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来袭

2014-07-08 04:59周羽
少年文艺 2014年7期
关键词:希希洋洋小姨

周羽

1

个平常的双休日,老妈加班去了,我和老爸在书房各自学习。奶奶拿着报纸从客厅进来,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喜悦。

“看,你们有机会生二胎了,政策出来了,一方是独生子女也可以要第二胎!”她指着报纸说。

老爸接过报纸,迅速地浏览了奶奶指的那则新闻,淡淡地说:“嗨,如今养个孩子成本多高呀,我们是没精力的。”

“什么成本高?各有各的养法。”奶奶反驳说,“楼下开面馆的小两口生了一串,我看养的也蛮好。你们现在还年轻,能生就再……”

“行了,妈,”老爸打断奶奶的话,“这事以后再说,我和丫丫正学习呢,您别打搅我们,啊?”

“好好好,学习要紧,学习是大事。”奶奶喜滋滋地走出书房带上门。

奶奶的脸上阳光灿烂,我的心里却是愁云惨淡——我讨厌有个弟弟或妹妹!

2

我有个云云表姐,比我大三岁,是奶奶的侄孙女。听老爸说,她从一岁多起,每年的夏天、冬天就被奶奶从农村接到我们家消暑避寒。

我很喜欢云云姐姐,因为从我记事起,她每到寒暑假就会过来陪我玩儿。

到我8岁那年冬天,我记得快期末考试了,奶奶喜滋滋地说,云云姐姐有了个小弟弟了!那时,我还没意识到她家多个小弟弟意味着什么。

寒假都开始一个星期了,她怎么还没来我家呢?我去问奶奶,奶奶说:“她不能来,她要在家帮忙带弟弟呀!”

啊?有了弟弟就不陪我玩了?我的心里酸酸的——都是因为多出了那个小屁孩儿!

小屁孩儿满月那天,奶奶带着我们全家去贺喜。我本不想去,我对他才没有兴趣呢,但我想云云姐姐了,最后还是去了。

她家到了不少亲戚,都围着摇篮看睡在里面的小屁孩,评论他的眼睛像谁,鼻子像谁……切,有什么好看的?不像他爸就像他妈呗,否则不就是垃圾堆里扒出来的了!

云云姐姐正和她奶奶忙着晾晒小屁孩的衣服、尿布,屋外的铁丝上挂得跟万国旗似的。

“你去我屋里等我,外面风大,我晾完东西就来!”云云姐姐对我说。

她对我还是和从前一样亲热,我放心了。

我坐在她的房间等她,过了一会儿,她搓着红通通的手进来了。

“云云姐姐,你的手都冻红了。”我心疼地说。

“嗯,没事。”她用嘴对着双手呵气,说,“你冷吧?我去灌个热水袋来。”

她出去了,再进房间时抱了个热水袋。

“喏,给你焐手。”她把热水袋递给我。

“你焐,我不冷,我一直戴着手套。”我把热水袋推给她。

“那,一起焐。”她说。

于是她用双手托着热水袋,我用双手盖着热水袋,两人一起焐着。

“云云姐姐,你愿意要小……小弟弟?”我本想说“小屁孩儿”的,临时改口了。

“他们要生呀,我能怎么办。”她说,“我们农村,头胎是丫头的允许生第二胎,不像你们城里……你是不用担心的。”

她说完,盯着手里的热水袋发呆,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一会儿,她幽幽地说:“前天是我生日,家里没一个人记得,都在忙弟弟做满月的事,唉。”

听了这话我的心里更替她难受了,“所以,你没收到礼物也没有生日蛋糕?”

“不,我们农村不兴那些,就是早晨吃碗长寿面。我以前过生日就有长寿面吃,但这次他们都忘了,到今天都没人记起我的生日已经过了。”

啊?早知道我就该带份礼物来送给她的。可怜的云云姐姐!

中午吃饭时,大家围坐着边吃边闲聊,不知谁说:“云云,这下你就不值钱了,多了个弟弟哟!”

“是呀,有个弟弟你就掉价了。”

“不要紧,你还是划得来,你享了11年的福呢,别人家都是丫头一满5岁就赶快要第二个了。”

“像她这么大更好帮着带小的呀。”

……

如果我是云云姐姐,我肯定会哭着逃离饭桌,但她没有,她面无表情地夹菜,就像没有听到耳边的话一样。

“云云,别听她们的,”我奶奶笑着拍拍云云姐姐的肩安慰她,“这些奶奶、姑伯们都在逗你玩,不会那样的。”

“我晓得。”云云姐姐笑了笑回答。我觉得她的笑容很勉强。

后来,我和云云姐姐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偶尔逢年过节能见见,但她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在我家长住了。

后来我听说,云云姐姐的成绩不断下滑,亲戚们谈论此事时轻描淡写地说:“唉,读不进去就算了吧,不如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还能帮家里减轻负担。”

可我分明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和云云姐姐去吃自助餐,云云姐姐跟我说:“将来我读了大学在城里找了工作,我一定再来这儿吃,还带你来。”

谁说她不想读书?她也想念大学呀!为什么她爸妈只抱怨她成绩不好却不找老师帮她补课呢?

奶奶说:“她家就靠她爸打工养活一家五口,吃饭都不容易,哪有钱找老师补课?”

“既然这样,干嘛还要再生个弟弟呢,多养个孩子不是更费钱吗?”我生气地说。

“你懂什么呀。有两个孩子当然比一个强。你看,你爸爸和姑姑有事就可以共同商量解决,你妈妈是独生子女,就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帮忙。”

奶奶的话并没让我服气:没有兄弟姐妹帮忙可以有朋友帮忙吧,多个孩子就一定帮得上忙吗?

现在我11岁了,正像云云姐姐当年添弟弟的那个年龄,天哪,我可不希望我像她那么悲催。

3

傍晚,妈妈下班回来,奶奶又说起了“可以生二胎”的消息。

“嗯,我们同事也在议论这事儿。看来,准备要二胎的越来越多了。”妈妈说,“丫,如果有机会,你愿意要个弟弟还是妹妹?”妈妈笑着问我。

“都不要!我讨厌要弟弟或妹妹!”我生气地回答。

“为什么?”

“不为什么,就是不要!”

“是因为怕多个孩子分走你的爱?你如果有这种想法就太自私了。”妈妈说。

我的心里本来就因为这个消息堵得慌,现在妈妈这么一说,我更烦了:我觉得妈妈好像说中了我的心思,但我不觉得自己自私,难道不愿意要弟弟或妹妹就是自私吗?

“我不自私!你们才自私!”我一下就愤怒了,“你们为什么想要生二胎?是不是我越不情愿的事你们越是要做?做家长的怎么就非要跟孩子对着干呢!”我激动地嚷嚷。

妈妈看着我,垮下脸,很不高兴地说:“瞧你说话的态度,越来越没礼貌!你有什么资格嚷嚷?我们生不生二胎你没有发言权,因为既不要你出钱也不要你出力!我想要第二胎的最大原因就是:我没把你教育好!你现在才11岁脾气就大得不得了,和长辈顶嘴,喜欢狡辩,这都是我对你教育的失误,我愿意在第二个孩子身上得到改进!将来我们老了靠你靠不住还可以指望另一个孩子!”

妈妈的话我无力反驳,我的眼泪“唰”地流下来,我请求说:“不要,我不要……你就好好教育我,我改,我再不耍脾气不顶嘴了,可不可以……以后我一狡辩你就提醒我,我就改……我靠得住,我好好学习,你们老了我可以靠得住……”

老爸过来打圆场,说:“别听你妈的,她吓唬你呢,我们家养你都够费神了,哪还敢再要一个。”

我看着老爸,觉得他说得不够真诚;再看老妈,她气鼓鼓的样子好像真是要生二胎气我的架势,我更难过了。

“呜——呜——你,你肯定是骗我,你们,你们肯定想再要个小孩,呜——你们真讨厌。”我边哭边说。

我期待他们能在我的眼泪中向我保证,坚决不生二胎。

“这事不该你操心,快别哭了。”老爸企图敷衍我。

“不要!我不要!”他没向我保证,我哭得更厉害了。

“这孩子真是被惯坏了,尽钻牛角尖!”奶奶不高兴地说,“哭得人心烦!这是你管的事吗?这事用你操心吗?”

我生气地逃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大人都是一伙的,他们根本不理解我!

晚上,我偷偷把那份报纸拿进房间,将那则折磨人的新闻仔细阅读了一番,内容确实是“单独二胎”政策已确定放开。为什么不等妈妈50岁时政策再放开呀,那样她就不能再生二胎了,我的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

4

第二天到学校,我突然想起同学洋洋和希希都有弟弟,洋洋的弟弟比她小6岁,希希的弟弟比她小2岁,只是她们很少谈起他们罢了。我还是决定找机会向她俩探询一下。

课间大家玩到一起时,我挑起了话题,“你们说有弟弟或妹妹好吗?——不是表弟表妹,亲弟弟妹妹。”

洋洋撇撇嘴,“好什么好,大的什么事都得让着小的。爸妈忙时你还得负责照顾他,跟条尾巴似的。自从有了弟弟,我的压岁钱都减半了……”

“我就一直想要个弟弟或者妹妹,跟个活玩具似的,多有意思!”优优兴奋地插嘴道,“而且家里多个孩子,爸爸妈妈的注意力就会转移,我就自由多了。你看洋洋不就是先例嘛。”

洋洋点点头,“这是唯一的好处。”

因为洋洋的弟弟要学跆拳道和乒乓球,洋洋先前除了钢琴课、舞蹈课还有奥数、写作和英语课,她妈妈虽然不用上班,但一到双休开着车接送两个孩子进各个培训班还是应接不暇,于是,洋洋顺水推舟地停掉了舞蹈课,钢琴课也从每周三节减到了每周一节。

“我想,等我弟弟也开始补习英语和奥数时,没准我可以再减点什么课。”洋洋憧憬着说。

“你别想,”希希马上现身说法,“你没见我和我弟弟都在同一培训机构上语数外的课吗?”

确实,希希和她弟弟算是如影随形——平日在同一学校上课,休息日在同一培训机构补习,姐弟俩上学放学都是结伴而行,根本不用家长接送,每次我妈看了都感慨万千,“这两个孩子一起养多省心呀,独立性也强。”

“你觉得有弟弟好吗?”我问希希。

“还行吧。他很有男子汉气概,每天挤车时他都走我前面帮我开路。”希希自豪地说。

希希的弟弟是个大块头男孩儿,比他的同学高出大半个头,很壮实的样子,看着一点儿也不像三年级的小孩。

“我爸妈说了,”希希说,“越往后弟弟越可以保护我。洋洋,你别烦你弟弟,等他长大了就可以保护你了。”希希安慰洋洋。

“切,我等他保护我?算了,他不烦我就不错了,我还是自己保护自己吧。”洋洋不屑地说。

“我就不这么想。”优优继续强调她的心愿,“不论弟弟或妹妹我都愿意,我愿意陪玩,我愿意保护他(她),我觉得家里多个孩子我就不孤单了。”

“你母性泛滥吧。”洋洋笑说。

我们几个人笑作一团。

不管她们几个怎么看,反正我还是不愿意家里再多个孩子。

5

暑假前,妈妈就和姨妈、小姨们(妈妈的朋友我通通喊姨妈、小姨)商量好了:这次暑假旅游的地点是厦门。

我很兴奋,这几年暑假我们都约着一起旅游,我们几个孩子在一块儿玩得可好了,大家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说笑,甭提多热闹。

网上的旅游攻略打印出来了,酒店订好了,机票也订好了……我就盼着出发的日子快点到来。每次出游,我觉得出发前去超市买零食,在家收拾行李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候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离出发还有二十天时,外公被汽车挂倒在地,腰椎骨裂住院了!

我家忙成了一锅粥:妈妈请假在家买菜做饭送饭,外婆和护工在医院照看外公;妈妈怕外婆吃不消,隔一天就换外婆回来休息,她在医院顶替外婆,那么老爸就负责买菜做饭送饭。

我每天都去医院看外公,他躺在病床上动也不能动,很可怜。

隔壁病床也是个爷爷,有一天他的女儿和妈妈聊天时说:“唉,你太不容易了,每天就是你们一家人忙出忙进,多累呀。你看我家兄妹三人,三家人一起‘抬着做,轮流照顾老爷子,就轻松多了,可以换把手呀。”

老妈精疲力竭地点点头,“是的,现在觉得有个兄弟姐妹真好。”

“你说像她们再长大了,”阿姨指着我说,“像我们孩子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将来两口子要照顾至少四个老人,怎么办哟,工作忙,压力大,想着都着急。”

“唉,进养老院呗我们。”妈妈无奈地说。

“养老院?养老院有自己的子女照顾得仔细?唉,可惜我和我老公都不是独生子女,根本没机会再生一个,否则我肯定再要一个,这样我儿子多一个伴儿,将来他的负担也轻些……”

正说着,姨妈小姨来看外公了,妈妈连忙起身招呼她们,外公一个劲地说她们太客气了,这么热的天还往医院跑。

姨妈小姨陪外公聊了聊天,说了些安慰的话,又安慰了妈妈一番,就起身告辞。

妈妈送她们出去,说:“这次旅游我就不能去了,订的票……”

“啊?不去了?怎么不能去?外公几时出院?”我急了。

“丫丫,伤筋动骨一百天,即使你外公出院了还得躺家里休养,需要人照顾的。”姨妈替妈妈解释。

“可是,妈妈,去年暑假外婆住院我们也出去旅游了呀?”姨妈的女儿瑶瑶替我帮腔说。

“那是因为你的舅舅在帮忙照顾呀。你周小姨(瑶瑶管我妈叫周小姨)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帮忙的。”

“哦。”瑶瑶失望地看了看我,轻轻叹了口气。

“要不,丫丫,”小姨说,“你妈在家照顾外公,你跟我们去玩吧。”

“好哇,好哇。”瑶瑶欢呼说,“你妈不能去,你去!”

啊?妈妈不去,我自己跟着姨妈小姨去?不行,我不愿意。

我闷闷不乐地摇摇头,说:“算了,我不去了。”

6

送走了姨妈小姨她们,外公知道了此事,抱歉地说:“丫丫,都是我不好,害得你不能出去旅游了,都怪外公。”

我摇摇头说:“没事,外公,我明年再去。”

其实,我的心里很失望,我是多想像往年一样,和她们一起去呀,可是,今年不行了。我觉得心里酸酸的,有热热的液体直往眼眶冲,不行,千万不能哭,否则外公会难过的,他也不希望这样啊,我拼命把眼泪压回去。

我突然就想,将来我长大了,如果爸爸妈妈谁生病住院,我也得像妈妈一样里里外外地忙碌吧,也会忙得焦头烂额吧。如果我有孩子碰到和我类似的经历,她会不会也像我现在一样想:为什么我没有舅舅或小姨呢?如果有,他们就可以帮妈妈一把,也就帮了我一把呀……

我又想到了那个折磨我的消息,心里有一点点动摇了:如此看来,再生一个也未必是坏事?

算了,随他们吧,要再生就再生一个吧。

唉!

发稿/庄眉舒

猜你喜欢
希希洋洋小姨
小姨来我家
敞开怀抱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杨杨和希希
“等待”时机“问”出精彩
洋洋兔 编绘
女儿用生病挽留父爱
一鸣惊人
竭泽而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