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宿舍文化建设为依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4-07-11 22:10张彦伶冀鹏飞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宿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张彦伶 冀鹏飞

摘 要:当前大学宿舍文化呈现出诸多新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高校应当深入学生宿舍生活;注重学生的民主和参与,构建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采取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加强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实现创新路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宿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285-02

一、大学宿舍文化的现状和特点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文化、新元素、新思想、新变化进入了民众的生活中,大学生作为当代最有活力同时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不可避免地成为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受众群体,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都毫不例外地体现在宿舍文化上。

(一)大学宿舍成员背景及观念的差异日趋增大

进入到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和大学生扩招政策的实施,大学生群体也逐渐复杂化和多样化。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在大学宿舍成员中,由于生长环境、所受教育等差异引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各种观念无法共融,难免会出现一些冲突和矛盾。当然,差异程度相对较小的观念会比较容易融合,但由于宿舍成员结构迥异,有些宿舍融合后的主流价值观并不一定是社会要求和倡导的正确价值观,这对宿舍成员的生活和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大学宿舍成员的民主精神和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当前中国的政治环境日益清明,民主化进程逐步提高,民主形式不断丰富,这些有利因素都导致了大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公平、民主平等的要求更为迫切,反映到宿舍生活,他们也希望能够采用民主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的管理方式,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想与宿舍成员以及老师和管理者们平等相处,共同参与宿舍建设和管理,维护宿舍的卫生、平等和和谐。对于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强制管理和制约教育,他们往往会有极高的逆反情绪。

(三)大学宿舍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增强

今天的大学校园早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象牙塔,大学生接触的社会人群和社会事务越来越广泛,新媒体的出现也使信息渠道更加畅通,高校环境空前复杂。而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最活跃、最外露的处所,各种思想、理念、观点、文化和社会思潮在这里汇集和撞击,各种动态在宿舍中可以得到全面的反映,大学宿舍成员会受到很多社会元素的影响。虽然还未真正走向社会,但他们已经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一代。

二、大学宿舍文化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首先,大学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增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中指出:“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文件还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面临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注重课堂教育却忽视对生活实践的指导。然而,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具有感染性和渗透性,在新媒介的帮助下,它的传播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广可想而知,大学宿舍属于学生的自我空间,学校很难完全掌握宿舍文化的具体变化,并运用有效的方式干预该文化的形成,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其次,大学宿舍思想政治教育效力较弱。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对大学宿舍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也逐步提高,政府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的“三进”要求,足见其重视程度;学校也采取了措施干预大学宿舍的文化建设;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建议,如采用导师制来引导大学宿舍文化、辅导员进驻宿舍参与学生宿舍生活。这些建议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也具有较好的实施效果。然而我们知道,要深入解决问题必须寻找根源、注重实际,随着学生扩招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人数与高校教师和管理者的人数差距有所加大,有的甚至出现一个辅导员负责好几百个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这就注定了有些学生的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的困难得不到教师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加之某些学生的性格内向和教师有距离感等原因,他们的问题并不会轻易在教师面前外露。

最后,大学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冲击。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当前,受到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环境变化的影响,加之腐败问题、诚信问题等的现实存在,使得当代大学生产生了疑惑和焦虑,有些学生开始注重金钱和功利,理想世俗化;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中也较多倾向个人的因素;入党动机中也渗透了个人利益的考量,这些变化在大学宿舍中都有了清晰的反映,甚至在有些学生宿舍中占据主流地位。由于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化的冲击,思想政治工作者们在研究和探索过程中必须善于发现新问题和新情况,以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三、大学宿舍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涉及的影响要素很多,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必须坚持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一)深入学生宿舍

加强高校辅导员、教师、宿舍管理人员、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校医院等各方面人员和机构的联系和合作,作为大学生身边的服务者、管理者、教育者,他们拥有一致的目标,就是保证学生的安全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多一些关心,才能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多个角度地给予学生支持,关键时刻还可以采取联合措施,形成一个网络系统,确保万无一失。对于有特殊情况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学校应建立专门的学生档案,以辅导员为主,其他各方面人员和机构也都要从自己擅长领域入手主动干预,给予这些学生足够的关心和相关的帮助,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开诚布公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明白他们的人生价值,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在和未来,坚定自己的选择。

(二)注重学生的民主和参与

在宿舍文化建设中,高校大多注重宿舍管理功能,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宿舍文化建设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完全是一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而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类似契约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不论是大学的教育者、管理者还是服务者,都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平等的文化氛围。精神交往是一种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精神交往,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多向、多变、多层次的交往,只有注重学生的民主参与,才能实现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以使得我们交往双方都获得思想政治道德的发展和境界的提升。

(三)加强对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文化连接而成的,具体表现在个体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与合拍上,因此许多国家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都非常重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工作中突出体现了社会机制的建设,这些机制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成才意识培养、理想目标确立、感恩情怀建构等方面,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学校、家庭等环节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这就是一种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我们也应该借鉴和重视,加强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和学生等的沟通和交流,让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另外,强调工作方法的社会化和隐蔽性是国外德育工作的又一个特点,隐蔽性指的是一种“无痕迹”的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开发和利用隐性课程资源,例如网络、社团活动、现实生活等等,让思想政治教育隐形于学生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 石沁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社会科学家,2013,(9).

[2] 黄丽瑾.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新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

[3] 林立.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J].时代教育,2009,(8).

[4] 罗兰.大学宿舍文化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责任编辑 吴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宿舍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创建与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融合探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