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析

2014-04-23 03:00王永健任雪凤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股权融资融资结构中小企业

王永健++任雪凤

摘 要:资金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中小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资金的供应与支持。然而,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限制了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中小企业进行界定,在阐述中小企业融资分类及融资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并从现状出发提出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若干策略,以期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融资结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152-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以及市场竞争的加速,中小企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课题。中小企业作为当代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对任何国家而言,其作用和地位都不容忽视。在中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扩大就业、满足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会专业化协作、培育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的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占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占有的金融资源却不足20%。目前,中国国家金融体系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中小企业的自身存在许多问题等原因,使得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

一、融资方式类型

融资也即资金的融通,广义的融资指资金的筹集和运用,狭义的融资指资金的融入,也即资金筹集。它是企业根据企业未来经营策略与发展需要,从自身经营现状及企业资金运用情况出发,经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组织资金的供应,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本文主要考察狭义融资。

根据企业资金来源,可将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积累机制,不断从企业内部获得资金并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具体有留存利润、折旧和内部集资三种形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内源融资是企业的自我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企业以一定的方式从企业外部融入资金进行投资,而不是直接从企业内部获得资金。根据融资过程中形成的资金产权关系,可以将外源融资分为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根据融资过程中是否通过金融中介,可以将外源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一个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创立之初,由于企业较难获得外部资金以及难以承担高额的负债成本,企业会选择内源融资来解决资金需求。当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后,内源融资已难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便会寻求于外源融资。当发展到较大规模后,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已变得较雄厚,一般又采取内源融资的方式进行融资。因此,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跟企业处于的发展阶段有密切联系。

二、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尽管目前社会资金较充足,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条件限制,融资方式与大企业有较大差异,无论是从金融机构还是证券市场,都较难获得足够的资金。综合来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一)融资方式上,中小企业较依赖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始终贯穿于中国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是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最重要的资金供应渠道。中小企业通常以自我积累和零负债起步,以合伙集资、企业盈余等方式筹集生产发展资金。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小企业,既无国家财政机关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强力贷款支持,也无外资企业的那种海外资金和技术优势,其创业和发展都只能靠自有资本的积累,内源性融资始终贯穿其一生。尽管自筹资金筹集的资金比重偏大,但资金量相对较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二)外源融资方面,中小企业一般多选用间接融资,较少通过直接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风险投资与资产证券化。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股权和债权融资困难重重,而风险投资和资产证券化这两种方式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不平衡,门槛较高,中小企业一般难以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获得资金。

(三)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单一

中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中的间接融资主要集中于银行贷款。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据统计,从资金比重上来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尽管中小企业来自银行贷款的比重大,但是中小企业在银行实际贷款总量却不高。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较低、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资产抵押,很多银行以此为理由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考虑到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比例很低,我们可以得出中国中小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时面临着严重的不利局面。

(四)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依赖民间借贷等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进行融资

与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现象相反,民间信贷活动却异常活跃,这是中小企业从合法融资渠道难以融资而产生的结果。民间借贷是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起步的。中小企业在创立之初,生产规模有限,来自亲戚朋友的借贷以及自身的资金积累便可解决资金需求问题。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资金需求越来越多,而从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较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多依赖于企业之间的信用以及民间的高利贷来获得流动资金。

从以上的融资现状特点决定了现阶段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的三个特点:首先,企业自筹资金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例偏大;其次,银行贷款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重明显偏小;最后,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获得资金几乎不可能。

三、优化中小企业融资

(一)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方式,降低间接融资比率,提高直接融资的比率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供应的98.7%来自银行贷款,即直接融资仅占1.3%。在这种融资体制下,中小企业对银行的资金需求的膨胀会使银行“超负荷”的运作状态愈来愈严重,开辟直接融资渠道缓解资金需求压力成为必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能够解决企业对银行资金过度依赖的问题。另外,直接融资具有许多间接融资不具有的特点,例如能使资金需求者获得长期资金来源,所以通过多种直接融资方式能够扩大中小企业长期资金的比例。而且多样化的融资方式选择会整合现行企业的融资结构单一化的状况,改善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弱化资金需求压力。发展直接融资会带来企业股份化、资产证券化、证券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些有内在联系的企业就可通过互相参股、控股形式来组织生产和进行市场运作,这将有利于提高企业自有资金的配置效率。要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当务之急就是要改革中国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程度越深,企业融资方式越多样化,更有助于企业融资结构安排的合理化。endprint

(二)调整直接融资结构中股票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率,增加债券融资的比重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债权融资中对银行的负债率过高,要解决这个问题,降低银行贷款比重、提高债券融资比重是一个必然选择。中国对企业发行债券政策保守,企业债券融资比例在企业四大资金来源中比例最低,所以债券融资仍有很大发展空间。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的债券发行规模不低于5亿元人民币的条件,此举为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券打开了通道。中小企业发行债券可以利用债券的税盾效应和财务杠杆效应,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此外,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发行短期、中期、长期债券来合理配置资金,缓解资金需求压力。

(三)加快融资工具创新

中小企业与传统融资体制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其很难通过传统的融资方式解决对资金的需求。然而,无论是中小企业本身,还是传统融资工具本身,都是难以改变的,因此,上述矛盾的解决就只能从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的创新中寻求答案。融资工具的创新不仅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而且能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如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融资工具的创新,通过将企业应收账款、知识产权及各种具体项目证券化筹集资金,不仅能够有效回避中小企业资信评级低、缺乏有效抵押担保的问题,还能降低企业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

(四)发展与中小型企业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

中国现行金融体系建立于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是与以大企业为主的国有经济相匹配。目前虽然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但资金实力根本不能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匹配,目前迫切需要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如地方政府可向地方性商业银行注入资金,增加其资本金,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和信誉度,使其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可靠保证。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适应的中小金融机构,能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金。

(五)尽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制度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社会的信用体系的健全有助于金融机构及担保机构了解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解决一直以来困扰中小企业没有担保及银行不了解企业资信状况导致的银行拒贷问题。

1.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依靠政府的力量建立起以中小企业、企业经营者、政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采集、信用评估、信用发布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应重视信用意识的培养,将信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来经营。

2.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解决中小企业广大中小企业资信状况不佳、信用等级不高而难以向金融机构融通资金这一难题,从而提高中小企业获得的信贷资金量。融资担保体系的建立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面的利益,如何调整好这三方面的权益是在建立融资担保体系过程中所必须考虑到的问题,既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在市场宏观调控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引入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公正的第三方面出面组织,主要由中小企业参加的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又要保证金融机构和银行的商业利益,并且还要兼顾中小企业的合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郝嵘.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2] 欧阳海泉.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4.

[3] 姚永华.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9.

[4] 张素芬.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8.[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权融资融资结构中小企业
浅谈企业融资行为
注册制下企业股权融资机会主义行为探究
文化企业的融资特点及方式研究
云南有色金属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与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