虱、感稻曲病、中感白叶枯病的品种特性,在水稻返青后到孕穗末期和灌浆期应注意防治稻飞虱、螟虫、稻纵卷叶螟。每667 m2用20%毒死蜱100 g或者1.8%阿维菌素150 mL,对水60 kg喷雾;在破口前5 d和始穗期,每667 m2用10%井冈霉素100 g对水60 kg喷雾,连续防治2次,以确保丰收。

猜你喜欢
闽侯县米质浅水
新型浅水浮托导管架的应用介绍
43份高结实率四倍体水稻米质检测分析
ATK植物营养水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张运航
闽侯县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初探
适宜稻—鳖共生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研究
百泰微生物菌剂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对北方粳稻米质的影响
带阻尼的随机浅水波方程的随机吸引子
福、莆、宁、南四市第十七次老区工作交流会暨设区市老区办主任、老促会会长联席会在福州闽侯县召开
闽侯县孔元美丽村采风(四首)
(2+1)维广义浅水波方程的Backlund变换和新精确解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