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法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2014-06-09 04:51王丽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4年9期
关键词:学案教材作业

◆王丽

在农村中学从教13年以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探索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从最初执教时的填鸭式教学,到洋思模式、杜朗口风暴的邯郸学步,始终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虽说教无定法,学贵得法。可是看到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的现状,笔者也是心急如焚。

2009年8月,泗水县教体局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决定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作为其中的实践者,笔者亲历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也逐渐找寻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下面就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学案导学,笔者谈谈自己的见解,以期抛砖引玉。

所谓“导学案”,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所使用的文本案。该学案侧重突出学生的“学”与“练”。在课堂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旋律,以教师适时的“点拨”和“指导”为辅助,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拨”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其编写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为目的,以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课前回忆与所授新课有关的知识,预习将要学习的课堂内容,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设疑、存疑和质疑等。

课前自主学习,要从教材入手,把教学的内容问题化,分析、明确学生对旧有认识与新知识的矛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或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从而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既有所学又有所思。

编写此环节的内容时,可依据学生学习实际,把教学内容用练习(如填空或选择练习)的形式呈现。把知识点转化为练习,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积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自学的题目,设计要讲究方法技巧,设置练习时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为宗旨。如在“我国的疆域”这一节,我的课前自主学习就以让学生看中国政区图,认识和了解我国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半球位置以及陆上邻国、隔海相望国有哪些,位置如何,与我国相邻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人口较多的是哪个国家,还有与我国相邻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是哪个国家,及与我国不连续相邻的两个国家,等等。对这些特殊的国家,让学生从图中找到并记住它们的位置。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就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从而完成相关的识图题。

又如学习“我国地形区”时,先让学生描绘出我国的轮廓图,然后把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填在图中,在填图中掌握知识。

2 课堂学习合作与探究

这环节主要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等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这个过程的教学原则是“讲”“练”结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和练习,教师讲什么、怎么讲、需要讲多长时间,哪些是需要练习的,都要有一个周密的考虑和安排。设计练习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要过于拔高。适时层进、适度提高才是正道。课堂上要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课堂学习合作与探究过程可以设计以下环节。

讲解知识要点 教师适时讲解知识重点、难点,梳理知识要点,使知识体系化、网络化,让知识点与图结合。

练习与巩固 编制练习题,设计原则既要巩固基础,又要体现“难易”,从而落实知识过关,突破教授重难点,培养学生能力。

模拟中考,实战演练 做会考真题,及时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应考能力。选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所选试题应以选择题和识图题为主,尽量做到与结业会考题型相一致,难易相近。课堂练习题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选择,也可以与“地理填充图册”等教辅资料并用。

3 课堂检测

在课堂上,一般都要安排检测试题,以便于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这部分试题要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确定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读图题、综合思考题等。在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上,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测,又要突出对重点知识的检测,设置题目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让大部分学生找寻到成功的归属感,愿学、乐学。

4 课后作业

设置作业意在课上课下有机联系,及时巩固复习免于遗忘。设置作业内容可以采用三种类型:引导学生自学的预习类作业、巩固重点知识的复习类作业、突出知识运用的迁移类作业。

课后作业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布置。笔者所设置的作业多为突出知识运用的迁移类作业。如教学“海洋与陆地”设置作业:请根据板块的运动,分析我国四川、西藏发生地震的原因、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又如“我国的水资源”这一课,笔者则要求学生调查在学校及家利用水的情况,根据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对怎样珍惜合理利用每一滴水提出合理的意见。通过这些课后练习,使学生感受到了地理的实用性,感觉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更增强了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

在导学案的最后还可安排“学后反思”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自己的所得所惑,对教师的教学有什么建议。这样可方便教师对学情及时了解,根据学情分析和调整导学案与课堂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导学案”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教材知识体系的,学生使用这种师生合作共同编制的导学案,可以对当堂课教学内容一目了然,教学要求一清二楚,从而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有了依靠和辅助,就会借助学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高效课堂成为可能。另外,“导学案”不仅在课前、课堂上使用,课余时间也可作为复习资料随时查阅,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益。

2)“导学案”中的编写内容是依据教材用问题的形式呈现的,学生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经过阅读教材、查找资料、读图析图、思考总结等思维活动。因此,它的优点主要在于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念,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思维水平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3)“导学案”容易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能轻松地找出知识的主干,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树。此外,每节“导学案”中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检测题,教师可以当堂检测,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准确、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的效果。

“导学案”使教学方式实现了重要的转变,它有着许多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亟待解决。

1)“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导学案”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设置问题要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性,如果像猴子摘桃子一样唾手可得,这类问题就无需编写到学案中去。“导学案”的问题设置在保证“梯度”的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因此,笔者对“导学案”的定位可以形容为“跳一跳,摘桃子”的高度,确实做到让学生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

2)“导学案”的最大优势就是容量大、效率高、拓展深。但是大部分学生还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式中,对于分析思考探究性的问题,不知道如何从各种文字、图表资料中筛选信息、组织答案。因此,在使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陷入进度慢的泥淖。学习内容过多,就难以在规定的课时里完成教学任务;为了跟上进度,又达不到大容量、深拓展的要求。多年的经验表明,问题的症结还在于学生,对于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方法和能力,教师还需要循循善诱,巧妙引导和强化训练。

3)并不是每节课都必须采用“导学案”教学,教师备课时在充分考虑学情的情况下,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使用“学案”。注重教学的个性化,对教材内容进行丰富拓展,既要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又要彰显教师的个人风格。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端而不是个终结。要将技能在受教人的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走样,那才是终结。”“学案导学”教学法在课堂内外创设了一种主动愉悦积极的教学氛围,教师乐教、善教,学生爱学、会学。既注重全体均衡发展,又适度关注个体提高。通过多种形式,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局面,很好地沟通了师生情感,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学案教材作业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愁导学案
作业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