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课堂教学心得

2014-06-05 10:07郑大星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3期
关键词:植物学教具学期

郑大星

七年级生物学由植物学和动物学两大部分组成,第一学期主要是学习植物学,第二学期主要是学习组成人体的各个系统。由于这两个学期的学习内容不同,因此,课堂教学的展开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植物学课堂以理论和事例充分结合的形式展开,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趣味性和积极性;人体的各个系统知识理论性比较强。为了避免课堂出现枯燥乏味的氛围,课堂展开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一、钻研教材与备课

反思过去的教学,自己在备课中只是做了一些皮毛工作———对教学内容钻研的不够深入。由此,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不强,自觉性不大和钻劲不足。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呢?只有让学生重视了,需要了,他们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学。因此,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知识和事例是一个无形的引导学生重视学习的前提。教材是否钻研透彻和备课是否深入很大程度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在展开课堂教学之前,生物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搜集每节课的相关生活事例资料,设计教学过程,思索将要运用到课堂中的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对于授课的各个环节确定方法和时间,做到每节课都有备而战,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坚持抓好授课环节

授课环节一般包括:导入新课﹑推进新课和小结新课。

导入是向学生传递课堂新知识的关键,富有疑问的导入会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授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总结是一堂课的回放。课堂教学中,照本宣科往往与枯燥无味并肩同行。因此,要想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收益,生物教师除了不断增强教学技能外,对课堂教学语言也要严格要求———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洁明了,深入浅出,还要将备课过程中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运用到课堂中来,使课堂更加情感化﹑生动化。

三、利用教具与创设小话剧

刚着手生物学科教学的时候,我两手空空地走上三尺讲台,除了课本与教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课堂氛围逐步低沉了。

在多次反思与观察之后发现,我很少利用教具和创设情境教学。后来,我琢磨着把教具和情境创设引入课堂。例如,使用教具———染色体的双螺旋结构﹑细胞的结构模型和膈肌的运动模型等;组织学生表演小话剧———单细胞生物疟原虫对人类的影响﹑消化和吸收及影响不良等。由于教具的形象和小话剧的情趣,生物课堂也逐步变得活跃而富有情趣了。

四、理论与实践

为了能够博采众长,我经常参加科组公开课的听课与评课。从听课中,我领略到不同的教学方法,初步体味到了“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句话的含义。

由于生物不作为中考科目,因此,一部分学生中出现了对生物学科无所谓的态度,导致他们的成绩总是不能提高。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如何能学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以“生物在生活﹑中考和高考中的作用”为话题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在每节生物科结束之前布置一定的练习,在下节新课开始之前检查,通过化难为易的讲解完成上节课内容的复习。

五、开展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七年级的生物学上﹑下两册的实验篇幅不少,有实验﹑演示实验和探究活动。虽然学校的实验设备不足,但是我深知开展实验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对于种子的萌芽,教师可以提前三周通知学生用花生种子做“发豆芽”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而自学种子的萌芽过程和植株的成长;组织学生课外以实验验证“空气流动影响蒸腾作用”,“叶片的正背面气孔不一样多”和“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能量变化”;对于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教师课上说明,学生实验,如“胆汁对脂肪的作用”,“测量胸围差”,“膈肌的运动”,“二氧化碳的验证”,“膝跳反射实验”,和“测定反应速度”;对于一些在比较复杂的实验,教师要做到课前准备,课堂演示,如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等。endprint

猜你喜欢
植物学教具学期
再论《山海经·五藏山经》的植物学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植物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植物学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