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分析

2014-04-23 22:48李小瑜
商业经济 2014年2期
关键词:传导机制影子银行货币政策

李小瑜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影子银行一词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近几年,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日趋增大,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信托业务的井喷式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以及金融体系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更加显著。我国应完善货币中介目标,重新审视政策工具,应当适时扩大范围,把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调控的主要工具和目标,侧重调控银行信贷,对融资总量的可得性、可测性要给予重视,并加大监管力度;完善货币传导机制,运用各种价格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各类金融产品的控制,以达到控制影子银行体系货币量,完成整个影子银行传导机制的有效调控。

[关键词]影子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F640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影子银行体系(shadow banking system)一词最先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执行董事长保罗.麦考利(PaulMe Culey)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的,他利用影子银行体系概括那些有银行之实但却无银行之名的种类繁杂的各类银行以外机构。此后,该概念被广泛采用。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使得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不断下降而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易宪容(2009)认为美国金融危机是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而这种信用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

随着影子银行规模的不断壮大和金融创新的日趋复杂,目前我国央行信贷配给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幅下降,依靠货币来调控货币增长的空间由影子银行的发展而确定性下降,社会融资总量目标的有效性也因大量交易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行为表现而未纳入统计。于此同时,影子银行的信用功能所创造出的货币供应量并未受到央行的调控,而货币供应量又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可测性直接影响着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对中央银行通过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调控宏观经济产生了影响,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带了挑战。所以研究我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影子银行的定义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从广义的角度定义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组织和信用中介业务,其期限与流动性转换,有缺陷的信用风险和杠杆化特征增加了系统性金融风险或监管套利风险。从狭义的角度看,将影子银行定义为在正规银行体系之外运行的,包括实体和业务活动在内的信用中介体系。由于各国的金融结构、金融市场发展阶段和金融监管环境的不同,影子银行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中国的影子银行更多的是充当补充银行融资的角色,本文根据影子银行的定义和我国具体信用中介活动,通过三个渠道,即银行渠道、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非金融机构渠道划分影子银行的类型,他们主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委托贷款、信托业务等中介业务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典当行等金融机构。尽管这些中介活动受到了不用程度的监管,但本文是从这些中介活动可以提供信用的角度出发来归为影子银行规模的。

2.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10月发布的《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3》显示,即使采用最窄口径,2012年底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也规模巨大,达到14.6万亿元(基于官方数据)或20.5万亿元(基于市场数据)。前者占GDP的29%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1%,后者占GDP的40%与银行业总资产的16%。

三、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干扰

影子银行具有信贷中介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增加信贷供给。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企业从银行以外的途径获得资金,将资金的一部分存入银行内,产生了派生存款,扩大了贷款供给,创造了信用。同时货币供给取决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又取决于现金比率、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决定的超额准备金率。

而影子银行体系的存在,会使得央行所规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失效,因为银行可以通过表外业务间接的提供信用,这样使得系统中信用创造的货币乘数公式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分母的缺失。与此同时,影子银行提供的各类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和民间贷款等形式,其利率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吸引广大投资者转移银行存款,储蓄者的投资渠道增加,将存款一部分转移到影子银行系统中,商业银行内部的存款减少,流动性要求减低,由商业银行决定的超额准备金也会减少,这都导致了货币乘数的放大,因此货币供给就会增加。

3.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影子银行体系规避了中央银行信贷总规模的管控,特别是近年来,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各类咨询公司等快速发展,一些影子银行“暗度陈仓”实际办理正规银行业务,但他们经营的资金游离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测之外,在整个社会实际货币供应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被“漏出”;同时,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通过合作等形式使大量资金在银行体系内外“游弋”,改变了传统的货币需求与供给机制,导致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测性和可控性下降,大大削弱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效力。影子银行的这种银行活动并没有进入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监测范围,使得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存在很大部分的“漏出”,货币政策只能在部分范围发生作用。总之,银行体系通过信用创造功能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干扰了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控制,弱化了货币政策实现效果。

四、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以利率传导机制和信用传导机制为主,本文主要研究影子银行对这两个不同途径传导机制效果的影响。

(一)影子银行对传统利率传导途径的影响

传统的利率传导途径为:紧缩性货币政策→i↑→I↓→Y↓。这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会导致实际利率水平的上升(i T),这会增加筹资成本,进而引起投资支出的减少(I↓),最终导致总需求和总产出水平的下降(Y ↓)。然而由于影子银行存在,当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央行提高贷款利率时(i ↑),企业从银行得到贷款减少,而从其他途径得到的资金增加,如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途径。因此。企业从其他途径得到资金抵消了银行信贷额的减少,导致投资额不变或者增加(I ↑),实际产出不变或增加,最终与央行预期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背离。另一方面,影子银行的-利率高于一般利率水平,更能反应市场资金的供求情况,会使官方利率的调整作用受限,影响货币政策目的的实现。比如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渠道获得资金,实际社会投资任然会有所增加,最终与央行预期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背离。endprint

(二)影子银行对信用传导途径的影响

1.银行信贷途径。银行信贷传导机制为:紧缩性货币政策→银行存款↓→银行贷款↓→Y↓。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减少银行准备金和银行存款,从而减少银行的可借贷资金,导致投资减少,总产出减少。当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银行存款减少,可贷资金减少,但企业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资金,因此并不能影响投资额减少,这时投资不变甚至增加,最终导致总产出不变或增加。信贷传导机制为我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央行通过控制信贷量来调控宏观经济,然而影子银行体系使得融资信贷规模控制的数量型货币工具的效力削弱。同时,银行通过与信托业、证券公司等之间的活动规避监管调控,如通过表外理财规避货币供应量的调控,使得货币乘数被无限放大,导致直接针对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达不到预期效果。

2.资产负债表途径。紧缩性货币政策→股价↓→企业净值↓→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贷款↓→I↓→Y↓。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股票价格的升高,进而减少企业净值,而企业净值减少会增加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又会降低投资支出和总需求的减少。与银行信贷途径分析相似,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企业并不会因为受到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而不能获得贷款,因为影子银行系统提供了多种融资渠道。这时整个社会信贷供给量不会相应减少,也就不会影响总投资,最终不能影响到总产出。因此央行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所要达到的预期政策目标受到干扰。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贷款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对称。一般情况是,对国有大中企业的贷款发放激励机制较强,而对非国有中小企业贷款发放则缺乏积极性,信贷审批过程使中小企业处于不利位置,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新增贷款。这种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的不对称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效果。

五、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一)完善货币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即为货币中介目标的选择,货币中介目标直接影响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施效果,目前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而货币供给量因影子银行的存在形成了很大的漏出,经济社会中的融资规模已远远超过银行信贷量。因此央行和监管当局必须重新审视政策工具,应当适时扩大范围,把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调控的主要工具和目标,侧重调控银行信贷,对融资总量的可得性、可测性要给予重视,加强相关部门监管,使社会融资总量作为货币中介目标,发挥其作用,最终达到宏观经济的调控。

(二)完善货币传导机制

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以信贷传导机制为主,信贷传导机制中商业银行为主体,而影子银行的发展削弱了商业银行的地位,中央银行依靠调整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规模来影响信贷供给,这种传导效应已经大大降低。在高速流动模式下,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要更多关注利率,同时运用各种价格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各类金融产品的控制,以达到控制影子银行体系货币量,完成整个影子银行传导机制的有效调控。

[参考文献]

[1]Paul.Mceully.Teton Reflections[R].PIMCO Global Central

BankFocus,September,2007

[2]BillGross.Beware Our Shadow Banking System[R].http:∥MoneyNews.cn.com.December,2007

[3]Nouriel Roubini.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is unravelling[RI.http:∥NT.cn.com.September,2008.

[4]Mervyn king.Banking:From Bagehot to Baseband Back A-gainf[R].New York:the Buttonwood Gathering,October,2010

[5]王□力,李建军.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风险评估与监管对策[J].金融与保险,2013(8)

[6]汤克明.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以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J].武汉金融,2013(3)

[7]巴曙松.金融危机下的全球金融监管走向及展望[J].西南金融,2009(10)

[8]易宪容.“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J].江海学刊,2009(3)

[9]郑联盛.影子银行体系:发现、内涵与未□[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中心,2009

[10]李扬.影子银行体系发展与金融创新[J].中国金融,2011(12)

[11]周丽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4)

[12]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12)

[13]袁增霆.中外影子银行的本质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1(1)

[14]王增武.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影响[J].中国金融,2010(23)

[责任编辑:潘洪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导机制影子银行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角下的广西精准扶贫对策研究
影子银行规模扩张的原因及相关建议研究
影响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