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外中文教学

2014-06-17 13:13程正洋
未来英才 2014年2期
关键词:定期数学课汉语

程正洋

完成了第一次定期考试,我也基本上摸清了这里(菲律宾丹轆信心学院)的中文教学的基本情况。回顾这两个月来的中文教学经历,我觉得这里的中文教学很有意思,体验到了别样的教学滋味。

首先,学生的编班有意思。由于学生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是华人子弟,还有少数当地的菲律宾人,也有个别的是日本人、韩国人、美国人等。所以学生对学习中文的要求、学生运用中文的生活环境、家长对孩子学习中文的期望等等因素都不一样。到了四年级,学生的中文水平就有明显的高低之分了。学校就将中文水平很低的挑出来(当然是学生自愿的)重新编班,如小学中文B班(由四、五、六年级中文水平很低的学生组成)、中学中文B班(由中学一、二、三、四年级中文水平很低的学生组成),由当地的中文教师任教。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差距,甚至出现两极分化,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如何对待学习落后了的学生呢?是让他们继续落后下去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最后厌学辍学呢,还是给他们换个学习环境降低学习要求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重拾学习的信心呢?这里重新编班组班的做法给了我启示,有意思!这真是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教育!

其次,课堂教学也有意思。在国内任教,一课书用一至三课时就学完了。在这里,完成一课书要十个课时。对于这里的学生,中文真的很难学。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说是自己还没有判断和选择的权力,主要是顺从家长的意愿,加入中文的学习队伍的。当然,侨居海外的同胞,都深刻地意识到让孩子学习中文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放弃是绝不可取的。所以,培养孩子学中文的兴趣变成了一大关键。这里的学生学习中文没有升学的压力。在学习时间上,每天七节英文课一节中文课,七比一的时间差别也只能让学习中文成为“兴趣小组”的课程。不抓住他们的兴趣,一旦他们有了自我选择的意识,可能就会自我放弃。所以,依照紧压式的刻板教育,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教学可能会"欲速则不达",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在刚刚接手教学工作的前几周,我依照着教材的内容基本“中规中矩”地给学生上课,很多学生常常会出现“打哈欠”的表情,在写字练习的时候,有的学生还表现出迟迟不肯下笔的惰性行为。我立刻意识到这是第二语言教学,必须想办法,采取措施。更何况生活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接触的东西很多,注意力的集中更为困难,浮躁的情绪很容易产生,安安静静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大考验,一旦感觉到枯燥他们就会出现敷衍的态度。反思之后,我觉得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学习中文的动力。于是,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竞争机制,以激励学生学习中文,逐步培养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将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并冠以响亮的名称,以中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为小组命名。如长江组、黄河组、黄山组、华山组、长城组等等。

第二,每堂课上把表现优秀的学生记录下来,如读书发言声音洪亮的,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跟着老师进行语言操练的,认真完成作业的,课堂表现有进步的……每次记一分。

第三,两周评比一次,评出“中文课堂之星”。前三名每人奖励学习成绩三分,四五六名每人奖励学习成绩二分,七八九名每人奖励学习成绩一分。计入中文课的总成绩。

采取这一做法后,学生学习中文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有了明显的好转。看到学生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也增强了中文教学的信心,觉得中文教学这项挑战性工作有意思。不久,也有英文老师采用这一着。

中文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汉语》教材,还有数学、音乐,这是我们外派教师没有料到的。既然学校有这样的要求,我们还是尽力按要求去做吧。数学课没教材,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有数学课的,是英文老师教。教数学之前,觉得让我们教数学是多余的,没必要。上了数学课之后,觉得很有意思。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学生习惯了用英语思考数学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让学生能用汉语思考数学问题,表达交流数学问题。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知道数学课教什么怎么教了。首先教会学生用汉语数数,表达数字,再明白运算符号:加、减、乘、除的汉语表达。学生的汉语数学思维能力不也是实际生活中必需的吗?中文的实际运用中,汉语的数学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现的时空何常不是广阔的呢?中文课堂的音乐课也没教材,学生也有专业的英文音乐老师。而我们不是音乐专业的,上音乐课就有点意思了。不能教乐理知识,就教学生唱中文歌曲吧。如《我的中国心》、《龙的传人》等。还有古诗新唱《静夜思》、《游子吟》等。唱中文歌曲,不仅提高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也是进行中文听说能力训练的很好途径。通过学唱中文歌曲,学生不仅学习了中文,也了解了中华文化。这里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是培养学生的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把中文作为语言工具的实际生活的需要。

还有有意思的就是对学生的考评。一学年分四个学段,四次定期考试。定期考试要从华文、作文(中学)或数学(小学)、拼音、写字、说话、音乐、品德行为等七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评。品德行为是每个月评定一次,算出几次的平均数作为这次定期考试的成绩。其他的每个方面定期考试的成绩的百分之四十加上平时考试的平均数的百分之六十就是这次定期考试的成绩。再将华文、作文(中学)或数学(小学)、拼音、写字、说话这五个方面成绩的平均数作为学生本次定期考试的中文成绩,音乐、品德行为是根据分数给出甲、乙、丙、丁,分等级评定。学年结束时,根据四次定期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来评定金牌、银牌、铜牌学生。这样的考评方式重视学习的结果,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更加重视平时每节课的学习。几乎是每节课都有考评,有教就有考,有考就有学。所以学生每节课都不敢怠慢,都要认真学习。真是“考、考、考,学习的法宝;分、分、分,学习的命根”啊!考试的分数是激励学生学习中文的有效之动力。学生就是在一次次的考试中体验到中文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考评方式端正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纠正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着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渐渐地乐于学习中文,喜欢上中文知识,从而传承着中华文化。

海外的中文教学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值得探讨。

猜你喜欢
定期数学课汉语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有趣的数学课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