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苯酚行业现状及营销应对分析

2014-06-23 13:54王海燕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聚碳酸酯酚醛树脂双酚

王海燕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200050)

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

国内苯酚行业现状及营销应对分析

王海燕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上海200050)

基于2012—2014年苯酚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分析了国内苯酚行业现状,目前国内市场即将进入供应过剩时代,酚酮装置盈利空间缩水,企业维持在盈亏边缘,指出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国内苯酚行业应在加大与主流贸易商的合作、灵活定价、有针对性的开发下游用户以及开展来进料加工等方面做出积极应对,确保行业健康和快速发展。

苯酚 扩能 营销 竞争力 措施

近年来随着新增装置的投产,国内苯酚产能急剧扩张,预计2014年年底国内苯酚生产厂将有12家,总产能达到2 500 kt/a左右,使得国内市场自给率大幅提高,进口量逐渐萎缩,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也预示国内苯酚市场即将进入供应过剩时代,装置盈利空间大幅缩水。下游双酚A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苯酚需求增长的强劲动力,双酚A与酚酮产业链一体化将成为主流趋势。国内生产商只有在营销、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做出积极应对,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身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 苯酚市场供需现状及发展态势

1.1 供需现状

2005年国内有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燕山分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包头明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等5家苯酚生产商,总产能520 kt/a;2005—2011年国内苯酚产能增长较平缓,新增3套装置,合计产能750 kt/a;2012—2014年苯酚行业进入扩能高峰期,产能急速扩张,年均增长率近50%。截止2014年年底苯酚生产商增加到12家,苯酚总产能2 495 kt/a。

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逐渐减少,市场需求回暖,国内苯酚进口量大幅增加,自给率降至51%;2010年4月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开车,国内产量增加,进口量也保持高位,2010—2011年需求增长率达20%。虽然实友化工(扬州)有限公司和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在2012年投产,但供需瓶颈凸显,部分进口量被国产资源代替,市场需求增长放缓;2013—2014年新建、扩能装置的相继投产,导致进口量继续萎缩,自给率提升至88%,表观消费量将增加至2 150 kt左右(见表1)。

表1 2005—2014年苯酚市场供需情况

1.2 装置毛利情况

目前国内苯酚生产的工艺方法主要是采用异丙苯法(包头明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14 kt/a的酚酮装置采用苯磺化法,因为产量低、成本高和环境污染严重,已于2009年停产)。原料纯苯和丙烯合成中间产物异丙苯,异丙苯经空气或氧气氧化生产过氧化氢异丙基苯,经提浓后分解生成苯酚和丙酮的混合物,其中生产1 t苯酚联产0.6 t丙酮[1]。毛利仅考虑物料平衡方面的成本,未计入水、电、气和人工等方面的费用,装置毛利情况见表2。

表2 装置毛利年度变化情况 美元/t

近10年来苯酚和丙酮市场跌宕起伏,酚酮装置的毛利波动也较大,考虑生产成本及合理的利润空间,毛利应在250美元/t以上。2007年苯酚市场处于上涨通道,装置盈利可观,平均可达621美元/t,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酚酮价格快速回落,装置盈利在2009年1月达到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消散,大宗化工产品市场回暖,酚酮价格持续上扬,装置盈利水平回升,并于2009年年底开始进入将近23个月的高利润时期。2011年下半年酚酮价格开始回落,原料纯苯和丙烯价格高位运行,酚酮装置盈利空间相对于以前大幅缩水,企业维持在盈亏边缘。

1.3 发展态势

随着供需格局的变化,酚酮装置的高暴利时代结束,在苯酚急剧扩能的同时,下游企业大多调整产业结构,转向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如双酚A行业,延伸产业链,酚酮-双酚A-聚碳酸酯一条产业链生产,以寻求最大利润,规避风险,2014年双酚A新增产能都是酚酮装置的配套下游。上海中石化三井化工有限公司新增400 kt/a酚酮装置,为原有的120 kt/a双酚A装置提供原料;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480 kt/a酚酮装置,原配套135 kt/a双酚A和100 kt/a聚碳酸酯,2014年7月将扩能到270 kt/a双酚A;台湾化学纤维公司(宁波)480 kt/a酚酮装置,预计2014年8月投产,下游同步配套150 kt/a双酚A和100 kt/a聚碳酸酯;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350 kt/a酚酮装置2012年投产,下游配套120 kt/a双酚A和 60 kt/a聚碳酸酯,预计2015年投产。

2 下游行业及竞争力分析

2.1 酚醛树脂

随着苯酚产能快速扩张和下游双酚A的扩能,苯酚的下游消费分布发生微妙的变化,酚醛树脂消费比例下降。酚醛树脂主要应用于模塑料、铸造、耐火材料、摩擦材料、磨料磨具、油田助剂、轮胎橡胶、电工电子材料、酚醛泡沫、木材粘结、复合材料、油墨、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2]。同时,随着国内钢铁工业、汽车交通工业、机械制造业飞速发展,酚醛树脂的需求在耐火材料、摩擦材料、铸造造型材料领域保持较高的增长。

近年来政府强化建筑防火等级的法规带来保温材料和复合材料的迅速发展,使得酚醛玻璃棉和岩棉变得紧俏。酚醛泡沫保温材料及其衍生的复合材料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部分复合材料的不饱和树脂因不能满足防火要求将被酚醛树脂取代,但目前由于原料苯酚在其中所占比重较小,近期对苯酚的需求推动作用有限,中长期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由于酚醛树脂工艺简单,生产设备投资较少,造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结构品种单一,市场灵活性差,中小型企业甚至家庭作坊式企业众多。国内大型酚醛树脂企业只有一家,即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能力达150 kt/a,其余都是中、小企业,装备小、技术相对落后,在品牌、研发、技术、环保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仍有较大的差距。随着酚醛树脂行业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环保方面的限制(含酚污水的处理),许多小企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局面,这也使得国内酚醛树脂行业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2.2 双酚A

双酚A是苯酚消费的第二大的行业,也是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随着2012年中国石化三菱化学150 kt/a双酚A和2013年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135 kt/a双酚A投产,国内总产能达到720 kt/a,连续两年的增长率在30%以上。后续两年间长春化工(江苏)有限公司和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扩能计划,实友化工(扬州)有限公司、台湾化学纤维公司(宁波)和利华益维远化工有限公司有装置新建计划,预计到2015年双酚A总产能将近1 545 kt/a。双酚A行业将成为苯酚需求增长的强劲动力,而双酚A与酚酮产业链一体化也将成为主流趋势。

双酚A下游主要是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行业,其中环氧树脂占双酚A消费量的70%,聚碳酸酯占28%左右。双酚A行业盈利能力一般,但它的下游聚碳酸酯及环氧树脂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如果企业是上下游配套,它的盈利能力将通过它的下游体现。中国是环氧树脂生产与消费大国,且该行业长期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鉴于后期扩能项目仍较多,其终端传统及新兴行业跟进不足,预计未来整个行业开工率呈稳中下行态势,对双酚A的需求增长速度趋缓。同时,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环氧树脂行业价格竞争加剧,对原料成本的承受力将下降。

目前我国聚碳酸酯生产厂家较少,对进口货源依存度较高。近几年随着国内建筑、汽车和光学媒体等行业快速发展,聚碳酸酯需求持续增加,拜耳、帝人等跨国公司陆续在中国投资兴建聚碳酸酯项目,抢占市场。聚碳酸酯属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材料项目,是国家产业化政策扶持的重点,未来5年仍将保持快速增加。目前国内聚碳酸酯产能为495 kt/a,预计到2015年有望扩能至1 270 kt/a,将成为推动双酚A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2.3 医药和农药中间体

医药和农药中间体,包括水杨酸、2.4D酸、对氯苯酚、邻苯二酚、二苯醚等,其中多数的盈利能力较强,产品出口较多,但是由于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污染较大,随着国内尤其在华东地区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只有加大环保投资和污染治理力度的企业才有生存空间。

水杨酸又称邻羟基苯甲酸,其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橡胶等诸多行业。苯酚生产2.4D酸、对氯苯酚、邻苯二酚、二苯醚等农药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里的除草剂、杀虫剂等。华东地区在该领域里的需求约占国内需求的40%左右,江苏省是我国主要生产基地之一。

2.4 染料、抗氧剂

苯酚还可应用于染料行业中分散体染料的生产,该类染料具有着色度好、颜色鲜艳、成本低的特点,但含有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其在中低端皮革加工和低档纺织品染整中被大量使用。近年我国加强了环保和卫生方面的管理,加大对长江、太湖和钱塘江流域的整治力度,颁布对联苯胺染料的使用禁令,部分企业已缩减规模,或更改配方生产其他染料,或考虑搬迁,因此苯酚在染料行业中的使用量正逐年递减。

苯酚在抗氧剂行业中用于生产多元受阻酚抗氧剂,它与大多数聚合物相溶性好,是聚丙烯树脂优良的抗氧剂,也可用于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酰胺以及各种合成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中,还可用来防止油脂和涂料的热氧老化。由于在抗氧剂的成本中苯酚占到45%,因此苯酚价位的高低严重影响抗氧剂行业的利润空间,同时环保方面的限制也日趋严格(含酚污水处理),下游企业纷纷更改配方,抗氧剂行业的使用量也逐渐萎缩。

3 应对措施

随着新增装置陆续在2014年投产,苯酚市场即将进入供应过剩时代,国产和进口资源以及国内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

(1)随着苯酚进口量的逐渐萎缩,国内生产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已经从进口商转换到与国内生产企业之间。在资源井喷式增长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贸易商的销售渠道,加大与主流进口贸易商的合作,扶持和培养地区中间商,通过中间商来稳定下游小散客户,扩大业务量。

(2)为确保新增资源顺利投放市场,以及上游装置的安稳运行,国内生产企业的定价可以更灵活,在价格策略上以合约定价为主,现货价为辅,对优质客户在价格政策上区别对待。

(3)华东区域多数下游企业规模偏小,资金周转压力较大,承兑支付成为其不得不做的选择。国内生产企业可以重点开发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企业,并在货款支付方式上尽量做到灵活变通。

(4)目前近六成的来进料加工由进口商操作,国内生产商也可借鉴开展来进料加工业务,进口原料纯苯或丙烯,加工成苯酚后提供给下游企业,然后将终端产品出口。一是可以保障企业的整体开工率;二是变相顶替部分进口资源;三是来进料加工和内贸相结合,优势互补,争取更多的下游用户。

(5)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以及国内主要生产企业在国内苯酚领域的主导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国际间酚酮生产企业的接触,加强行业间的沟通交流,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及时调整国内企业的开工负荷,最大程度稳定国内市场。

(6)依托国内生产企业的技术优势,指导下游企业开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坚持稳定供应、优质服务。苯酚法制环己酮生产安全,产品品质优良,国外20%左右的环己酮制备采用苯酚法,国内因苯酚价格高、资源有限全部是采用苯为原料制环己酮的工艺路线。随着苯酚供应的增加,价格回落,苯酚法制环己酮将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3]。

4 结语

(1)国内苯酚供大于需的格局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进口与国内资源、国内生产商间的竞争仍将延续和激烈。

(2)国内苯酚生产企业间的良好合作是基础,各企业通过适当降低生产负荷,使供需矛盾降至最低,避免引起恶性竞争,损害上下游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3)各苯酚生产企业应当根据市场和自身的状况,合理制订生产计划,同时在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挖潜、优化,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1] 王永健.异丙苯法苯酚丙酮清洁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

[2] 胡平,刘锦霞,张鸿雁,等.酚醛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进展[J].热固性树脂,2006(1):36-41.

[3] 王鸿静.苯酚液相原位加氢制备环己酮[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Analysis on Current Status of Domestic Phenol Industry and Countermeasures in Marketing

Wang Haiyan
(SINOPEC Chemcial Commercial Holding Company Limitd East China Company,Shanghai200050)

As the newly added production capacity of phenol released intensively during 2012 to 2014,domestic phenol market is about to oversupply.The profitability of phenol acetone unit is shrinking and enterprises are struggling in the edge of the profit and loss.Under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of the industry,domestic phenol suppliers were proposed to take active actions in expanding cooperation with mainstream traders,adopting flexible pricing mechanism,targeted developing downstream users and processing materials from customers,so as to ensur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phenol,capacity expansion,marketing,competitiveness,measures

1674-1099 (2014)04-0059-04

TQ243.12

A

2014-05-25。

王海燕,女,1978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外贸运输专业,经济师,现在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从事市场信息和客户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聚碳酸酯酚醛树脂双酚
食品用塑料包装中双酚F和双酚S迁移规律的分析
酚醛树脂改性脱硫石膏的力学性能
双酚A型氰酸酯泡沫塑料的制备与性能
聚甲基亚膦酸双酚A酯阻燃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氮-磷-硫膨胀型阻燃剂在聚碳酸酯中的应用研究
芳香族聚碳酸酯的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聚碳酸酯在高注射速度下成型超薄导光板的仿真试验分析
酚醛树脂/镀银碳纤维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加成固化型烯丙基线形酚醛树脂研究
酚醛树脂/混酸处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