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4-06-23 16:28华新宇袁科理刘永涛王晓兰陈旭东刘红敏陈世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胚胎学组织学实验课

华新宇 袁科理 刘永涛 王晓兰 陈旭东 刘红敏 陈世丰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胚教研室,漯河462000)

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华新宇 袁科理 刘永涛 王晓兰 陈旭东 刘红敏 陈世丰

(河南省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胚教研室,漯河462000)

利用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不仅有效地缓解教学资源的不足,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学习成绩也优于单纯的传统教学方法。

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实验教学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微观形态学科,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加强实验课教学,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人数与有限的高校教学资源特别是实验教学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寻求实验教学新的补充途径是缓解实验教学资源紧张,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我们尝试将网络虚拟实验室应用到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选取三年制专科临床专业的2012级1~6班的学生,随机设1~4班为试验组,5~6班为对照组,人数分别为714人和382人。两组在入学成绩、性别比例、文理科比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授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时数等方面也完全一致。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两组的理论教学方法完全一致,都采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实验教学方法如下。

1.2.1.1 对照组在传统实验室采用传统教学方法:①教师示教;②下发显微镜和组织切片,独立观察;③学生完成纸质实验报告并上交任课教师;④教师批改实验报告。

1.2.1.2 试验组除了前2次实验课采用传统实验教学外,其余6次在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采用局域网虚拟实验教学。①教师在教师端向学生进行示教;②学生在学生端利用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独立观察;③学生在客户端完成电子实验报告并上传提交给教师端;④教师在教师端批改实验报告。

1.2.2 测评方法在学期末,对两个班进行实践技能、理论的考核并对两个班进行实验课满意度调查。实践技能采用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进行测评[1],具体如下:考试前准备好无标号的组织玻片30种,在考试时让学生任意抽取10张,利用Motic显微数码互动系统辨认、照相、保存,并对保存图像标注组织名称及两种特征性微细结构,10张汇总后打包上传给教师的主控电脑。每张分值3分,共计30分。理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分为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论述,共计70分,试卷题量一样、难易度相当。满意度调查设满意、基本满意、不知道和不满意等4个等级。

1.2.3 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统计计算均通过SPSS13.0软件完成。

2 结果

2.1 两组实践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班实践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比较表

表1 两班实践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比较表

组别n 实践技能成绩理论成绩试验组714 27.01±3.21 64.04±5.11对照组382 25.52±4.93 58.38±7.98 t 5.3331 12.5538 P<0.05<0.05

2.2 两组实验课满意度调查共收上来1015张有效问卷

结果见表2。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经卡方检验,χ2=11.9443,P<0.01。

表2 两组实验课满意度调查结果[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实践技能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班(P<0.05),可以推断利用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教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技能试卷对比分析发现,试验组的学生对比较难辨识组织结构如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胸腺、肾上腺、垂体、肾或在普通切片上不易找到的组织结构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睾丸支持细胞等掌握较好,失分率较对照组低,其原因主要是虚拟切片质量较高,组织结构比较清晰和典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试卷对比分析发现试验组的理论试卷的名词、简答和论述题等主观题比对照组得分高,其原因可能是实施组织学虚拟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对组织胚胎学的兴趣,不断促进学生对组织结构的深入理解,在书写主观题答案的时候描述相对较全面和细致。实验课满意度调查结果也能反映出虚拟实验教学的确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网络虚拟实验室最早是由William Wulf教授在1989年提出的[2],其内容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将虚拟仪器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采集、分析,远程操作的一个系统。它本质上是一个无墙实验室,操作者将不受时空限制,能随时随地进行虚拟实验操作,共享仪器设备、数据和计算机资源,并且不同的操作者可以进行分工协作或得到远程指导等。网络虚拟实验室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节省开支,在内容上能为学生提供更深、更广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学课时的限制,突破时空限制。我校的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是依据刘荣志主编的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为蓝本,依托校园网建立起来的,基本框架包括虚拟组织切片、网上自测、BBS交流、网络组织学资源、组织学技术等板块,其中虚拟组织切片板块是本网络虚拟实验室的主体部分,这个板块主界面由操作菜单、导航菜单、浏览窗口、文字说明窗口等部分组成,网上自测板块包括实验自测和理论自测两部分,旨在帮助同学们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网络组织学资源板块包括组织学课程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教学录像、自测题库以及链接国内外知名的组织学网站,旨在提供优秀专业资源,指导学生更好掌握本门课程。组织学技术板块介绍了一般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常见组织学技术,供有兴趣的同学学习。

我校的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组胚课程成绩,激发了学习积极性,还有很多其他特点:①本实验系统挂靠在校园网上,不仅可以在实验室局域网访问学习,也可以在学校电子阅览室甚至宿舍访问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部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②介绍了很多组织胚胎学实验技术并且链接了很多国内外著名组胚相关网站,扩大了学生视野;③具有开放性,本实验系统里的虚拟切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将更好更多的切片通过我校的全自动扫描显微镜扫描进入虚拟切片库,对虚拟切片不断扩容和升级;④不需要实际的显微镜和切片,不仅降低了实验成本,而且管理和维护比传统实验室简单。

尽管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有上述很多优点,但是还有很多不足。①只能在校内登录,限制了使用范围;②网络虚拟技术毕竟只是模拟现实,不能完全替代实际操作[3]。因此,组织学网络虚拟实验室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实验方式。我们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不断完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目标。

[1]陈旭东,华新宇.组织胚胎学2种考试方式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相关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5):42-43.

[2]Kouzes,R.T,J.D.Mxers,W.A.Wulf.Doing Science of the Internet[J].IEEE Computers,1996,29(8):40-46.

[3]刘爱东,王箐,田琳,等.虚拟实验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88-90.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2.048

:1672-2779(2014)-02-0074-02

��张文娟 本文校对:孔秀敏

2013-09-26)

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No:wjlx11017]

猜你喜欢
胚胎学组织学实验课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呼吸道感染牛分枝杆菌对肝脏和肠道影响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图版
胚胎组织学切片在人体组胚教学方法作用的初步探讨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在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在轻中度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