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下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4-06-26 10:49熊伟李梅于丹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熊伟 李梅 于丹

摘 要: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黑龙江省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煤电化联合发展的全面实施,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建设成为以煤电化为主导,相关产业配套协调,煤电资源综合利用,区域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良好发展的战略措施。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东部煤电化建设发展的特点,才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提出两种新的培育人才模式,一是让学校与企业结合培育人才,二是让学校与社会接轨联合培育新型人才。

关键词: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战略;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4-0118-02

一、黑龙江省新经济发展战略简析

煤电作为黑龙江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自然就成为了自黑龙江省政府成立以来十分关注的问题。黑龙江省的煤矿资源丰富,品味优良,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一直是地方乃至中央都密切关注的问题。煤作为黑金,是中国重型机械生成的重要基础。2007年国家正式发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此后一年,黑龙江省政府就提出了建设“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建设支持政策”。并以此为纲领,认真规划了煤电化工厂的销售业绩与生产能力。预计在2014年,黑龙江省东部六市能够达到年煤产量9 000万吨,到2020年能达到1亿吨。如此高的煤炭产量,不能仅靠计划与规划就实现,一方面要提高开采与生产技术,另一方面更是要培养相关人才,以此为契机,将人才发展与经济建设连接起来。做到“严以治学,学以致用”。

黑龙江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过太多次改革,从最初国企改革、到后来21世纪初的老工业基地振兴、非公经济发展到现在的新经济改革等重大改革。从发展与GDP增长方面来说,这些改革都是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的,但由于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人才资源的流失等多种原因,导致很多次都与改革良机失之交臂,并没有真正利用好这些政策机遇,从而拉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以,从现实角度出发,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想要认真落实每一项新政策,除了对于新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培育和不流失也应该成为探讨的重点。

二、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改革后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

首先,黑龙江省属于东北地区,从地理环境上来说,比不上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宜人,但是由于煤炭资源丰富,还在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我国的工业基地蓬勃发展。但是,由于老工艺的生产流程已经不符合当今新产业的发展,GDP的提升大量破坏了环境,导致了人才外流较为严重,也使得东北很多城市与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受到限制,更进一步僵化了思想而导致人才创新上的滞后。其次,从人才市场上来看,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高等级教育学府资源比较稀少。从数据上来看,拥有本科院校14所,本科学院13所,高职院校45所,一个省的高等级教育机构加起来还不到北京市一个市的高等学府的一半。当然从发展上来说,这个数据已经好于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如果说从数量上不能赶超发达地区,那么至少要从质量上做到保障。但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却不容乐观。制约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大批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目前,一些企业中的一部分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偏低;还有一部分人员并没有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缺乏专业的理论基础。

其次,黑龙江省对人才的需求与市场的培育存在差异,有很多岗位需要却都招收不到高学历、有技术的人才,主要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办公室文秘管理人员、财会专业、会外语的商务营销专业、技工学校毕业生。

再次,用人单位与就业大学生“两头凉”的状况。黑龙江省煤电化基地缺少专业技术人才,虽有用人愿望,但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却取排斥态度,不愿招收刚毕业的大学生。而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就业困难,却也不愿意到非公企业去工作,双方形成了隔岸互望“两头凉”的尴尬状况。

三、黑龙江省新经济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展望

构建何种教育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所以,良好的教育模式不仅仅对培养人才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于如何将人才留在当地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此,提出两种培养教育人才的模式。第一种是将教育与市场相结合,特别是煤电化工业,做到能够一对一教学,教出来的学生能够直接顶岗上位。第二种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将人才和当前市场需求相结合,形成教学市场一条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下面就来探讨一下这两种模式。

(一)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模式

想要在黑龙江省大型推广煤电化产业的政策下改变目前人才培育的现状,就需要走科技振兴之路,这样才能够在更高层次上推动黑龙江省工业的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地方院校历来是为黑龙江省本地工业发展培养人才的摇篮,其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与黑龙江省地方企业对科技的需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当地的工业振兴进行服务。特别是当前的煤电化联合发展战略,更需要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层做好链接,而人才就是这个产业上下链接的关键所在。所以,提出以下3种学校与企业融合方式。

1.以企业为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培养管理类以及实用技能型人才

黑龙江省此次进行煤电化联合合作,目的就在于想将落后的煤炭工业与蓬勃发展的发电工艺相融合,避免只是对外输出简单的原材料。为此,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煤电结合的课程,让学生不仅仅知道煤的采集与品位鉴定等问题,更应该注重煤产电的转化过程,让学生自主进行煤电转化课题研讨,到各大改革厂房进行考察,从实际出发,懂得整套工艺技术。只有懂得所有生产流程,才能培育出优秀而又实用的管理人才。这一点单靠在教学时实用教材讲解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和企业进行沟通。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管理人才。

2.校企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培养专业技术类人才

学校具有人才和科研优势,企业具有设备和技术优势,校企合作进行科研开发,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学校专业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具有双旅的效果。学校和企业在科研开发时,一方面,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实习岗位,解决了做科研没饭吃的难题;另一方面,一步帮助企业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避免被国外企业与技术人员垄断该行业的不良后果。至此,学生通过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使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尽快成长为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类人才。endprint

3.校企联合办学,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

在传统的办学体制下,学校几乎包办了对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企业只在某些时候起辅助作用,这就极易导致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从而造成了学生就业难,企业求才难的尴尬局面。如果能够进行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签订定向协议,将培育的人才直接输送到用工单位,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收不到人才这一难题。

(二)教育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

由于黑龙江省内的大多地方院校所培育的人才都是出于为振兴当地企业所实施的教育模式,那么这种模式就必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市场,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的特点而构建的教育与市场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才为地方服务

最近,黑龙江省地方院校应以“建设黑龙江省自己的人才队伍为己任”,在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学生工作中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牢固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地方”的自身发展目标,促进人才为地方服务。这一政策的实行,无疑不是一则好消息,只有从根本上能够满足人才的生活与事业追求,才能更好地网罗人才,让黑龙江省所培育出的人才为当地服务,成为煤电化联合生产的生力军。

2.进行专业改革,设置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

保证人才的同时,以煤电化为契机,将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专业也抓起来,不仅仅要培养高精尖人才,更要培养出市场化的销售与管理型人才。这样不仅能够使煤电化行业的企业发展起来,更能将周边产业一起带动,形成完整规模的产业链。将开采-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多项产业联系起来,成为大规模集成化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能稳固人才,提高人才的利用率。

3.加大选修、辅修课程的设置,增强人才的专业适应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依然是高层次的专业性教育,而当今社会正向高度综合化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通才教育是当代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为了使得煤电化发展能够更加深入完整,仅靠专业人才和复合人才还远远不够。所以在学校开展课程的同时,必须加强辅修与选修的课程面,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通才。不仅专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加快了自己对社会和周边环境的了解与认识,真正从课本中走出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黑龙江省围绕五大“国家战略”谋取改革发展红利[N].新华社,2013-12-25(1).

[2] 朱越,张昕.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产业结构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6):123-125.

[3] 吕诗.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基地发展产业集群模式探索[J].经济研究,2010,(5):103-106.

[责任编辑 仲 琪]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