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梦:建设美好的乡村

2014-07-10 06:11陈进吴子贤
祖国 2014年5期
关键词:河镇康复中心建设

陈进 吴子贤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干汊河镇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镇。明朝嘉靖年间,舒城县知县陈魁仕为除龙水河(今杭埠河)对县城造成的水害,把许家山咀凿掉,将河道取直,原河道被废而无水,成为一片黄砂滩,时人遂称为干砂河;至清朝雍正年间,知县蒋鹤鸣为解决县城用水难题,将废河疏通成龙水河叉河,故称干汊河,干汊河镇正由此而得名。

干汊河镇距县城约5公里,是通往万佛湖的第一门户。万佛湖是中国首批、安徽省首家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 ,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商贸繁荣。境内有三国名将周瑜练兵习武遗址周瑜城、摩旗墩;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七门堰”;有经国家地质矿产部鉴定为优质矿泉水的“柳抱泉”;干汊河镇也是“情报三杰”之一的胡底的故乡。

为了探访一位当地的优秀企业家,记者一行日前走访了干汊河镇。

寒门将才

优秀青年企业家黄周存出生在干汊河镇这方底蕴厚重的土地上。干汊河镇的山水无私地哺育了他,更赋予他以灵气,再加上淳朴乡风的弥久熏陶,造就了黄周存勇于进取和担当的品格。

第一次同黄周存先生见面,一番简短叙说后,记者就被他的真诚和质朴所打动,他让记者想到家乡成熟时的高粱,越是硕果累累越是低头站立。

黄周存告诉记者,他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时,父亲还在西藏服役,七年后,父亲光荣退伍,但是回到老家后并没有分配工作,家里其它的收入来源又很有限,所以家境困窘,黄周存家的困难当时在全村也是排在倒数位置的。

苦难的童年对于有志气的人来说,反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于那段贫穷的岁月,黄周存至今记忆犹新,但他不抱怨,反而更感谢岁月所赐予的磨练。正是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贫穷的帽子!

高中毕业后,黄周存一边进入当时的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现为安徽建筑大学)深造,一边跟华阳建筑工程公司合作,组建门窗厂。尽管一心要挂两头,但是黄周存凭着超强的自控力,做到了上学与经营两不误,不久,他也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说,现在讲讲容易,但当时仅为筹措组建门窗厂的款子,自己就费了不小的周折。

破釜沉舟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黄周存自豪地告诉记者,自1999年起,他挂靠华阳建筑公司从事工程建设,在当地的阙店乡、五显镇、新街承包商品房装修工程。2007年至2008年,他的公司开发了晓天镇步行街,建设被称为舒城第二招待所的晓天宾馆。2004年至2006年,黄周存在老家干汊河镇开发汉寿街。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在工程建设方面干得风生水起、意气风发之时, 2008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商品房价格下跌,再加上他的企业正在实现从门窗厂到承包工程的转型,正是需要钱的关键时候。但是由于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无法展开,甚至连家里的生活费都成了问题。黄周存说,当时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他不仅卖掉了自家的门面房,还把自家凡是有证的财产全都变现,他当时已经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那时,他的这一系列举动让家人和亲友都感到很不理解,但是现在回头看看黄周存觉得自己确实够疯狂的,他说就像打仗一样,当时自己真是“杀红了眼”。幸运的是,黄周存咬咬牙都挺了过去。

硕果累累

黄周存特地带记者到他投建的柏林乡的美好乡村——大墩村参观,他告诉记者,2009年,柏林乡政府决定建设新农村,但是苦于没有充足的资金。获悉这一情况后,对社会公益事业一向很看重的他毅然选择柏林乡大墩村作为自己奉献社会、参与美好乡村建设的一个点。他率领自己的团队积极建设大墩村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对村道、村部、村康复中心、幼儿园、小学等村里的公共建筑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黄周存告诉记者,这些建筑所有的资金都是他自己先给垫上的。一直到工程都竣工后,柏林乡政府才通过土地流转、向农发行贷款等方式发还了他垫付的建设款项。

如今的大墩村已经成为舒城县首批建设美好乡村的示范点之一,在实地采访中记者看到,黄周存建设的垃圾处理厂已投入使用,垃圾被收到处理厂后,经过压缩,再送到垃圾处理中心;所投建的污水处理厂,主要是进行雨水、污水分流,雨水灌地,污水待净化后,再流到稻田里作为灌溉用水。在大墩村随便转转,人们就会惊喜地发现,条条水泥路平坦宽阔,景观树点缀在道路两旁;一栋栋小别墅亭亭玉立于村庄间,别墅里客厅、卧室、书房设计与城里的没啥差别,有线电视、液化气等一应俱全,已经搬进去的村民说到居住环境都会高兴得合不拢嘴,喜悦之情跃然脸上。

黄周存所投建的村康复中心也已投入使用,康复中心相当于城里的社区卫生院,但与社区卫生院不同的是,康复中心还有健身和医疗功能;黄周存所投建的小学和幼儿园也已投入使用,孩子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每个孩子的脸上都绽放着幸福的笑容。

有口皆碑

大墩村村民的居住环境彻底改善了,日子过得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指数也大大提升,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人们眼睛一亮心头一热,大墩村也成为当地如何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好样板。看着这一切,记者赞许黄周存是广大村民的“有功之臣”,黄周存听了笑得更开心了……

谈到柏林民生工程的效益问题时,黄周存微笑地告诉记者,经济效益实在是不行,光学校与康复中心建设自己就亏了200多万元,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家,能为家乡美好乡村建设做点事情,却让他感到很欣慰,“看着现在的建设成果,觉得自己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心中没有任何不平衡的感觉。虽然在工程建设上是自己赔了些本,但也赚了不少的‘吆喝,自己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工程质量也是有口皆碑,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啊。”黄周存说

追逐梦想

黄周存还告诉记者,他的企业与皖西建安公司合作,参与了六安市淠河改造工程建设,并参与到毛坦厂中学的工程建设。目前,这些工程项目进展很好。同时,黄周存的企业发展之路还走出了家乡,现在他不仅在舒城有自己的事业,还在杭州与他人合伙开了一家公司,自己是股东之一。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问他对未来有什么打算,黄周存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要做的事情太多,但是再忙都不能忘记给自己‘充充电”。为此,他报考了远程教育。下一步,他还打算选择创办一个适合县情、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可造福一方百姓的新企业,“有机会我还想进军房地产业。”黄周存最后说。

我们祝黄周存的事业梦想都能尽快实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河镇康复中心建设
脑瘫儿童学前融合教育支援模式的构建和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丰收会
南昌市康复中心管理问题分析
高河镇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河镇的土地流转和农民分化
雨中祭竖河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