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4-05-12 12:29戴丽
新课程·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共鸣感染渗透

戴丽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重视这方面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目标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小学语文课本不仅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材料,也是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它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文以载道”,文道统一,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语文道德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

关键词:渗透;感染;共鸣

一、创设情景,自然渗透

德育渗透需要特定氛围,或庄严,或激昂,或沉痛。因为只有当学生的心弦与文章作者的感情和谐统一,产生强烈共鸣的时候,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来说,才能成为一种自觉接受。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园地制宜的原则,利用多媒体等多种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电化教育手段,创设课文所描述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这样人性化教育的种子便顺理成章地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扎下了根。

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讲述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观看了课件演示:在邱少云周围,枯草在燃烧,浓烟滚滚;火苗趁风势乱窜,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背后的棉衣在烧着,发出了浓重的焦味。这时的邱少云强忍住火烧的极大痛苦,右手紧握着枪,左手死死抓住地上的土块,紧咬住牙根、闭着嘴唇,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眼睛盯着敌人的碉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我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边听边看,想象当时火势之迅速、猛烈,邱少云处境的危险,思考着邱少云为什么还“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认识到邱少云严守纪律、英勇牺牲的力量源泉,就在于对祖国、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憎恨。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如临其境中感受了邱少云这一英雄形象的崇高品质,从而自觉地以邱少云为榜样,增强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

二、品析词句,熏陶感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教学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陶冶作用。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语文教学中,这些内容都寓于具体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人物、事物、景物之中。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品析词、句、段、篇,使课文所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在理解人物的精神、事件的意义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整体感知全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请你们快速读文,画出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词句,并说说为什么?”同学们沉思片刻之后,小手都举了起来。一位学生站起来,沉重地说:“老师,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每一句话都触动了我的心,但最使我感动的是这一句话:别人告诉我,她昏迷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她用微弱而沉重的语气读完了这句话之后,全班学生都沉默了。她接着说:“老师,母爱太伟大了,即使在诀别时,还不忘记她那全身瘫痪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虽然这篇文章只写了这一位母亲的事例,但是她却是我们千千万万母亲的化身。我们的母亲同样伟大,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爱我的母亲,听母亲的话。”她那饱含深情的话语感动了所有的孩子,他们泪眼蒙眬。

三、以读体悟,引起共鸣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指导朗读,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探究中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升华,与学生喜好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理达成一致,引起共鸣。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例如,《白杨》一课,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在那茫茫的大戈壁上,高大挺拔不软弱也不动摇的,不单单是白杨树,还有那些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们。本文中对学生真正震撼的是结尾一句:“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种“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唤起学生长大后也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祖国的西部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的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与这种高大挺拔的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便促使学生经常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

四、分析人物,提高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善于指导学生分析人物,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以人物形象的人格美、品质美,震撼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

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老炊事班长三次“笑”的外表,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第一次,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他还“摸了摸嘴”,假装先喝了。这是为了动员三个小病员愉快地喝鱼汤。第二次,老班长见到三个小病员都端着鱼汤不喝下去(小梁知道老班长没有喝鱼汤),便“收敛了笑容”,严厉地说:“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喝下去”。第三次,老班长看着他们喝完了鱼汤,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让学生懂得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又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以语文知识基础,选准文与“道”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共鸣感染渗透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