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顶岗置换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14-04-20 06:48刘延金余红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经验总结顶岗师范生

刘延金,余红梅

(成都师范学院 a.教育科学学院;b.学生处,四川 成都 610041)

“顶岗实习、置换研究”(简称“顶岗置换”)指的是师范院校教育专业大三或大四师范生在教育实习期间派去农村中小学完全承担中小学任课教师的职能,将原任课教师置换到高校接受专业培训的一种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国内对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的相关学理研究始于1998年”[1],实践探讨始于忻州师范学院1997年的“411工程”,烟台市教育部门与鲁东大学2005年合作实施的教师教育模式中对顶岗置换模式进行了一些尝试,最早见报道的是南京晓庄学院于2006年开始实施小规模短时间的“顶岗置换”实践尝试。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实施3.5+0.5人才培养模式中全面采用师范生“顶岗实习”工程,并将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新模式——置换研修——推向高潮。2010年度为了继续贯彻落实十七大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培养、教师培训,全面提高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项目中提出了全新的教师教育模式——“顶岗置换”这种“国培计划”。这个模式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是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和开放化变革的诉求,也是一种教师教育改革尝试。因此,大量学者和一线的高校学生工作者纷纷就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法,对十年(2002—2012年之间)我国相关研究者关于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勾勒出我国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研究的进程和研究路线,以期为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一、顶岗置换研究现状

(一)研究文献数量及趋势分析

1.文献来源及总量分析:用“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为关键检索词。在中国知网总库以及CN KI、维普中搜索得到的相关文献382篇。按文献来源划分:刊登在学术性期刊上的有269篇(占总量的72%),刊登在报纸上的有47篇(占总量的13%),学位论文有40篇(占总量的11%),会议论文有16篇(占总量的4%)。按时间划分:2002年之前10篇。本文选取2002年以后10年来(即到2012年止)的372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文献总量及比例

2.研究趋势分析:笔者对372篇文献的发表日期进行分析后发现:2002年到2008年学界对于“顶岗置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以“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为关键词发表的论文出现在2007年[2]。2007年以前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教师职后培训模式和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改革等方面,而关于“顶岗置换”的研究要单薄得多。2007年后,从文献数量的增长趋势中可以明显看出此问题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重视,其中,2008年至2009年增加了28篇。2011年至2012年增加了38篇。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2002-2012各年刊发论文增长趋势

(二)参与研究者的身份分析

笔者对372篇“顶岗置换”的有效研究文献作者的身份做了如下分类:第一类是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即高校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第二类是学者或专家即高校专职教师或研究者;第三类是行政人员即高校党政办公系统和学生工作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第四类是学生即在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以此为归类标准,分析结果显示每一类身份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量都呈增长趋势,但不同身份增长速度不尽相同。各类身份作者所刊发论文的数量差异较大,具体情况如表3。

表3 研究者身份分析

(三)研究内容分析

笔者对“顶岗置换”的研究内容做了如下分类:(1)问题分析:对现实困境与存在问题进行的调查分析;(2)理论探讨:注重学术性分析和内涵界定;(3)路径与对策探索:侧重于可行性应对策略和路径等方面的论述;(4)延伸研究,通过对“顶岗置换”与其他问题的相关性研究来分析一些的问题。对已有的372篇有效文献进行归类研究显示:问题分析有21篇,理论探讨有156篇,路径与对策探索有144篇,延伸研究51篇。分别所占比例如表4。

表4 研究内容分析

(四)研究方法分析

笔者对“顶岗置换”的研究方法做了如下分类:(1)实践经验总结:指研究者撰文基于对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归纳;(2)调查分析:指研究者撰文基于大量调查得到的数据基础;(3)思辨与对策研究:指研究者撰文基于对议题的哲学思辨和实践策略的思考。对372篇有效文献的研究文本进行归类统计的结果表明:2002年至2012年间,三类文章均有所增长,其中调查分析和实践经验总结的文章总量最多,而对策性研究相对较少,但自2010年开始起增幅就比较大且明显。这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策研究将会成为“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研究的一个趋势,具体情况如表5。

表5 研究方法分析

二、结论与分析

通过上述的整理分析和对十年来我国学界关于“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研究进程的回顾,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与分析。

(一)研究者身份多样,以一线学生工作者为主

十年来,“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研究群体中主要由一线学生工作者、学者和专家、行政人员、学生4大类组成。但实际是以高校辅导员为主。究其原因是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工作成为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身居顶岗置换工作的第一线,对其有着最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很容易将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政策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和反思,继而形成研究成果。

(二)研究成果“质量”不及“数量”

统观10年来研究结果,显示文献在数量上增长迅速,但大部分是围绕已经开展了的“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来研究。分析表明:(1)这类文章大部分出自一线学生工作者和学生的手笔,这部分研究者暂时还无法将自己的研究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是目前教师教育的新模式,没有前人的经验,大部分学者都是踩着石头过河,以先驱的身份不断积极探索和改进。因此,研究理论的深度宽度还有待拓展。

(三)实践经验总结导致方法单一

就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来看,属于实践经验总结和调查分析的文献较多,思辨与策略研究研究相对较小。大多数学者都习惯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经验归纳,而思辨研究这种需要个人自我思辨与推理的方法就鲜有人问津。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顶岗置换”研究已陷入一种狭隘的处境,教育现实存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被忽视。“定势”状态下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

研究方法以实践经验总结和调查法为主。实践经验总结研究因为过于关注研究者个人的自我主观性,忽略他人观点和教师教育现实存在的丰富性与多重性。这种研究方法导致当前学界对“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研究陷入一种“定势”状态,使研究陷于狭隘的处境,多年来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四)研究内容有待与进一步细化和深化

现有研究内容看似广泛,却不深邃。以理论探讨为例,顶岗置换理论依据有教师专业发展、成人学习特点、反思型教学实践、终身学习等理论视角;又比如路径与对策探索,大家各抒己见,泛泛而谈。同时,顶岗置换研究的其他主题的领域也缺乏必要深入研究,如: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顶岗实习的师范生们有担任教师职责的权力吗?这种顶岗实习是否违反了《教师法》?顶岗实习的伦理问题的探讨也是很必要。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在顶岗置换研究中要开拓的领域之一。

三、发展前景与展望

(一)重视定性、定量研究的结合

定性研究主要出现在以经验总结研究为主的研究中,定量研究的高要求往往被一些研究者避开。同时这也与研究者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多属于思政、教育、管理等学科专业,他们的思维定势会对定量研究产生一定的忽视。但是,定量研究的成果是不容小觑,从此类论文质量和转载次数分析表明,定量研究的效用性优于个人的经验总结。这证明了定量研究方法在顶岗置换研究中的生命力。因此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合将成为顶岗置换研究的一个趋势。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既有利于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形成科学的理论认识,又能密切结合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实际解决实践研究的理论基础,提出可操作的促进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和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相关措施与对策。

(二)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并重

对顶岗置换研究现有的研究侧重于实践探索,缺乏诸如对顶岗置换的元研究。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顶岗置换研究中应加强对其内生机制的考量,注重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并重,同时,应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对新时期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和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发展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原则,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理构,为实践新时期师范生教育教学实习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和理论指导。通过对十年来师范生教育实习改革历程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为师范生教育实习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模式的更新打下坚实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期待更多专业的研究者

当前对“师范生与农村中小学教师顶岗置换”进行研究的队伍中专家或学者所占比例比较小。而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平时又忙于处理一些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深入思考和研究该课题。学生因处于发展过程中,无法达到相应的学术性思维水平。因此,该领域需要更全面、更专业的研究,这就要求研究者要有足够的经验、思维能力和科研水平,能对至少一个主题有总体的把握。鉴于实践的需求,笔者呼吁更多专业研究者参与进“顶岗置换”的研究中来。

[1]杨安邦,转变传统思想观念 深化教育实习改革──谈定向顶岗实习的内容和程序[J],抚州师专学报,1998(2):14.

[2]李思殿,扶贫顶岗支教:师范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好形势[J],中国高等教育,2007(10):22.

猜你喜欢
经验总结顶岗师范生
肖洪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经验总结
贾六金辨治五迟五软经验总结
王光安治疗喑哑经验总结
孙天福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总结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