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4-06-05 10:06温敏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内因外因政治

温敏

为了帮助学生找到政治学习的关键,顺利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必须要深挖政治学科资料,多从根本上研究政治的基本特点,抓住最基本的规律与方法,提升政治学习的效度。笔者从多年的政治教学的特点出发,展开学科自身特点的研究与分析,希望对从事政治教学的广大同仁有所启发,以此和广大同仁进行共同探讨。

一、确立好内因与外因之间的关系

通过辩证法的学习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相互起作用的结果,这是辩证法的真谛。同时我们也应清楚,两者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提升学生的主导和教师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和我们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加以注意。

首先,因为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需要我们在学习中,落实好两者辩证关系的运用,对于合理运用两者关系,提升教学水平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的价值看来,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与教育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在对学生积极性的促进上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摆正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转变,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中来,落实政治课堂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上来。在课堂上采取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机制,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促进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教学过程中落实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实现学生与教师的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构架,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相处。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自己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所承担的促进内因起变化的促进者的角色,教师欲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生发展外因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必须要提升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分析,提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升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教学设计更加趋于合理与科学,通过教师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升对课程标准、教材、实时教育学生学情分析等诸多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增加政治课堂的生动性和实时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处理好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学科教学活动都是人类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人类认识与实践基础上的再认知,并在实践过程中加以修正和补充,逐步得到完善,提升认知水平。在政治教学中应该重点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总结与分析,提升学生对总体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对社会问题与现状最准确的理解和分析,需要学生进行认真的把握,不能用简单的罗列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来替代对观点和问题的准确描述。社会现象和问题只能作为知识讲解的基本材料引入,而不能作为概念的描述,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必须在做题过程中进行直接的表述,不能用事实材料进行论述题的阐述,提升答题的准确度和得分。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没有成型的理论,没有最终形成恰当的知识脉络,也不能视为优秀的课堂教学。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现知识应用于实践。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实现对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更需要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形成良好的理论基础,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实践再去指导再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水平,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相互提升。帮助学生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设计具体问题并进行分析,实现问题的优化、知识的构建和学生能力的提升。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因外因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浅析如何使普通高中学困生爱上英语
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析
煤峪口矿内因火灾隐患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侵华日军失败内因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