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毛榛改接大果锥栗改接技术

2014-04-18 03:03胡美绿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锥栗叶形叶长

胡美绿

(福建省建瓯市吉阳林业工作站 353000)

野生毛榛属壳斗科栗属植物,在建瓯市各个乡镇均有分布,总面积达2000 hm2左右。野生毛榛高30 m左右、宽8 m左右;小枝紫褐色;叶披针形至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齿尖刺芒状,两面无毛;雌雄同株,雄柔荑花序直立,长5~10 cm,雌花单生于小枝上部,单独成花序;果苞密被分枝长刺,坚果单生,圆锥形;花期5~6月,异花授粉,结果期11~12月。

通过无性繁殖将毛榛改接为大果锥栗,是锥栗开发的最直接途径,也是最有效的良种繁殖方法,既能保持锥栗大果的特性,又可达到高产、丰产的目的。笔者于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先后在水源乡、川石乡进行大面积的野生毛榛改接大果锥栗技术试验,并取得良好成效,嫁接成活率达95%以上,改接后第2年均结果,第4年全面投产,单株产量达3 kg,4年后单株产量达到5 kg,每667 m2产量达200 kg。2013年笔者对改接的锥栗进行标准地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每667 m2种植35株,平均树高10.3 m,平均胸径15 cm,平均树冠6.9 m,单株产量8 kg,每667 m2产量286 kg,每667 m2产值2860元,扣除成本860元,每667 m2纯利润2000元。对改接的锥栗按锥栗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改接技术总结如下。

1 改接品种选择

改接的锥栗品种有黄榛、油榛、白露仔、乌壳长芒等,这些品种均属锥栗优良品种,其品种特性如下。

黄榛:树高6.9 m,树干高0.90 m,冠幅9.3 m,主枝层次5层,主枝数5个,树形直立形;叶长14.3 cm、宽 4.9 cm,叶色浅绿色,叶厚度0.002 cm,叶柄长1.65 cm,叶形为披针椭圆形;坚果高2.74 cm、宽3.13 cm,公斤粒数77个,粒重12.95 g,形状圆形;中熟品种。

油榛:树高8.9 m,树干高1.50 m,冠幅8.7 m,主枝层次3层,主枝数3个,树形半球形;叶长15.8 cm、宽 5.3 cm,叶色淡绿色,叶厚度0.023 cm,叶柄长1.40 cm,叶形为披针椭圆形;坚果高2.74 cm、宽2.72 cm,公斤粒数101个,粒重9.90 g,形状近圆形;中熟品种。

白露仔:树高6.1 m,树干高0.56 m,冠幅6.8 m,主枝层次2层,主枝数4个,树形圆球形;叶长15.2 cm、宽6.3 cm,叶色浅绿色,叶厚度0.022 cm,叶柄长0.80 cm,叶形为长椭圆形;坚果高2.53 cm、宽2.24 cm,公斤粒数120个,粒重8.30 g,形状近圆形;早熟品种。

乌克长芒:树高7.4 m,树干高1.05 m,冠幅8.9 m,主枝层次3层,主枝数4个,树形半球形;叶长 16.5 cm、宽 4.9 cm,叶色绿色,叶厚度0.026 cm,叶柄长1.70 cm,叶形为长椭圆形;坚果高2.79 cm、宽2.63 cm,公斤粒数93个,粒重10.70 g,形状扁圆形;晚熟品种。

2 改接技术

2.1 嫁接方法

用切接法进行嫁接。野生毛榛作为砧木,砧木高100 cm。砧木横断面用嫁接刀削平,然后在砧木树皮平滑的一侧,自上而下垂直纵切1刀,纵切长度约5~8 cm。接穗同样选在树皮平滑的一侧,切1个长5~8 cm的削面,下刀时斜向深达木质部往下削,再在下端反面斜削1个0.5~1.0 cm的短削面。要看清砧木与接穗两者削面形成的位置,接穗形成层必须与砧木形成层对准,其接触面要紧密贴合无缝。接穗基部插到砧木切削面的底部,接穗上削面要稍露出0.5~0.8 cm,以利砧穗充分愈合,愈伤组织及早覆盖砧木横断面,保证嫁接成活。接穗形成层对准砧木形成层插入后,绑缚过程中不得碰动变位,绑缚时要做到松紧适度,既要牢固又不损伤组织,必须将砧穗接口连同接芽全封包扎。绑缚材料选用厚度0.02 mm、宽度4 cm、富有弹性的新农用塑料薄膜,嫁接前要切割成不同宽度的塑料带备用。

2.2 接穗的采集与处理

由于野生毛榛的树体大小不均匀,胸径均为8~12 cm,因此采集的穗条与改接野生毛榛的砧木应有相应的比例,即2∶10(接穗直径2 cm,砧木直径10 cm)。太小或太细的接穗条会因砧木的生命力太强,接穗条的生长不适应而造成改接失败。因此,接穗直径应为2 cm,长为20 cm,采集的接穗必须是大果锥栗,应为树上的结果母枝,不能选用幼芽枝、徒长枝或营养枝。

2.3 改接时间

每年3~4月是改接的最佳时间,此时毛榛开始萌动,树体的树液开始流动,改接成活率高。

2.4 整形修剪

由于改接的穗条生长速度快,改接后的第2个月就开始萌芽,第3个月就有新枝形成,而且野生毛榛的萌芽力非常强,到7月营养枝就达到10个枝条。此时就应根据锥栗生长的状态进行整形修枝,固定营养枝,稳定树体,应在不同方位 (东、南、西、北)保留3~4个粗壮的枝条,并剪去上半段,保留的枝条长为30~40 cm,其他枝条全部剪去。7月之后萌发的枝条,应在12月进入冬季时期,锥栗开始落叶以后进行,保留长度为60~80 cm。第2~3年的修剪按此方法进行修剪,以促进树体形成开心形树冠。

3 病虫害防治

改接的锥栗处于幼龄阶段,很容易遭到虫害,一般病害比较少发生。主要的虫害有栎掌舟蛾、黄刺蛾、褐边绿刺蛾、舞毒蛾、盗毒蛾、黄褐天幕毛虫、栗黄枯叶蛾、毛翅夜蛾、绿尾大蚕蛾、铜绿丽金龟、中华孤丽金龟、小青花金龟、大灰象、针叶小爪螨等。防治方法:①每年4月、7月、12月进行3次药物防治,常用农药的配比按说明使用;②冬季清园应及时将修剪的幼叶、枝条全部掩埋或者集中烧毁,以防止害虫在枝叶上越冬;③清园后,将嫁接的树干 (砧木)全部涂上石灰水,以防止害虫在树皮缝里越冬,同时防止白蚁危害。

猜你喜欢
锥栗叶形叶长
捡锥栗
马奶子葡萄叶面积评估模型的建立
回归方程法测定两个龙眼品种叶面积研究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稻叶面积测定
打锥栗
洛阳市13种绿化树种叶面积的回归测算
锥栗飘香
锥栗栗瘿蜂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枫叶
枫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