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06-05 14:36刘枫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棘突全麻硬膜外

孙 红 刘枫林

(吉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吉林 长春 130012)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价值分析

孙 红 刘枫林

(吉林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静吸复合全麻法实施麻醉,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予以硬膜外阻滞麻醉,分析对比两组皮质醇、血糖变化,麻醉过程药物剂量。结果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药物剂量应用较大,皮质醇、血糖均明显上升,研究组则无明显上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合并硬膜外阻滞在老人食管癌手术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麻醉方式;食管癌;老年患者

临床中将全麻合并硬膜外复阻滞应用到上腹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非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已得到较为广泛应用,且此种麻醉方式所具有优势也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认可。但此类方法是否适合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尤其老年食管癌患者是否可以应用,还没有较为确定认知[1]。针对此问题,本文选取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分析全麻与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80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食管癌手术指征。患者均为中下段食管癌。手术方式均为左侧T5~6开胸,胃食管弓上吻合、食管癌切除。对照组患者中有男28例,女性12例,年龄(65.5±4.2)岁,体质量(57.6±6.3)kg,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0例,女10例,年龄为(65.9±5.3)岁,体质量(56.2±5.9)kg。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吸全麻。两组患者均在手术手术前予以皮下注射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苯巴比妥0.1 g。入手术室后设置右侧桡动脉,持续监测动脉压。研究组患者诱导前先予以T6~7硬膜外穿刺且置管4 cm,初始注入剂量为10 g/L,利多卡因6 mL,硬膜外阻滞平面控制于T3~12。两组患者麻醉诱导药物均为咪唑安定0.05 mg/kg,仙林0.1 mg/kg,芬太尼4 mg/kg,异丙酚1 mg/kg,气管插管予以左侧双腔支气管插管。实施诱导插管后进行右静开放脉。注意观察中心静脉压。手术过程时均予以单侧通气且全麻维持均吸入异氟醚、芬太尼、静碌持续输注异丙酚,手术过程中追加肌松药仙林。按照BlS值合理调整麻醉深度,且在此过程中注意患者血压、心率、瞳孔大小、流泪情况等指标变化。按照手术过程中各指标变化追加小剂量咪唑安定。研究组患者在产生平面后40 min硬外追加5 g/L罗派卡因+吗啡2 mg用作硬模外阻滞。两组患者均需注意其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血氧饱和度以及BIS值变化情况。手术完成后观察全麻药物应用剂量,是否出现躁动。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应用全麻时,药物剂量应用较少,心率、血压水平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均保持较高稳定性,皮质醇、血糖水平在诱导前,插管后,术中1 h,拔管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拔管处理时均保持安静,无明显烦燥现象产生。对照组应用异氟醚(MAC)为(1.23±0.29),研究组为(0.72±0.15);对照组应用芬太尼(426.8±105.6)μg,研究组为(218.9±56.7)μg;对照组异丙酚为(480.4±123.8)mg,研究组则为(221.5±53.6)mg;对照组应用仙林(228.4±12.8)mg,研究组为(198.5±4.6)mg;对照组清醒时间(16.5±6.7)min,研究组为(10.2±2.8)min。

表1 两组患者皮质醇及血糖变化情况对比

3 讨 论

患者发生食管癌后主要临床特点为吞咽困难,通常就诊阶段主要是流质,而且此肿瘤阻滞属于具有消耗性疾病,所以相比较其他疾病,食管癌患者往往体质下降较为明显,特别是老年患者脏器官功能出现明显衰退,实施开胸手术后,往往需长时间予以单肺通气,所以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间均匀较高危险性。由此在手术时所采用麻醉方法对于患者围手术期间能否安全度过具有较为关键作用[2]。

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入到硬膜外腔内,阻滞脊神经根,导致支配区域出现暂时性麻痹,称作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临床往往称其硬膜外阻滞。此麻醉在应用过程中,为避免全脊麻,应准备气管插管装置,给氧设备及其他急救用品。手术前注意严格消毒。穿刺时体位可选用侧卧位或坐位,临床中一般应用侧卧位。选择穿刺点需按照手术部位进行确定,通常选用支配手术范围中央对应棘突间隙处。一般上肢穿刺点位于胸T3~4棘突间隙处,上腹部手术位于T8~10棘突间隙处,中腹部手术位于T9~11棘突间隙处,下腹部手术位于T12~L2棘突间隙处,下肢手术位于L3~4棘突间隙处,会阴部手术位于L4~5间隙处,也可实施骶管麻醉。硬膜外间隙穿刺术包括直入法与旁入法两种类型。颈椎、胸椎上段及腰椎的棘突相互平行,一般采取直入法;胸椎的中下段棘突显现叠瓦状,间隙狭窄,穿刺困难时也可予以旁入法。老年人棘上韧带钙化、脊柱弯曲受到限制时,一般予以旁入法[3]。在食管癌患者手术过程中,阻滞平面控制于T3~12,基本能够覆盖手术操作整个范围,采用低浓度局麻药后不会使得心血管反应产生较大影响,硬膜外阻滞作用一般会阻滞手术部位刺激反应传入,手术不会对全麻程度有较高要求,全麻程度一般只需确保患者达到睡眠及控制呼吸,所以全麻用药剂量可以达到较为显著降低。硬膜外复合全麻可以避免伤害性刺激信号自手术损伤区域往中枢系统进行传导,降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兴奋性,手术后患者能够具有较高安静程度及应激反应,而且在术后可以提供明显镇痛方式,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是一种较为适宜的麻醉方式[4]。经研究可知,研究组患者皮质醇、血糖水平在诱导前,插管后,术中1 h,拔管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全麻合并硬膜外阻滞在老人食管癌手术中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林俊.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79-80.

[2] 王昭安,王玉玲,李建会.老年食管癌手术不同麻醉方式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6):137-138.

[3] 董桃花,蔡安福,黄修海.观察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77-78.

[4] 孙会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4-25.

R614;R735.1

B

1671-8194(2014)28-0131-02

猜你喜欢
棘突全麻硬膜外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腰部针灸取穴的一种新方法探析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搓腰
——壮肾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