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书法创作活动及其演变轨迹
——以嵊州为例

2014-07-12 06:45嵊州市剡湖街道文化站312400
大众文艺 2014年11期
关键词:嵊州市嵊州群众性

(嵊州市剡湖街道文化站 312400)

嵊州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名家辈出,成就辉煌。近年来,嵊州市群众性的学书法、讲书法、比书法蔚然成风,已经形成了具有广泛群众性基础的书法创作群体。据统计,全市有中国书协会员8名、省书协会员34名,市级会员160名,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的书法专门人才230人。因此,广泛的群众性是书法艺术发展乃至于生存的基础,而探析群众性书法活动发展的新趋向,将有助于发展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书法文化,使书法艺术真正回归群众,成为新农村人民群众提升生活质量的一种自觉行动。

一、从表现形式看,群众书法已从原来的自娱自乐为主向参展参赛的竞艺化方向发展

群众书法是指广大群众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书法活动。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群众书法以不再停留在写写春联、抄抄标语之类的自娱自乐的封闭状态,其表现形式更趋群体化、竞技化和社会化。近几年来,嵊州市各种群众书法展览比赛接连不断,大小活动如火如荼,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间自办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性书法展览比赛活动。一是政府主办大型的节会展览活动。先后举办了“晋圣遗风”嵊州市书法大展、“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下乡巡回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嵊州书法展、新嵊书法交流展、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书法交流展、山东临沂·嵊州两地书法名家交流展等等。特别是在王羲之晚年隐居并卒葬之地金庭镇连续举办了七届中国嵊州国际书法朝圣节,从第一届国际书法朝圣节举办到现在,最大的变化是已从原来的政府行为转变为国内外书法界的大事,随着一届又一届国际书法朝圣节的举办,来嵊朝拜“书圣”的书法家越来越多,在书法界已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氛围。二是以学校为主体的书法比赛形成常态。近年来嵊州市各中小学以两年一届的艺术节为平台,组织书法比赛已尉然成风,市教体局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组织全市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幼儿园在校学生共计四百多人,在市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中小学幼儿园现场书法比赛,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书法艺术教育。如城南小学连续举办了第十一届书法比赛,通过此项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书法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从而进一步推进小学的素质教育,丰富和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三是民间自办书展方兴未艾。在嵊州,一大批由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民间”书法展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如嵊州甘霖镇书法家张肇东于2008年4月在杭州泽恩美术馆举办为期五天个人书法展,集中展示了张肇东先生多年来创作的75幅作品,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曙光为其撰写《前言》,评价他的作品“功力浑厚,秀逸灵动”。与此同时,我市积极组织书协会员创作书法作品,参加各级各类书法展览,获奖和参展人数逐年上升,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第五届中国书法新人展、全国第二届扇面和首届行书展、第四届全国妇女书法展、全国首届老年书法展、第五届全国篆刻展中,我市有8位作者的作品入展。在浙江省的全浙书法大展、中青展和浙江省书法60周年系列展中,我市先后有40余人的作品入展入选。

二、从学习方式看,群众书法已从原来的自学为主向培训进修的专业化方向发展

群众书法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书法热”以来,全市各地各种书法教育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彻底改变了群众书法自学为主的单一状态,为传承和弘扬书法事业推波助澜。以嵊州市为例,当地为提高书协会员的专业创作水准,运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先后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旭宇、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王正良、辽宁书法家马建国等举行笔会,传授技艺,指导创作。鼓励和支持本市书协会员参加中国书法培训中心举办高中级培训班,参加中央美院的书法短训班,参加省书协举办的理论培训、作品点评,提高理论素质和创作水平。为增进交流、切蹉书艺,先后多次组织创作骨干赴绍兴参加省书协组织的作品点评加工会,并多次组织会员赴上虞、绍兴、嘉兴、宁波、临海、杭州等地参观省、市书协主办的各级各类书法展览,以提高会员的书法创作水平。还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书法培训基地和开设书法课,配备专业书法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每年培训学生上千人。如逸夫小学学生张恬波在书法会员钱勇锋的指导下,参加全国首届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法大赛的现场比赛中,获得毛笔字一等奖,下半年将参加中国书法家代表团访问日本。又如育英小学的书法教学课和双鸟集团的书法活动被中央电视台记录现场采访、拍摄,制作成了推介嵊州的宣传片。再如今年五十五岁的刘正琪是长乐镇孔村人。教师出身的他,从小就爱好书法,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手抄完成了《成语词典》《哲学常识词典》《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作品。

三、从书法队伍来看,群众书法已从原来的业余爱好者为主向专兼职并存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新时期书法在具备了广泛的群众性社会基础的前提下,受市场经济和网络文化影响,其中一部分业余爱好者通过各种展览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书法高手,专职从事书法教育、创作、交流活动,其书法队伍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一是网络化。随着电脑和网络的迅速普及,使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的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越来越为广大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所接受。书法的网络化,使群众书法队伍迎来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为广大群众学习书法、交流书法、创作书法搭建了一个良性便捷的传播平台。网络使书法汇成汪洋一片,人人可以共享历代稀世珍品,人人可以欣赏网友涂鸦之作,网络让成名者更加出名,网络也让没有成名者,在网络的推动下成名。如中国书法江湖商城门户网站,目前注册认证会员达到64655 人,每天发起交易的帖子达到2000以上。又如中国书法超市注册认证会员目前已经达到73052人。因此,书法网站在有些方面已经替代了传统书法媒体的一些推介功能、替代了一些书协组织的一些凝聚功能、也同时替代了一些书法院校的一些教育功能。

二是职业化。群众书法职业化是社会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分工,是书法行业中的优秀群体将该行业的价值充分发挥的一种结果。如果把书法文化的群众性比喻成是河里的泥沙,那么职业化便是泥沙中的珍珠。在嵊州,一部分从民间涌现出来的书法家正在专职从事书法的教育、创作、裱装、交易等业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群众书法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是产业化。书法产业包括书法艺术品市场、和书法元素相关的工艺品、书法培训及与书法培训相关的书法材料、与书法配套的装裱等后续工艺。迄今为止,书法作为艺术品市场,在嵊州还只是起步阶段,虽然在市区有书画店,在艺术村专门设有书法展馆,但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在GDP中所占的比值不大,书法蛋糕更小,还没有形成市场的气候。随着非遗保护的深入人心,书法文化在民间越来越受重视,中小学生对书法爱好程度明显提高,这将导致校外辅导培训增多,带动书法培训、纸墨、砚等书法用具需求增多。因此,发展书法文化产业化方面市场潜力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总之,组织开展群众书法活动必须遵循新农村文艺创作的客观规律,满足书法群体个性化的书法需求,推动群众性的书法活动向更高、更深、更强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群众书法助推新农村文艺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嵊州市书法家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2010年7月3日.

[2]赵长青.在中国书协会员发展及会员数据库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12.5.

[3]网络在书法传播中的作用.书法网.WWW.SHUFA.CN.

猜你喜欢
嵊州市嵊州群众性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嵊州本味
奖品风波
妈妈说
嵊州市优秀书画教师作品选登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发展
浙江嵊州根雕传承路:“环保艺术”青年接棒
温柔的江南小城
增强服务意识 打造为民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