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管涵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2014-06-01 10:26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2期
关键词:过路管沟交叉口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过路管涵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郑淑勤

(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00)

本文以厦门湖里高新技术园市政道路工程为例,给出过路管涵的适用范围、断面选择、平面位置、竖向控制、附属设施,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过路管涵;综合管沟;实践证明;广泛应用

1 概述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市政管线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原来敷设的管道容量不够需要增容或者出现故障需要维修,如给水管道、电信管道、电力管道等;原来没有敷设现在又必须使用的需要增设,如交通信号管、道路监控、中水管道等。由于改造或增设管道均需开挖车行道和人行道路面,严重影响交通和工程质量,同时车辆通行大量粉尘影响空气环境。如仅增设如电信、电力等小管径的管道时,虽可以采用顶管或拉管施工,但为了避让现状地下管线,其穿越机动车道段的埋深一般较大,最大达到6~8米,对于今后的维护管理也是相当不利。

2 地下综合管沟的特点

传统中各种城市管线,均采用直埋或架空的方式进行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管线铺设方式就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采用地下综合管沟的模式进行管线的铺设则成了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趋势与潮流。

所谓地下综合管沟即在地下挖出一个隧道空间,用于铺设地下各种市政管线,它融电力电缆、通讯电缆、给水管道、中水管道等市政管线于一体。地下综合管沟平时为不经常下人地沟,当管线出现问题时,维修人员可以通过专门的人孔和吊装口直接进入管廊检查、修理,省时、方便,避免了因增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道路多次开挖的麻烦。地下综合管沟技术立体采用了空间敷设市政管线,不仅节约市政土地,较好解决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马路刨掘问题,而且由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避免了酸碱物质的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是目前世界发达城市普遍采用的管线敷设方式。但由于造价昂贵,发展中国家较少采用。

3 过路管涵的产生

湖里高新技术园位于厦门本岛东北部,占地1.8平方公里,园区由四条城市主干道环绕而成,区内的主要路网骨架由六条次干道和六条支路构成,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各支路构成了本片区“方格网式”的路网结构。因急于建成车行道满足土地招拍挂条件,除了敷设在机动车道下的几种管线外,其余家管线单位进场施工的顺序不一,电力管线甚至还不具备设计条件,不可能在道路车行道路基及路面施工前就完成管线施工。这就使得现场施工的协调工作量大,而且经常要在道路车行道施工完成后重复开挖施工过路管线,严重影响了道路的施工工期,也影响工程质量。负责园区建设的天地开发公司特别提出要求,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管线的协调问题,加快施工进度,并防止今后路面频繁开挖,要求采用地下综合管沟的形式布置地下管线。

然而地下综合管沟的建设,是一项初期投资规模较大的市政配套项目。本市湖边水库片区所采用的地下综合管沟,断面最小的是2.6×2.6米,造价最低是1.9万/米。相对于湖里高新技术园区城市次干道及以下的市政道路来说,地下综合管沟的造价太高,无法实施。

通过多次与业主沟通、协商,详细分析了地下综合管沟的特点及适用情况,结合园区道路规划管位横断面布置及各管线单位常规的施工顺序,提出了人行道上后续施工的地下管线在交叉口范围内采用地下综合管沟的形式过路的方案。该方案的具体内容是:在道路交叉口范围内布置地下综合管沟供管线过路用(即本工程所称过路管涵),并与机动车道一起施工。过路管涵既为各地下市政管线穿越道路预留了空间,又减少施工过程中各专业管线的协调问题,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避免因各管线的施工滞后于道路施工而引起的道路重复开挖等问题。

4 进入过路管涵管线种类的确定

湖里高新技术园道路下敷设的地下市政管线有: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给水、燃气、中水、有线电视、路灯、交通及园区监控、园区消防等,管径从φ50到φ2000。根据管线的性质不同,选择过路管涵中的管线。从园区的管位布置及各管线单位一般进场施工的情况,这里只对不进沟的几种管线做如下说明:

雨水管道一般管径大,埋深较深,需按一定的坡度敷设,而且沿路有许多雨水口连接管需要接入;污水管道虽然管径较小,接入的支管也较少,但仍有较多的检查井,且存在有害窒息气体安全问题,需设置透气系统。如果将雨、污水管道纳入过路管涵内,势必造成对过路管涵埋深和坡向的制约,断面尺寸和结构规模的扩大,使工程投资增大。而且,雨、污水管道因埋深较深,上部空间足以布置过路管涵,雨污水管道一般由道路施工单位施工,基本上能够在路基完成之前就完成施工,不影响道路工期。因此,雨、污水管道不进入过路管涵。

电信管道管径虽然小,也没有坡度要求,但是电信管道每隔200米左右要设宽至少1米的工井。园区道路两侧的人行道、绿化带下已没有空间提供给电信管道做工井,而电信管道的特殊运营方式能够满足与车行道同步施工的要求,因此电信管道不进过路管涵。

目前我国规范对燃气管道能否进入综合管沟没有明确的规定。但过路管涵是一个空腔,我国已有多例燃气管在市政管线沟内泄漏导致管沟爆炸事故,燃气管道如果进入过路管涵,就必须采用完善的技术措施,以解决管道的安全问题,相应的会增加工程的投资,并且日常的运行管理也会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与电力排管同沟时,其安全要求将使综合管沟的断面增加很多,相应的工程造价也将剧增,因此燃气管道基本上不进入有电力管道的综合管沟。如果燃气的预留横穿管道不能在道路路面施工前进行预埋,今后就采用顶管或拉管施工的办法进行施工。园区只有少量居民住宅区,多为写字楼,有一些企业食堂需要使用燃气,所以需要顶管施工的燃气预留管道也很少,且管径也小。

5 过路管涵断面的确定

过路管涵是管线在需要穿过车行道而设置的管道综合空间。本园区仅在道路交叉口或交叉口之间路段上两地块划分的相应位置处设置。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园区的管位横断面布置,过路管涵要容纳的管线分为以下三种:交叉口处,道路的西、北侧主要有电力、中水(24米道路为园区区域集中消防给水)和有线电视,24米道路还包括了路灯和交通信号缆;道路的东、南侧有给水、燃气和路灯,24米道路还包括了园区监控和园区消防监控系统;路段上包括了电力、给水、中水、有线电视等市政管线的预留横穿管。根据各过路管涵容纳的管线种类、数量、断面及相互间的安全净距要求,同时考虑施工、维护的便捷及与未进过路管涵的其他市政管线之间的标高要求,本工程的过路管涵断面采用净空1.2m×1.2m的断面形式。管线在管涵内按单侧布设,宽0.5米,预留0.7米的人行通道(成人可以弯腰在里面轻松穿行),管线分三排布置,中水管道布置在最底层。

6 过路管涵的平面位置

过路管涵的平面主要位于道路的交叉口和交叉口之间路段上,具体定位如下:

(1)交叉口范围:根据交叉口形式设置为“+”、“П”及“井”字交叉形式,管涵沿原设计中水管道和给水管道的管位穿过交叉口,管涵穿过交叉口后延伸至离机动车道路缘石约2.0米处的人行道或绿化带下。

(2)两相邻交叉口间范围:为了保证道路单侧人行道布置的管线可满足双侧用户使用,两相邻交叉口间布置“一”字形横穿道路管沟。施工图设计时因道路两侧地块开发情况尚不明了,横穿道路的预留管位置待定。根据与业主沟通结果,设计将横穿管涵的位置暂定在原中水管道预留管的位置。施工时地块红线已经确定,按照方便地块使用的原则,调整至地块红线交界位置。管涵横穿机动车道后延伸至离机动车道路缘石外2.0米处的人行道。过路管涵的平面位置简图如下:

图1 过路管涵布置示意图

7 过路管涵的竖向控制

雨、污水管道为重力管道,其埋深受上游排入口及下游排出口标高的限制,不能随意调整。根据园区规划及已设计雨、污水管道的埋深,本着重力流优先的原则,过路管涵与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交叉时,采用过路管涵避让雨、污水管道并在其上方通过的形式。

过路管涵与电信管道和雨水口连接管交叉时,需要现场协调的工作量相对大一些:如过路管涵已施工,电信管道与其交叉时,采用前后设置检查井,将电信管道局部抬升并加保护的措施通过;如管涵未施工,则采用管涵顶板做小凹槽的办法让其通过。因交叉口最低点设置雨水口,如其连接管接至路中心雨水口检查井时,必定与过路管涵交叉。雨水口连接管为重力流管道,其埋深受雨水口埋深的控制。根据园区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及雨水管道设计,雨水口连接管与过路管涵交叉时,目前只有将雨水口的埋深减小到最低要求,并将雨水口连接管由原设计的d300钢筋砼管改为D250的塑料管。

通过以上分析,过路管涵的埋深约2.00米~2.20米,板顶覆土0.7~0.8米。

8 过路管涵的附属设施

因本工程过路管涵只是局部采用综合管沟的形式,且长度不超过50米,因此没有设置专用的照明、通风等设施。考虑到园区地下水位较高,可能会有地下水渗入到过路管涵内,管涵设计采用0.5%的坡度,在最低点设置DN100的排水管道排至附近的雨水管道或者雨水检查井。过路管涵两端设置检查井,检查井设置为暗井,其相应位置处人行道铺装层或绿化带上设置标志石,主要是防止管线被盗。

结语

总之,过路管涵是在湖里高新技术园市政管线设计中采用的一种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新型地下综合管沟:经济效益方面,该过路管涵的造价一米只有1600元,造价还不及常规地下综合管沟造价的1/10,却基本上能够起到常规地下综合管沟的作用;环境效益方面,该过路管涵可以避免因管线施工、维修而造成的频繁开挖车行道路面,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社会效益。

[1]浅谈钢波纹管涵在公路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6).

U416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献标识码:A

A

猜你喜欢
过路管沟交叉口
沉积过路现象的地震识别特征及控制因素探讨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城市地下综合管沟工程建设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速公路节能型过路收费系统设计
信号交叉口延误参数获取综述
一种Y型交叉口设计方案的选取过程
热力管道保温材料在通行管沟中的应用分析
考虑黄灯驾驶行为的城市交叉口微观仿真
基于VISSIM的交叉口改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