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学陶探因

2014-07-12 06:45西南大学文学院400715
大众文艺 2014年11期
关键词:陶诗苏辙陶渊明

(西南大学文学院 400715)

苏轼为官扬州时始作《和陶饮酒》二十首,晚年贬至惠州、儋州,更是遍和陶诗。苏轼亲自将之编订成集,并写《与苏辙书》嘱其弟为之作《追和陶渊明诗引》,兹后又续写十五首。综观《苏轼诗集》,岭南、海南期间,苏轼共作诗四百一十首,与陶渊明有关的多达一百六十首,约占五分之二。苏轼慕陶,有诸多原因,本文主要从“好其诗”与“有感其为人”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具体分析苏轼和陶这一极具意蕴的特殊行为。

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引苏轼言曰:“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迨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此段话中,苏轼将自己的“病”与陶渊明的“病”划归一类,不仅明确指出了自己以渊明为师,还道出了以渊明为师的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好其诗”,二是“有感其为人”。

一、“好其诗”

《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云:“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甚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1p2091苏轼好渊明诗之甚,由此可见一斑。“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正是苏轼喜好陶诗的原因。

宋周紫芝《竹坡诗话》引苏轼所言云:“东坡尝有书与其侄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是苏轼晚年的言论,也是他“渐老渐熟”后的一个诗论观点。苏轼认为,能创造出平淡的艺术境界,才是艺术成熟的表现。他对陶渊明诗风的评论也多集中于这一时期。2p91-92“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说陶诗形式上质朴平淡,而内容上蕴藉深远。透过陶诗“质”“癯”的形式,苏轼察觉到其背后的“用意深微”“妙想非俗虑”。正如《题渊明饮酒诗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古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疾。”1p2092对陶诗意境的心领神会,改一字而动全诗的见解,都体现了苏轼对陶渊明诗作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北宋初期诗坛,为扭转尙华靡的余风,自梅尧臣、欧阳修等人开始,便提倡以平淡论诗。苏轼正是在这一诗歌革新中成长起来的诗人。“好其诗”是由于陶渊明“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诗风正合自己日臻成熟的创作体验,集中反应了苏轼从中年开始的创作追求。

二、“有感其为人”

较之“好其诗”,这是苏轼学陶更为主要的原因。苏轼曾有感言:“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 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在苏轼看来,他有着与陶渊明大体相似的社会经历、思想性格及处事态度:陶渊明“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苏轼出身“布衣”,“生于茅草尘土之中”1p1390,也有过“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汲汲强奔走”3p9的无奈。晋末乱世,陶渊明“有志不获骋”,自谓“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乌台诗案、蜀洛党争、“绍述”党锢,苏轼“奋力有当世志”,却“半生出仕,以犯世患”。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儿”,归田园居,移居南村,“黾勉辞世”;苏轼“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大难”,躬耕东坡、开荒岭海,“五亩渐成终老计”3p1154。因此,苏轼所言“我即渊明,渊明即我”1p2115,可谓切实之语。

《书渊明诗二首》中苏轼评到:“陶诗云:‘但恐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此未醉时说也,若已醉,何暇忧误哉!然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此最名言。”1p2112苏轼清楚地认识到渊明之醉是“醒时语”。1p2091苏轼学陶绝非遗神取貌:“《饮酒》诗云:‘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宝不过躯,躯化则宝已矣。人言靖节不知道,吾不信也。”1p2091又说:“张安道饮酒初不言盏数,少时与刘潜、石曼卿饮,但言当饮几日而已。欧公盛年时,能饮百盏,然常为安道所困。圣俞亦能饮百许盏,然醉后高叉手而语弥温谨。此亦知其所不足而勉之,非善饮者。善饮者,澹然与平时无少异也。若仆者,又何其不能饮,饮一盏而醉,醉中味与数君无异,亦所羡尔。”1p2112所谓“善饮者”,甚而还应有“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3p1881、“不醉亦陶然”3p2216的境界。陶渊明的酒中真味,非纵情醉乡者所能悟得,苏轼是深谙此道的,他在《和陶饮酒》其十三中说:“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 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3p1881还在叙中叙述自己饮酒的情形、交待和诗缘由时说:“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然坐睡,人见其醉,而吾中了然,盖莫能名其为醉为醒也。在扬州时,饮酒过午辄罢。客去,解衣盘礴,终日欢不足而适有馀。因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庶以仿佛其不可名者。”

苏轼说:“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苏辙《追和陶渊明诗引》)他在这段话中明确地将拟古与追和区别开来,将和陶视为一种自觉的文学创造活动,而且还将自己的和陶诗当作千古文坛的一种首创文体。他还对此颇为自负地在文中继续说道:“吾前后和其诗凡一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苏轼常在作品中喟叹“我不如陶生”3p1881,这是他少有的自言“不甚愧渊明”之处。的确,拟古仅仅是对古人诗风、题材、语言的模仿,追和则是对古人人生态度的崇尚,多了一份以古人为知己的亲切感。4

“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正是宦海沉浮中的苏轼聊以自慰的精神楷模。黄庭坚有一首《跋子瞻和陶诗》正好对此做了最为恰当的评述:“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三、结语

后人仰慕陶渊明,好其诗,效其行,是因他为后人提供了一种不屈己不干人、自由快活的理想人格模式。然而,能与陶渊明一样,做出逃遁隐居人生选择的毕竟是少数,苏轼注定做不了陶渊明那样的隐士。在和陶的过程中,苏轼还将处“穷达之间”亦“绰然有余裕”的社会文化观及自身超脱旷达的精神气质注入到陶诗冲淡平和的形式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直面命运的处穷哲学”5。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不仅仅在于苏轼自身,更为后世知识分子渴望建功立业而难以实现时,如何继续保持汲汲进取、拥抱现实的心态,提供了参照。

注释:

1.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刘国珺.苏轼文艺理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3.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 0 0 3(6):149-161.

5.丁晓,沈松勤.北宋党争与苏轼的陶渊明情结[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11-119.

猜你喜欢
陶诗苏辙陶渊明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苏辙骂皇帝不为拆台为补台
楠溪江:陶渊明笔下的“古朴天堂”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苏轼和陶诗研究综述
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研究
《陶渊明 饮酒》
陶渊明诗歌意象的张力
陶诗之桑意象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