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

2014-06-05 14:36王继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处方门诊医师

王继成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 泰兴 225400)

抗生素滥用的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的策略

王继成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 泰兴 225400)

目的探讨抗生素使用现状,并总结抗生素滥用根源、危害及提出合理使用策略,为提高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577张涉及抗生素用药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处方中所涉及抗生素DDDs、DUI等值进行计算,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577张涉及抗生素给药的门诊处方中,大多数处方均能够合理用药(96.93%),但仍有3.07%处方发生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抗生素合理给药,有效提高抗生素合理用药率,降低患者用药安全事故发生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维持良好医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抗生素;滥用根源;危害;合理使用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门诊处方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抗生素使用现状,并总结抗生素滥用根源、危害及提出合理使用策略,为提高临床抗生素合理使用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12年12月共产生门诊处方3409张,其中涉及抗生素用药2577张,抗生素使用率为75.59%,疾病类型:呼吸系统1454张、消化系统869张、泌尿系统251张。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对2577张涉及抗生素用药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用药名称、使用天数、推荐用药剂量、实际用药剂量等,分析方法为询问当事医师、查阅患者实际病例及药品说明书等。对处方中所涉及抗生素DDDs、DUI等值进行计算,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合理用药判断标准:采用推荐药物使用量(简称DDD)对门诊处方进行用药合理性判断:本文中所采用DDD值为世界卫生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资料推荐的成人平均日剂量,若处方中所涉及药物未于上述资料中收录,则应按该药物自带说明书推荐成人常规剂量进行使用合理性判断[1]:①用药频度(即DDDs)为药品实际消耗总量与药物推荐使用量比值(所得用药频度值越大,则该药物使用频率越高,即说明用药频度具有相加性);②药物利用指数(DUI)为用药频度与用药总天数比值,所得结果越接近1则该药物使用越合理,若结果>1则为不合理用药。

1.3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3409张门诊处方中涉及抗生素给药2577张(75.59%),未涉及抗生素给药832张(24.41%),2577张涉及抗生素给药处方中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2577张门诊处方中抗生素药物使用情况及使用合理性分析

由表1可知,2577张涉及抗生素给药的门诊处方中,大多数处方均能够合理用药(96.93%),但仍有3.07%处方发生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抗生素是临床常用的控制细菌感染及细菌性传染的相关药物,是临床最主要的治疗药物之一[2]。研究表明[3],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使用率为30%,而我国抗生素使用率则高达80%,每年约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滥用。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研究可知,我院2012年12月期间抗生素使用率为75.59%,使用情况较为普遍,虽然96.93%处方均能够合理使用抗生素,但仍有3.07%处方出现抗生素使用不合理情况,应引起相关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抗生素滥用根源、危害及合理使用策略分析如下:

抗生素滥用根源[4]:①某些医师仅按照药品指导用量开具处方,未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处方用药量进行及时增减,如患者年龄、病程等;②医师仅根据临床经验开具抗生素药物,未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耐药性检测等;③未遵守国家出台的相应抗生素使用控制政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④认为联合用药效果一定大于单独用药,因此临床抗生素给药多趋向于联合用药;⑤某些医务工作者由于自身利益因素随意使用某种抗生素;⑥患者自身要求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滥用危害[5]:①减少白细胞或血小板数量,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功能不全,发生出血现象;②出现药物热、皮疹、变态反应等机体过敏症状;③诱发癫痫、脑病、失明、神经肌肉阻滞等神经系统疾病;④出现肝脏、肾脏、心脏、肺部、胃肠道病变;⑤增加机体中致病菌耐药性,使抗生素治疗效果下降甚至无效;⑥增加患者发生感染概率及易感性。

抗生素合理使用策略[6]:①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如年龄、病情、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后确定抗生素使用量,以及是否有必要进行抗生素联用治疗;②对患者根据医师开具处方所获得的实际治疗情况进行随访,通过疗效判断处方合理性及临床价值,并及时更改未达到预期疗效的患者处方;③指派专业药师进入药房工作,可准确指导患者临床用药方法及用药时间等,并对临床医师所开具处方进行实时监督;④临床医师用药前应首先了解各类药物特性,并根据其特点进行适当给药,如时间依赖性药物应按照其自身所具有的半衰期推荐规则实施给药,浓度依赖性药物应将所需日剂量1次性使用等;⑤指定专职监督人员不定期对医师开具的各类处方进行随机抽查,判断医师临床用药是否出现不合理情况,发现问题应及时提出,并指导医师进行改正;⑥临床医师应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及时接受最新药品信息,丰富自身用药专业知识,进行经验交流,探讨临床用药重难点并加以分析讨论,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⑦根卫生部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临床给药;⑧大力宣传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要性,以及滥用抗生素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使人们了解抗生素并不是治疗疾病的万能药物,改变医师及患者对抗生素使用的传统观念,提高全民合理使用抗生素意识。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抗生素合理给药,有效提高抗生素合理用药率,降低患者用药安全事故发生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维持良好医患关系,保障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赵红梅,金升藻.滥用抗生素对人畜的危害及对策研究[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24(4):164-167.

[2] 周贵民,张军民.我国细菌耐药性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1,27(1):5.

[3] 张永信.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中华儿科杂志,2012,40(8):450-451.

[4] 覃琼英,赖极隆,李健玲.细菌耐药性检测与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2(3):108-109.

[5] 汪复.如何应对超级细菌的挑战[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0(6):401-402.

[6] 伊广旭,关琪.重视细菌耐药现状,科学有效指导临床用药[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3,8(3):236-237.

R978.1

B

1671-8194(2014)28-0202-02

猜你喜欢
处方门诊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门诊支付之变
人间处方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