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6-05 14:36华秀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8期
关键词:阿托颈动脉斑块

华秀珍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稳斑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华秀珍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50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动脉斑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随机化进行分组,对照组140例患者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140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动脉斑块均显著消退,观察组的斑块消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脂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控制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血脂,值得临床推广。

中西医结合;动脉斑块;临床疗效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堵塞疾病,其所形成的的动脉斑块严重堵塞血管,表现出头晕、目眩和智力影响等,如果不给予及时控制就会危及生命。我国老龄化程度越加严峻,血脂异常率在我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1]。临床研究指出动脉斑块和血脂异常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加强血脂的控制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临床目前用于动脉斑块治疗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调脂药物,对斑块的稳定具有较好的效果,随着临床对中医的重视,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治疗动脉斑块的应对方案。本研究探讨分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动脉斑块中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28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系统随机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40例,男性76例,女性64例,年龄58~76岁,平均(64.2±3.6)岁,彩超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2±0.08)mm,观察组140例,男性74例,女性66例,年龄60~78岁,平均(64.6±4.2)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21±0.9)mm,两组的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和斑块大小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详细检查排除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感染性疾病和手术创伤患者,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本次治疗。

1.2 临床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使用肠溶阿司匹林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肠溶阿司匹林片100毫克/次,1次/天,阿托伐他汀钙片20毫克/次,1次/天,治疗过程中保持低脂饮食和科学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自拟调脂通脉汤治疗,方剂主要成分:柴胡15 g,当归15 g,三七5 g,生地20 g,黄精15 g,蒲黄20 g,丹参15 g,山茱萸15 g,熟大黄15 g。水煎服,1剂/天,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连续治疗3个月后对动脉斑块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应用彩色超声技术检查两组治疗前后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即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距离,测量3次取平均值,该项检查由固定人员执行。应用crouse积分对斑块稳定效果进行评价:将独立斑块的厚度相加得到的两侧颈动脉斑块积分即为斑块总积分[2]。根据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推荐方法检测血脂包括TC、TG、LDL-C和HDL-C。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数据软件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分析两组的数据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经过治疗后动脉斑块均显著消退,观察组的斑块消退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两组的血脂各项指标明显好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的IMT和斑块稳定效果比较

表1 两组的IMT和斑块稳定效果比较

表2 两组的血脂指标比较(,mmol/L)

表2 两组的血脂指标比较(,mmol/L)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主要表现包括恶心、呕吐和厌食,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6%,主要表现为腹胀、便秘和肌肉酸痛,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造成死亡和残疾的重要疾病,而动脉斑块则是诱发这些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动脉斑块造成血管堵塞,血液流通不畅,血氧无法顺利送达脑部,轻者出现眩晕、智力下降,重者则危及生命[3]。血脂的沉积是造成斑块形成的主要原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脂代谢异常,最终造成斑块形成。如何稳定斑块是目前控制病情的首要问题,西医认为在注重斑块消退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对斑块性质的重视,即减少脂质池来稳定斑块[4]。目前主要的治疗药物为他汀类调脂药物,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斑块消退显著,大量研究证实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够促进斑块消退,抑制病变发展,缓解内皮血管炎症的效果,从而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长期应用西药容易造成系列不良反应,本组患者中出现了腹胀、便秘和肌肉酸痛等症,其长期应用的效果有待提高。中医将其同脉痹相联系,认为该病属本虚标实证,气虚、痰浊、血瘀是其重要病理因素[5],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方剂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斑块的稳定效果明显好于单独西医治疗,血脂改善效果也好于对照组,本次所用中药具有豁痰通络、活血祛瘀之效,柴胡可疏肝理气,当归、三七和丹参可活血通脉,蒲黄、黄精和茱萸可荡涤膏脂,配伍大黄、生地通便且不损阴。中西医结合共同促进斑块的消退,改善体内血脂代谢,不良反应也随之减少。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有效的消退了动脉斑块,改善了血脂代谢,减少了不良反应,是稳定动脉斑块的有效治疗策略。

[1] 汪杰,刘玥,蒋跃绒.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策略[J].医学研究杂志,2012,41(5):9-11.

[2] 李丹丹,赵华云,王文会.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稳定的中西医研究现状[M].201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学大会:100-101.

[3] 潘传武,汪圣子.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患者动脉粥样斑块5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1,3(9):82-83.

[4] 李绪贵.中西医结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斑块35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9,41(9):30-31.

[5] 彭素娟,陈阳燕.中西医结合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合并高脂血症56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0,16(11):36-37.

R541.4

B

1671-8194(2014)28-0267-02

猜你喜欢
阿托颈动脉斑块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