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脉冲控释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考察

2014-05-03 10:06
中国药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释药滴丸时滞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518033)

复方丹参是由丹参、三七和冰片3味中药组成的口服方,方中丹参为君药,三七为臣药,冰片为佐使药。丹参活血定痛,三七活血补气,冰片引经报使,三者相辅相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胸中憋闷、心绞痛等症状,对心绞痛、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在凌晨发生的几率极高,可能与早晨血浆儿茶酚胺水平提高、皮质醇浓度达到高峰,使心肌氧供需平衡失调有关。因而,可设计在凌晨释药的制剂来防治心绞痛发生[1-3]。与复方丹参片等剂型相比,复方丹参滴丸具有疗效高、作用迅速、用量小、无胃肠道刺激等优点[4]。因此,本研究中拟用复方丹参为模型药,以滴丸为丸芯,通过包衣技术制备一种脉冲控释制剂,拟在22:00左右服药,时滞4~5h,药物在凌晨2:00左右开始释放并吸收入血,体内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以防止心绞痛的发生。

1 仪器与试剂

Aeromatic流化床包衣机(德国NIRO公司);BS224S Sartorius型精密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Ultimate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戴安公司);KQ-300VDE型双频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舒美超声仪器有限公司);ZRS-8G型智能溶出仪(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DWJ-2000S-D型多功能滴丸试验机(烟台康达尔药业有限公司、烟台百药泰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丹参、三七(购于广州清平药材市场,经鉴定为正品);丹参素对照品(自制,含量99.4%);聚乙二醇6000(PEG6000)、聚乙二醇4000(PEG4000)购自天津天泰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液体石蜡(天津市化学试剂二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湖州展望化学药业有限公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E3,上海Colorcon辅料有限公司);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日本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交联聚维酮(PVPP,美国国际特品公司);交联羧甲基淀粉钠(CCMS-Na,日本旭化成工业株式会社);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上海Colorcon辅料有限公司);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复方丹参滴丸制备

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方法提取[5],取丹参450g,三七141g,冰片8g。丹参、三七加水煎煮,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加入乙醇,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备用;冰片研细。取聚乙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的混合物适量,加热使熔融,加入上述稠膏和冰片细粉,混匀,选择合适的滴速、滴距,滴入冷却的液体石蜡中,制成合适大小的滴丸,即得复方丹参滴丸。

2.2 滴丸中丹参素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onex-Acclaim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5:85,用冰醋酸调pH为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μL。

测定方法:取包衣滴丸12粒,精密称定,研钵研碎,置25mL容量瓶中(用适量甲醇洗涤研钵,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加甲醇至约15mL,超声处理10~15min,静置至室温,稀释至刻度,摇匀,以2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丹参素钠对照品适量,按《中国药典》中方法制成对照品溶液。取上述溶液各20μL进样测定。

2.3 微丸释放度试验

采用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ⅩC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转篮法装置,按附录ⅩD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的操作方法,量取0.1mol/L盐酸溶液750mL,注入每个溶出杯中,加热使溶液温度保持在(37±0.5)℃,转速100r/min。称取适量包衣滴丸,放入转篮中,启动仪器并开始计时。分别于第1,2h时用注射器吸取释放液5mL,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同时补加盐酸溶液5mL,第2h取样完毕并补充完介质后,于杯内加入0.2mol/L磷酸钠溶液250mL,调节pH为6.8,然后于第3,4,6,8,10,12h时各取样5mL,用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同时都分别补加相同pH的缓冲液5mL。取上述样品续滤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计算累积释药百分率。

2.4 脉冲控释微丸制备

包衣液配制:将粘合剂HPMC-E3溶于水中,配成质量浓度为25g/L的溶液,加入CMC-Na或其他溶胀材料,使其质量浓度为35g/L,搅拌至均匀,静置过夜,使其充分溶胀,作为溶胀层包衣液。取Surelease,用水稀释成质量浓度为80g/L的溶液,搅拌均匀,即得控释层包衣液。

包衣微丸制备:将合适大小的滴芯置流化床中,从溶胀层到控释层依次包衣,出风温度为(37.0±2.0)℃,喷液速率为1.5~2.0mL/min,喷雾压力为0.16~0.20MPa,以底喷方式进行包衣。每次包衣后流化干燥10min,包衣完成后置烘箱中40℃固化12h即得包衣微丸。

2.5 处方与工艺因素对微丸释药的影响

溶胀层材料类型:保持控释层包衣增重20%,分别用CMCNa,L-HPC,PVPP作为溶胀层材料,均包衣增重12%,制备包衣滴丸,并分别进行释放度测定。结果3种材料的膨胀效果为CMC-Na>L-HPC>PVPP(图1)。CMC-Na膨胀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材料,表明使用CMC-Na作为溶胀层材料滴丸可以达到预期的脉冲释药效果。

图1 溶胀层材料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溶胀层包衣增重:保持控释层包衣增重20%,以CMC-Na为溶胀层材料,改变溶胀层包衣增重分别为8%,10%,12%,15%,20%,制备包衣滴丸,并分别进行释放度测定。溶胀层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见图2。结果当溶胀层包衣增重达12%时,膨胀层已能产生足够的膨胀力来撑破控释层衣膜,于4h时滞后开始释药,随后的3h累积释药达80%以上(图2)。说明溶胀层包衣增重达到一定的厚度时,才能获得较好的脉冲释放效果。因此本试验选用溶胀层包衣增重12%。

图2 溶胀层厚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控释层包衣增重:以CMC-Na为溶胀层材料,并保持溶胀层包衣增重为12%,改变控释层包衣增重分别为10%,15%,20%,25%制备包衣滴丸,并分别进行释放度测定。控释层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见图3。结果表明,以CMC-Na为溶胀层材料,溶胀层包衣增重为12%时,控释层增重要合适,过薄则没有时滞,过厚则所产生的膨胀力无法撑破控释层衣膜,药物释放无法达到脉冲效果。

图3 控释层厚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图4 3批包衣滴丸累积释药曲线

最佳工艺验证:根据以上工艺制备3批包衣滴丸,以CMC-Na为溶胀层材料,包衣增重为12%,控释层包衣增重至20%,体外试验表明平均时滞约为4h,之后3h累积释药均大于80%。结果见图4。

3 讨论

采用双层膜时控-崩解的方法制备控释微丸,溶胀层材料、厚度以及控释层厚度的选择是实现脉冲释药的关键。当控释层厚度一定,一定范围内随着溶胀层厚度的增加,释药时滞缩短,释药速率加快。当溶胀层厚度一定时,随着控释层厚度的增加,释药时滞明显延长,且时滞后释药速率也明显下降,甚至释药不完全。

滴丸剂是由药物和固体基质加热熔融成溶液、混悬液或乳液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由于熔融液滴在冷凝液中的界面张力作用而收缩成丸,随后冷凝成固态而制得。是固体分散体的一种,由于滴丸剂具有其他剂型不具备的突出特色,符合人们对现代药物制剂的“三小”(用量小、毒性小、不良反应小),“三效”(高效、长效、速效)和方便用药、方便携带、方便贮存等基本要求[6-7],故本研究选择滴丸作为丸芯进行包衣。

CMC-Na是优质崩解剂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吸水膨胀性,崩解作用良好。以CMC-Na为内层溶胀材料在一定时滞之后药物的释放速率较快,能产生脉冲释药的效果,故以其作为内层溶胀层材料。

本研究中选择复方丹参滴丸为丸芯,以CMC-Na为溶胀层材料,Surelease作为控释层,制备复方丹参脉冲控释滴丸,当溶胀层增重12%,控释层增重20%,微丸体外释药时滞为4h,时滞后3h累积释药80%以上,达到预期效果。但该制剂的体内释药行为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周燕霞,李元波.复方丹参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7,39(7):65.

[2]张玉祥,王金香.复方丹参胃漂浮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34-35.

[3]刘 耀.单硝酸异山梨酯脉冲控释微丸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07:8.

[4]李 军,王 茜.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01,17(5):56-57.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二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28.

[6]王 巍,陈建明.滴丸剂的特点及其应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3,21(4):201-203.

[7]王著宇.中药滴丸制剂优势分析[J].中国制药信息,2002,18(4):20.

猜你喜欢
释药滴丸时滞
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数值算法实现
变时滞间隙非线性机翼颤振主动控制方法
大川芎方多元释药系统在大鼠体内的药效学评价
穿心莲内酯滴丸
雷公藤甲素普通脂质体与包合物脂质体体外释药特点对比分析*
不确定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最优故障估计
中立型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离散反馈镇定
UPLC-MS/MS法结合模式识别同时测定芪参益气滴丸中11种成分
大川芎方多组分制剂释药特性的评价
骨载异烟肼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在动物模型中的释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