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2014-04-18 03:03刘福阳颜振兰邓文明巫仁高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菇体鲜菇盖菇

刘福阳,颜振兰,邓文明,巫仁高

(1.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4200;2.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局食用菌站)

海鲜菇又名真姬菇、斑玉蕈,菇形美观,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因具有蟹香味而得名,是近年来风靡菌类市场的珍稀菇种。南平市是全国海鲜菇主产区,海鲜菇工厂化生产企业有近60家,年栽培规模超过1.3亿袋,年产鲜菇4万t以上,占全国生产总量的80%。出菇后菌渣达1.3亿袋,但生产企业尚未对菌渣做到科学处理及利用,除部分作燃料或肥料外,其余均丢弃或堆放,这样既占用场地,还易造成霉菌和害虫滋生,污染环境,影响企业正常生产。

大球盖菇又称皱环球盖菇、皱球菇、酒红色球盖菇等,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1]。大球盖菇栽培简便粗放,可利用冬闲田块,直接采用稻草、麦秸、亚麻秆等各种秸秆进行生料栽培。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内出菇,在闽粤等省可以自然越冬,产量高,生产成本低,营养丰富,很容易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南平市农科所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田间栽培试验,利用海鲜菇菌渣代替部分稻草栽培大球盖菇,减少了栽培大球盖菇的用工成本,提高了大球盖菇的产量与品质,以及海鲜菇菌渣的利用率。2012年以来,在建阳、武夷山和顺昌等闽北地区示范栽培,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示范技术总结如下。

1 海鲜菇菌渣的前处理

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测试技术中心检测,出过一潮菇的海鲜菇菌渣,含全碳33.0%、全氮1.61%,说明海鲜菇菌渣中的碳氮源丰富,适合大球盖菇的生长利用。

从海鲜菇生产企业购买出过一潮菇的废菌袋,用剥袋机和粉碎机把聚乙烯袋剥掉,然后把培养料打碎,即把成团的培养料打散,及时晒干以防止培养料中有霉菌和害虫滋生,晒干后装袋备用。

2 栽培关键技术

2.1 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2~25℃。根据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自然气候特征,在闽北地区一般于10~11月播种,12月至翌年1月开始出菇,翌年4月底出菇结束。

2.2 栽培田地选择

选择栽培大球盖菇的冬闲田,以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质肥沃、富含腐殖质而又疏松的田地为佳。选择的田地稻茬不能过高,一般不高于5 cm,以便于铺料和覆土操作。

2.3 培养料配方

每667 m2栽培面积所需干料:稻草3000 kg、菌渣1800 kg、谷壳1200 kg。培养料要求新鲜、干燥、不霉烂。

2.4 培养料处理

将稻草浸水1~2 d,使稻草吸足水分彻底浸透。建堆前捞起自然沥干 (约半天),使其含水量保持在70%~75%,即抽有代表性的稻草1把将其拧紧,若草中有水滴出,且水滴是断线的,表明含水量适中;若水滴不断线,表明含水量过高;若无水滴渗出,则表明含水量偏低,要补足水分。

菌渣和谷壳加水搅拌均匀,使其湿度达到60% ~65%。

2.5 铺料播种

稻草浸水后,首先沿着畦床铺上2/3稻草,然后把海鲜菇菌渣和谷壳混合料铺在稻草上面,堆成梯形状,铺堆后即可播种。每平方米播种量为2瓶(袋),将菌种撕成2 cm×3 cm大小块状,采用梅花式穴播,塞入培养料堆中部,播种穴距为10~12 cm。播种后,再铺上1/3稻草。

2.6 覆土盖草

播种后,将畦沟表面的土块挖起打碎成小块覆盖在稻草上,覆土层厚度为3~4 cm,覆土层不能板结,否则菌丝容易因缺氧而生长不良。覆土后盖上干稻草,以看不到覆土为准。一般每平方米用于覆盖的稻草需1.5 kg左右。

2.7 田间管理

发菌期温度和湿度的调控是大球盖菇栽培管理的关键环节,在发菌中要经常注意培养料的温度和湿度。料中的堆温应尽量控制在25℃左右,一般播种后2~3 d菌丝开始萌发,3~4 d菌丝开始吃料定植。若土面出现干燥发白现象,应适当轻喷水,菇床侧面可多喷,中间部分少喷,切忌用水过量。为防止沟中积水过多造成畦中培养料过湿,使菌丝生长不良,要及时清沟,做到沟沟相通,沟中积水应及时排出。

大球盖菇经过40~50 d的发菌,菌丝爬上覆土层开始扭结,形成大量白色子实体原基。此时要求空气湿度在85%~95%,要注意保持覆盖物及覆土层湿润状态。大球盖菇出菇温度为4~30℃ ,适宜温度为12~25℃,冬季菇蕾和菇体易遭到霜冻灾害,要保持大田土壤湿润,加厚菌床覆盖物,必要时加盖地膜,以防冻保湿。

3 采收与加工

子实体从现蕾到成熟需5~10 d。在低温时生长速度缓慢,菇体肥厚,不易开伞;高温时生长速度较快,但菇体小,易开伞。采收期应掌握在子实体的菌膜未破裂或刚破裂、菌盖呈钟形时采收。采收的菇及时切去菇脚,刮去菇柄上的污泥。

大球盖菇可采取直接鲜销或加工成盐渍菇。若加工成盐渍菇,其加工工艺为:清洗—杀青—冷却—盐渍。杀青是在开水中倒入菇体,浸8~10 min后,菇体变软、下沉时即可。经杀青冷却后把菇体放在盐度为22%~25%的盐水溶液里,并经常测定盐水溶液盐度,使得盐度不低于22%。经加工后的大球盖菇即可贮藏或上市销售。

[1]金若忠,范俊岗,付宇,等.辽宁省大球盖菇栽培技术[J].辽宁林业科技,2009(3):49-50.

猜你喜欢
菇体鲜菇盖菇
海鲜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分析
桑枝栽培大球盖菇试验示范取得成功
猴头菇生产中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清丰县科技特派员服务队下乡指导基地农户平菇生产
桑枝秸秆培养大球盖菇栽培种配方的筛选
中草药对海鲜菇贮藏保鲜品质的研究
四招让春季杏鲍菇多出菇
利用黄花秸秆及空闲地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图解海鲜菇袋式栽培技术(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