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对矿区废弃地重金属累积的研究

2014-05-30 17:24马晶晶方向京李贵祥和丽萍宋想斌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南瓜重金属土壤

马晶晶 方向京 李贵祥 和丽萍 宋想斌

摘要为了解重金属污染情况,分析了个旧牛坝荒尾矿库土壤以及南瓜可食用部分、不可食用部分Zn、Cu、Pb、Cd、Mn、Fe元素含量。结果表明, 个旧牛坝荒尾矿库土壤Cd元素污染最为严重,Zn元素污染相对最小。南瓜不可食用部分比可食用部分更易吸收累积重金属元素。

关键词重金属;土壤;南瓜;牛坝荒尾矿库;累积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9-02624-01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4030)。

作者简介马晶晶(1988- ),女,甘肃永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通讯作者,研究员,博士,从事防护林建设和水土保持研究工作。

矿山开发对生态系统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造成土壤流失和植物丧失,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改变土地原有地貌及生态环境[1-2]。矿区土壤和自然土壤有着显著的差异[3]。矿山废弃地土壤结构性差,养分元素缺乏,重金属含量高,不利于植物生长。因此,对矿区废弃地植物恢复与重建机理的科学研究,已成为一项紧迫且极其重要的科研课题。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使得土壤重金属含量过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5]。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性质稳定、不能降解,不仅导致土壤退化、土壤生态结构功能紊乱、植物的生长发育异常、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2],而且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与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有些重金属还有“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因而重金属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6]。

植物修复技术是由美国科学家Chaney于1983年提出的新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主要是利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活动来固定、降解、提取和挥发土壤或水体中的重金属。自从1983年Chaney提出植物修复的概念以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在我国,植物修复的研究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我国学者在Zn、Cu、Cd、As等超累积植物方面的研究也已取得较大进展,研究水平居于世界前列[4]。笔者对个旧锡矿区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及南瓜对重金属的累积情况进行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个旧是闻名中外的锡都,位于云南省红河州。个旧锡矿区位于23°18′56″~23°21′39″N,103°7′28″~103°9′14″E。个旧处于哀牢山脉之中,区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山地面积占86%。个旧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1]。该次调查样地为牛坝荒尾矿库。

1.2样品采集

1.2.1土壤的采集。土壤样品采样点为牛坝荒尾矿库。牛坝荒尾矿库采集的土壤样品有2种,分别为尾矿、尾矿库复垦区土壤。土壤样品的采集采取随机多点混合采样法。

1.2.2植物的采集。植物样品为南瓜。按照可食用部分和不可食用部分,分部位进行采集。

1.3试验方法

1.3.1土壤樣品预处理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将采回的土壤样品风干、捣碎后过20目筛,然后从中取一半进一步磨细,充分研磨后使其全部过100目筛,将研磨过后的样品混匀,装袋待用。土壤重金属Fe、Zn、Mn、Cu、Pb、Cd的测定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微波消解-原子分光光度法。

1.3.2植物样品预处理及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根据研究目的对采集的植物样品分部位处理,洗去灰尘,用二次去离子水漂洗,放置,自然晒干。晒干后,在45 ℃烤箱中烘至恒重。取出,碾碎,将样品混匀,装袋待用。植物样重金属Fe、Zn、Mn、Cu、Pb、Cd的测定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微波消解原子分光光度法。

2结果与分析

猜你喜欢
南瓜重金属土壤
土壤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灵感的土壤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南瓜灯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灵感的土壤
ICP-AES、ICP-MS测定水中重金属的对比研究
再生水回灌中DOM对重金属迁移与保留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