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2010年平远县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2014-05-30 17:24杨柳嫦李元辉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平远县气候变化

杨柳嫦 李元辉

摘要利用平远县气象观测场1961~2010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K检验等方法分析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平远县年降水量以27.7 mm/10a的速率在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用M-K突变检验可知近50年平远降水存在3次突变时期,即1969~1971、2001~2002、2007~2008年,但变化不显著;降水日主要在3~8月,年降水日数略有下降。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特征;突变检验;季节特征;滑动平均;平远县

中图分类号S1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09-02681-02

作者简介杨柳嫦(1987- ),女,广东湛江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应用气象研究。

平远县地处粤、赣、闽三省交界处,介于24°23~24°56′N、115°43′~116°07′ E。秋冬少雨,春夏多雨,年平均气温为20.7 ℃,年均降水量为1 640.3 mm,雨季明显。有研究指出,广东的年降水量分配除少数地区为单峰型外,多数地区为双峰型,即5~6月为主雨峰,8月份为次雨峰[1]。近几年也有不少学者研究表明梅州市的降水存在震荡周期的[2-3]。笔者在此利用平远县气象站1961~2010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K检验等方法,分析近50年平远县降水气候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所选资料来源于平远县气象观测站提供的1961~2010年的降水资料。季节划分为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

1.2分析方法

1.2.1线性倾向估计。利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用y表示气候变量,ti表示y所对应的时间,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i=a+bti(i=1,2,…,n),式中,a为回归常数,b为回归系数,a和b可以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对y与ti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检验。回归系数b表示气候变量y的趋势倾向,当b>0时表示y随时间t呈上升趋势,b<0时,表示y随时间t呈下降趋势。|b|的大小可以反映上升或下降的快慢程度[4]。

1.2.211年滑动平均。滑动平均是趋势拟合的基础方法,经过滑动平均后,序列中短于滑动长度的周期大大削弱,显现出变化趋势。滑动平均序列表示为:j1k=ki=1xi+j-1(j=1,2,…,n-k+1),式中,k为滑动长度[5]。文中对50年的年降水资料采用11年滑动平均。

1.2.3MannKendall法。简称MK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其优点是样本不需要遵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更适用于类型变量和顺序变量,计算也比较简便,且可以明确突变开始的时间,又可确定上升和下降趋势显著出现时间。具体方法是对于具有n个样本量的时间序x,构造一秩序列:Sk=ki=1ri(k=2,3,…,n),秩序列Sk是第i时刻数值大于j时刻数值个数的累计数。在时间序列随机独立的假设下,定义统计量:UKk=[Sk-E(Sk)]VAR(Sk)(k=1,2,…,n),式中,UF1= 0,E(Sk)、Var(Sk)是累计数Sk均值和方差,给定显著性水平(取α= 0.05,则U0.05=±1.96),当|UFk|>Uα时,表明序列存在明显的增长或减少趋势。所有UFk将组成一条曲线UF。把同样的方法引用到反序列中,得到另一条曲线UB。如果UF>0,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UF<0则表明呈下降趋势。如果UF和UB 2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线之间,那么交点对应的时刻便是突变开始的时间[5-7]。

2结果与分析

2.1降水量变化特征

2.1.1年变化。由图1可见,1961~2010年平远县年平均降水量為1 640.0 mm,近50年平远县的年降水量总体呈平稳略升趋势,增加速率为27.7 mm/10a,但r

图11961~2010年平远县年降水量变化2.1.2季变化。由图2可见,1961~2010年平远县四季的降水量除秋季外,均呈增加趋势;夏季上升趋势最明显,速率达30.9 mm/10a;春季和冬季增长趋势不显著,而秋季以192 mm/10a速率减少。但4个季节降水年际间波动大,春、夏、秋、冬季年际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相差949、790、484、544 mm,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例分别为37%、39%、13%、11%,可见平远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

2.1.3突变分析。年降水量的MK突变检验结果(图3)表明,1961~2010年间平远降水量存在3次突变时期,即1969~1971、2001~2002、2007~2008年,均是一个增加再减小,之后又增加的过程,且3次均在置信区间内,变化不是很显著。在1961~2010年50年期间,UF线与UB线出现较多交点,且均在置信水平内,但未出现明显的突变时间区域,较多的交点出现可能是由于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大造成的,说明平远在1961~2010年间年降水量没有明显的突变增加或减

2.2降水日数变化特征经统计,近50年平远县≥0.1 mm降水量的日数年均157 d,且以1.6 d/10a的速率在减少;6月份降水日数最多,3~8月均在15 d以上(图4)。从季节上看,春夏两季为雨季,降水日数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34%、32%,秋冬两季降水日数分别仅占全年的16%和18%。

3小结

(1)1961~2010年平远县平均降水量为1 640.0 mm,总体上以27.7 mm/10a的速率在增加,但年际间变化大;平远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总量的37%和39%;近50年平远降水变化不显著。

(2)近50年平远降水量≥0.1 mm的日数平均为157 d,且以1.6 d/10a的速率在减少。降水日数主要在3~8月,其中6月份降水日最多。

参考文献

[1] 林良勋.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手册[K].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86-89.

[2] 罗碧瑜,陈映强,贺汉清,等.梅州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J].气象科技,2008(3):289-292.

[3] 黄晴晴,黄茂栋,张晨辉.梅州市近50年的降水特征[J].广东气象,2007(3):37-38.

[4] 刘闯,祝奎,廖晶晶.本溪地区近52年来温度变化特征和突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18-1020.

[5] 魏凤英.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47-48.

[6] 高振荣,田庆明,刘晓云,等.近58年河西走廊地区气温变化及突变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0,27(2):194-203.

[7] 周晓宇,赵春雨,张新宜,等.1961-2009年辽宁省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10):87-92.

猜你喜欢
平远县气候变化
广东省平远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北极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平远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保护生物多样性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平远县
平远县林业生态保护的对策建议
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