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2014-04-23 03:04李然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业绩评价预算管理企业

李然

摘 要: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效益提高,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强化业绩评价体系与预算管理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完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有效性,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170-02

预算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分解,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在全面预算管理中,企业通常从经营战略、财务战略和市场竞争等方面对企业预算执行和实现情况进行评价,对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控制。建立与预算密切相关的业绩评价体系,有利于分析各环节预算执行与预算计划之间的差异,提高预算执行效果,反过来又促进企业业绩的实现,实现良性互动。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的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投资活动进行预测、控制,制订计划进行执行,并将计划作为标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筹资投资活动进行评价、分析、调整,帮助企业各项活动符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企业全面预算包括财务预算、经营预算、筹资预算和投资预算,这些预算内容有机结合,相互影响,互相关联,形成对企业有效调节的预算体系。

企业预算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活动均进行控制和部署,以各项活动和环节为调节和管理对象,强化约束控制,通过编制预算计划、进行预算计划实施、控制和执行情况的分析评价,实现预算计划的全面实施。而业绩评价体系正是将企业战略目标和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中和运营效果进行比对,对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帮助企业管理者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有利于落实责任,细化分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的执行力,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效益。

二、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一)全面预算机制不完善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全面预算制度,但是在制订全面预算计划和实施全面预算方面往往还不成体系,有的企业把预算管理简单理解为企业各个部门资金开支计划和管理,导致预算编制时各部门目标分散,难以协调,无法将预算计划统一到企业战略目标上去。另外,部分企业预算体系更注重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实现和财务成果的取得,对反映企业发展的其他方面指标涉及不多,难以通过预算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起到积极的作用。预算体系无法反映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其他问题,预算计划执行偏差难以找到原因,同时与企业业绩评价脱节。

(二)业绩评价体系难以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

当前,各个企业采用了多种业绩评价体系,例如杜邦分析体系、资本金评价体系等,近年来,部分企业还采用了EVA导向或者平衡计分卡形式的业绩评价体系,但是如前所述,现有各种业绩评价体系也无法有效与企业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指标和企业全面预算结合不够紧密,这些评价体系的问题通常在于忽略了企业长期的经营发展战略和财务战略,缺乏动态性和全面性,无法对企业预算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也无法有效反映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业绩评价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促进功能。

三、加强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体系的措施

(一)强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工作应首先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作用,建立单位责任制,成立预算管理专门机构,确定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预算管理的责任人,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其次,预算管理应以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和企业现金流量为重点,做好收入预算,切实做好市场调查和分析,综合考虑企业预算期内的经营发展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使得收入预算与企业实际有机结合。应将成本费用预算作为预算管理的重点,切实强化成本费用预算计划的执行。现金流量预算作为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必须做好资金支出的预算管理,一方面企业可以适当举债经营,另一方面考虑企业偿债能力,杜绝企业资金风险。

(二)设置科学的预算和业绩评价目标

要充分发挥企业预算管理的作用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对预算和生产经营的促进作用,必须设置科学的预算和业绩评价目标。企业应结合现有实际,分析外部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编制切合企业实际的业绩评价目标,并结合企业全面预算计划情况,设立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业绩评价指标,使得企业预算执行偏差能够通过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体现和反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应提高业绩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结合实际的指标值进行分析和分解,保证指标体系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业绩评价的合理性和准确性,保证企业预算管理效果,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效益水平。

(三)强化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体系过程控制

应强化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体系的过程监督和控制功能,保证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质量。应通过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加强企业预算管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功能,及时对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评价和分析,实时进行调整,明确预算控制效果。在预算计划执行过程中,利用业绩评价体系的过程控制作用,分解责任,实现不同层级考核,确保考核部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确保考核的真实性。

(四)设置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

设置业绩评价体系中,应保证业绩评价考核标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重点突出、操作性强。对不同的评价指标,分时间周期进行月度、季度和年度考核,对预算计划执行进行监控,强化进度控制,对于重要的业绩指标和关键项目重点考核。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指标过程控制,确保预算计划的有效实施。另外,在进行业绩评价时,应注重业绩指标的分解和设定,对指标的分析结果加以利用,实现预算管理的过程控制,重点对于各个薄弱环节进行关注,强调日常工作中的管控。

参考文献:

[1] 薛少汉.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会计师,2013,(8).

[2] 谢继东.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国企业实施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2013,(36).

[3] 李兴元.关于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成效的思考[J].国际商务财会,2013,(1).

[责任编辑 安世友]endprint

猜你喜欢
业绩评价预算管理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关于徐州路兴内部业绩评价的研究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民营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问题探讨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