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甸镇的棚膜致富之路

2014-07-10 06:09李志富
祖国 2014年5期
关键词:梨树县喇嘛瓜菜

李志富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的美誉。梨树县下辖的喇嘛甸镇是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镇区。位于市境西北部,西北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红色草原牧场毗连。 “喇嘛甸”,原称“喇嘛店”。清末,一蒙古族人于驿道旁开店,汉族人视蒙古族人为“喇嘛”,故名“喇嘛店”。

喇嘛甸镇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其与辽宁昌图县接壤,哈大高速公路、京哈铁路横贯其境,地方公路更是四通八达,独特的地理地貌使得这里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年年大丰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在干部的带领下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富裕路。

科技兴农 志在必得

棚膜经济是最近几年才在梨树县农村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喇嘛甸镇为了能让农民增加经济收入,启动了蔬菜棚膜推广计划。

起初,祖祖辈辈都靠种庄稼过活的农民听到“棚膜种植”都感到很陌生,不知道是怎样一回事,况且修建大棚前期至少需要6万元的投入,对于农民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村民们认为种玉米旱涝保收最保险,没人愿意去冒这个险。当时,全镇加在一起也没有几十座蔬菜大棚,零星的散户种植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辛辛苦苦种出的反季节蔬菜无法卖到高价,经济效益也微乎其微。

但是,2010年,刚刚上任的鹿雪峰镇长明白,只有思想走在前,农民致富才能有出路,科学富农必然成为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棚膜经济才是喇嘛甸镇科技富农的重要出路。

镇长趟出来的致富路

鹿雪峰调任喇嘛甸镇后,低调务实不摆架子,不搞政绩工程,把精力全放到了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这条主线上来。他先后多次考察梨树县梨树镇的棚膜先进村高家村的棚膜基地,又相继到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和梨树高等农民专科学校寻求专家的技术支持,经过多次尝试,逐步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喇嘛甸镇棚模蔬菜种植的路子。关键时期,把专家请进农村请进大棚进行现场指导,由农专的农艺师实地为村民讲解科学的蔬菜种植方法,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付出是会有回报的,鹿雪峰镇长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农民致富的视野,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位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为喇嘛甸镇的村民实实在在的趟出了一条科技富农的致富路。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

眼见着棚膜蔬菜越种越好,收益越来越高,其他的村民开始眼红起来。没钱扣大棚就直接找上门,鹿镇长亲自去信用社和农行跑贷款为种植户解决资金问题。在镇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站所干部都为棚膜种植广开绿灯,陆陆续续有王家园子村、柳树营村、高家村、梨树贝村、平岭村及喇嘛甸村等加入了种植蔬菜大棚的行列。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这是农村的一句家常话。眼下,干部的带头作用就立竿见影。喇嘛甸村三组组长张福臣本来是一个养鸡专业户,因为看到了蔬菜大鹏的商机,率先将两栋鸡舍改成了温室大棚,没想到当年效益明显,两个棚子的香瓜和豆角纯利润达到了四万多元。张福臣心头一热,一下子又增建了四个棚子。听说张福臣种大棚挣到大钱了,村民们都沸腾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二亩地居然能出这么多钱,都纷纷前来参观效仿,学习了解种植的方法和技术。如此一来,一阵阵棚膜致富的热潮在喇嘛甸镇滚滚袭来。

规模化经营 效益化管理

在镇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和各村村干部的带领下,棚膜经济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壮大,截止2012年底,喇嘛甸镇已经拥有棚膜数量达到3507个,总面积达350公顷,棚膜收入达到640多万元。在镇领导鹿雪峰的不断扶植下,棚膜数量还在不断的猛增中,2013又新增1016栋蔬菜大棚,全镇大棚总数达到4525栋,棚膜经济收入达到800多万元,经济效益比上一年增长了20%多。

为了使瓜菜在销售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鹿雪峰和镇村干部潜心研究,采用瓜菜反季节上市的策略,他一方面向国家申请资金补助,另一面乡镇自筹资金修建冷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先后在柳树营村修建冷库6座,梨树贝村和身染坊村修建储藏窖46个。秋季的青豆角只有四五毛钱一斤,经过速冻后在春节时销售可以达到七八元一斤,这一举动大大的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销售路线逐渐延长,瓜菜销量遍及东北三省,远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喇嘛甸镇的瓜果蔬菜以其口感好,绿色环保无污染而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

棚膜效益提振乡镇经济

现在的喇嘛甸镇已有9个行政村都在发展棚膜经济。大棚总数超过1100多栋,平岭村拥有温室大棚200多个,喇嘛甸村拥有温室大棚500多个,高家村拥有温室大棚900多个,还有申染坊、彭家村、牛家村的温室蔬菜大棚也在建设之中。

喇嘛甸镇大棚里种植的瓜菜品类丰富多样,除了原有的豆角、西红柿、香瓜、西瓜、葡萄等,又引进了白灵菇和食用菌的栽培技术,在原有基础上为了确保创收增收,实现利益最大化,他们还在喇嘛甸村和王家园子村新建了两个大型瓜菜交易市场,实现了收购、储藏、销售一体的一条龙服务。这样,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促进了蔬菜的产销链接,还明显的增加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为农民致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蔬菜棚膜的大面积种植,不仅促进了喇嘛甸镇镇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全镇仅此一项,每年转移劳动力在万人以上,增加实际收入达五千多万元。

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格局正在喇嘛甸镇蓬勃兴起,沉睡的大地焕发出春的盎然生机,老百姓摸着鼓鼓的腰包,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endprint

猜你喜欢
梨树县喇嘛瓜菜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译注(三)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喇嘛“斗法”考——兼论忽必烈及元皇室独尊藏传佛教的由来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铭记历史 爱我中华
我愿自己长大后是这样的
在禀赋优势与扬长避短上“合围”——海南热带瓜菜产业赢取市场竞争力的建议
海南瓜菜出岛质量检测站启动
保障产销一条龙才不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