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觉文化时代审美体验的转变

2014-07-12 06:45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400065
大众文艺 2014年11期
关键词:图像时代艺术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400065)

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今天我们身处一个图像生产、消费急剧膨胀的时代,同时也身处一个对图像依赖前所未有强烈的时代,图像既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文化活动中,同时它也在不断塑造着我们的文化、社会以及我们自身,一个图像为中心的视觉文化时代已经来临。匈牙利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早在20世纪10年代就提出了“视觉文化”这一概念,在他看来,曾经的面对面交流可以通过视觉来辅助理解的视觉文化,在被印刷在纸上的文字取代之后,终于因为新的艺术形式——电影的诞生重新回归。电影使得视觉因素重获重视,当人们交流信息时,不再是面对抽象文字运用想象力去获得认识,而是可以看见对方的面孔、表情、动作等,更加直观地去理解,他称之为“可见的人类重新回到我们的文化中”。距巴拉兹提出视觉文化这一概念二十年左右,本雅明在20世纪30年代发出感叹,讲故事的艺术已日薄西山,其中除了饱含对失去的美好之物的怀旧情愫,更透露出作者对文化变迁的敏锐。和巴拉兹观点类似,本雅明所谓讲故事的文化所代表的是一种在场的可视的直接交流,而印刷文化的流行却使得人类的交流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面对面变成了面对印刷媒介符号,可视的变成了可想象的。从口传文化来到印刷文化是文化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从印刷文化来到视觉文化则是文化的又一次全面转折。从根本上来说,印刷文化和口传文化都是一种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而电影作为新的视觉文化的代表形式,是以影像来传递信息。电影的问世,凸显、强化和提升了以图像来传递信息、解释世界的方式,深刻地改变了文化的格局1。

我们称今天的时代为视觉文化时代,并不代表视觉文化是今天所独有的,我们称今天的时代是视觉文化时代,是因为视觉因素已经作为文化的主因,在信息生产、传递、解释和理解的方方面面扮演了越来越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已经从人向图像靠拢的状态走向了图像趋向于人的状态,不仅是图像趋向于人,无处不在的图像充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图像不断将人类的视觉强度极限向后推,视觉经验越来越敏锐、复杂的同时视觉需求和欲望不断提升,图像的生产为获得眼球的关注又进一步增强强度。不断更新的视觉技术带来不断的新的视觉经验:哈勃望远镜把人的眼睛带到了太空,延伸了人的视线,显微镜把人的视觉可视度推至事物的分子结构,数字技术和因特网让图像传输变得快捷,超时空观看成为可能,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的延生,视觉技术让观看变得无所不能,更有甚者,数码技术让虚拟现实出现,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听世界,让人从真实世界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永无止境地提供新鲜的视听刺激。如同我们从乡村的自然世界走向大都市的人工世界一样,我们已经从一个充满日常认知的模拟世界走向了一个由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数码虚拟世界。

我们说今天的时代是视觉文化的时代,还并不仅仅是因为图像、视像等视觉因素的增多和富裕,更为深刻的变化不妨引用海德格尔所说的“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今天的文化不但表现在视觉因素取代文字符号成为文化的主因,即可视性、视觉理解及其解释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接受活动的重要维度,还体现在其他非视觉化领域对视觉化的一种普遍靠拢上。经典名著纷纷拍成电视或电影,书籍纷纷改版为插图版,音乐的发布要制作为MV,舞蹈表演要放置在著名风景胜地进行……重要的已经不是视像或图像本身了,“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才是关键,将存在加以图像化或视觉化才是当代文化独有的现象。我们用以表征、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感性图像化或视觉化的趋势。

二、视觉文化时代审美体验的转变

我们对视觉的深刻依赖已经宣告新的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拉什曾说过:“对图像的崇拜就是对感性主义和快乐原则的崇拜”,西方自启蒙运动开始就视理性为科学、文化的最高准绳,视觉往往和感性范畴相联系,作为感官的一种,从不被信任的地位跃升为文化的关键因素,除了视觉技术革新的原因,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是重要原因。城市生活对于乡村生活的取代,从对土地的依赖到对金钱的依赖,社会从崇尚生产过渡为崇尚消费,鲍德里亚用消费社会来概括今天的时代。与消费紧密相连的感官享乐主义不但不再是可耻的,反而成为了经济社会进一步高速发展的源动力。在这样一个重消费、快乐至上、感官至上的时代,文化普遍视觉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审美体验的角度可以看出如下几点转变:

1.从“静观”到“震惊”

电影作为视觉文化时代的突出表征,成为今天的主流艺术形式,在视觉艺术领域独领风骚。本雅明曾专门比较过绘画和电影的差异,他认为绘画属于一种传统的艺术体裁,而电影属于现代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样式,绘画是手工技艺的产物,因这一艺术具有某种独一无二性、一种此时此地的独特性,因而具有某种“韵味”。而电影所代表的新的视觉文化是机械复制技术的产物,没有独一无二的原作,没有可供收藏、崇拜的具有永恒价值的物质存在,可供修改的可无限复制的电影只有“展示”的 价值。他用“静观”和“震惊” 分别形容这两者。所谓“静观”犹如在一副绘画、一片风景、一段文字等等前面沉思默想,是一种凝视的状态。观者在观照对象时处于一种我思的状态,凝视让观者与对象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静观过程是感受、体味、反思的过程。“震惊”则不同,观者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快慢节奏已不由观者自己把握决定,源源不断将前面的画面消解代替掉的新图像让驻足观看沉思不再可能,观者沉浸在电影的情境之中,完全忘了自己的现实存在。 如果说凝视静观像一个仪式,专注于对象的过程中有对话、思索、崇拜,那么电影带来的新视觉范式所引发的“震惊”则是一次体验,在不断出现的新图像面前,容不得片刻思考和反省,观者消失在对象的世界里面,获得的是“像子弹穿过身体一般的触觉体验”(本雅明),充满娱乐性。

不仅仅在绘画和电影的横向比较中可以看出视觉文化时代审美体验的转变,将绘画艺术做纵向的比较也可以呈现出不同文化时期审美体验的极大不同。当我们面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达利的《记忆的永恒》以及安迪·沃霍尔的《坎贝尔浓汤罐头》(Campbell's Soup Cans)三副绘画作品时,观看体验的变化是及为明显的。当观众面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时,不会有意义的歧义产生,艺术家和欣赏者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观众参照其日常的经验可以很好地获得审美的体验。在艺术家精湛的技艺和精巧的构思面前,欣赏者在画前驻足静观沉思,体会到一种静穆的伟大。

当观众面对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时,日常经验已经无法使我们领会作品的涵义,从浪漫主义到抽象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再到达利这幅绘画所代表的超现实主义,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现代主义线索,艺术作品越来越远离我们身处的这个日常世界。艺术家用直觉形式表达的内心真实,观者只能用直觉去感受获得。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出现鸿沟,艺术意义的获得不再依赖外在世界,而来自于主体内在世界。艺术的感受不再一致,而是呈现出多义性、模糊性、甚至无意义。对于生活在“理性铁笼”中的现代人来说,鲜活的审美经验成为了一种抗拒“物化”的审美救赎。现代主义艺术通过“陌生化”来增加感受的难度和延长感受的时间,艺术体验从理解转变为感受。

然而当观者面对安迪·沃霍尔的《坎贝尔浓汤罐头》这幅作品时有可能会吃惊地发现,这种体验和他们在进入大型超市,在陈列整齐的一排排货架面前的体验很类似。画面中整齐呈现了数排日常生活中畅销的罐头,和平常所见完全一致的包装,不需要沉思也不需要花费长长的时间来获得感受,观者可以直接做出反应:这是一堆罐头。画中没有艺术的诗意和神秘性、没有精湛的技巧,甚至画本身也不是独一无二的,是丝网印刷出来的其中一张。在超市货架前的日常经验和挂在墙上供观赏的审美经验混杂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很奇怪的体验感,这是我们日常所见的罐头,罐头的样子和超市中一模一样;但似乎又不是,他并不是真的是超市货架上的罐头。这个时候,观者看画不再是对静穆伟大的崇拜,也不是在巨大的陌生感前面的感性体悟,而是在审美距离消失掉的画作面前体会一种巨大的混杂感。

2.从纯粹到混杂

视觉文化时代这种日常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混杂感成为今天艺术的突出体验。现代主义艺术的自律性在势不可挡的消费主义面前分崩瓦解之后,艺术不再将自己封闭在自己内部以寻求纯粹的审美经验去抗拒“物化”了的受工具理性压抑的日常经验,而是积极开放主动地将艺术和生活的鸿沟填平,让艺术进入生活,同时也让生活变得艺术化。在资本的压力和利润的诱惑下,在商业逻辑统治下,艺术这样的文化产品变成和一般商品无甚区别的东西,审美文化也必然落入经济逻辑之中。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消失了,从消费品和电视、电影、卡通、游戏等流行文化中借鉴取材或直接挪用早已成为当代艺术家频繁采用的策略之一,非艺术经验被带入艺术领域,对包括历史、经典、民间文化、时尚、手工制品、日常物甚至秽物在内的全盘拿来主义让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线模糊 。不仅仅是艺术与日常的界限在消失,艺术与大规模视觉文化之间的区别也在淡化甚至消失,曾经用来宣传商品的广告牌被艺术家用来展示观念,海报、标签和其他街头文化形式在艺术家手中都成了引人入胜的装置。艺术展览的场所从专门的艺术馆移入街头、商店橱窗等大众聚集的地方,或者干脆和其他视觉文化产品混置在一起,让艺术审美体验趋向与一种日常经验。

混杂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品的欣赏过程中,更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变成了审美过程。在视觉文化时代,图像霸权体现在当代社会文化的生产、流通以及消费各个环节都以图像为中心,图像就代表权利。和视觉直接相关的形象建构不仅成为和生产同等重要的因素,甚至尤重于后者,图像直接生产出“注意力”;对个人而言形象成为个人身份、自我实现和意义的必要条件。日常生活不断受到来自媒体推动下时尚和艺术的塑造,具体起作用往往是通过图像的方式产生作用的。它使得日常生活本身也成为了审美的过程,我们在购物时,不再只是为了物的使用价值这一纯粹的目的,而是享受整个购物的过程,从购物环境到购物的服务到所买商品的包装、陈列,购物变成了审美体验的过程;我们去喝咖啡,也不仅仅是为了喝一杯咖啡,而是体验着喝咖啡所带来的特定身份,这种身份是“可视的”,可视的环境格调——装修效果、墙上的广告画、出入人群的穿着;可视的身份暗示——商家投放的电视广告或平面广告或许用小资的、闲适的、有情调的等等一些列形象暗示着你:在这里喝咖啡是这样一种身份。无论是购物还是消遣乃至自己的形象塑造,都成为视觉时代的审美活动。正如法国学者德波(Guy Debord)所说,物包围人其实就是影像包围人,消费社会本质上是一个景象社会,商品即景象(spectacle,形象、影像、奇观)。

3.从真实感到超真实感

形象是审美体验中的重要部分,对形象的重视是视觉文化时代的重要特征。形象的创造和意义伴随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绘画作为形象生产的主要手段时期,再现性是形象生产的主要特征。少数被视为天才的艺术家依据现实的样子,创造形象(人物、风景等)。再现的形象因为艺术家的天分和刻苦的训练,观众从中体会到一种和现实极为接近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源自形象对现实的逼真模仿。照相术的发明,让绘画的写实功能受到挑战,曾经天才们才能做到的事情大众都能做到,照相术的发明,微妙地改变了“真实”的含义,它把逼真的模仿简化为瞬间的机械记录。照相作为形象生产的主要手段时期,日常视觉习惯被打破,新的充满探索性和发现性的观看方式让曾经无意义的细节变得重要,让现实呈现为一个个定格的瞬间,照相术是对写实的赞美和简化。在电脑技术全面普及的今天,形象的创造和意义经历了最为深刻变化,鲍德里亚称今天的时代为虚拟现实的时代。电脑作为催生视觉文化时代来临的最为重要的发明,使得人的视觉想象力和视线得到极大的拓展,从电脑合成图像到完全虚拟各种形象,人不再依赖笨拙的实在的物质世界,形象生产对现实的依赖被完全抛弃,数字技术让形象的创造进入一个全新的虚拟的世界。

虚拟现实的世界里假的比真的更真实,最为突出的代表莫过于电影。电影用真实的手段制作出最不真实的幻象,电影拍摄真人、真实场景,却演绎现实中不存在的惊险、浪漫、魔幻。电影、电视和其他数字技术生产出的形象在消费享乐主义的推动下,不断追求新颖、刺激,被媒体过滤的二手图像包围的人们纷纷放下怀疑,以便去享受现实的幻觉,图像变成比直接经验更为有效地左右人们认识、理解世界的方式3。如鲍德里亚所说:“并非是影像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影像在生产着关于现实的观念,真实的符号替代了真实本身。”又如费尔巴哈在照相机发明几年后曾经预言的:“现时代认为符号比符号表示的事物更重要,复制物比原作更重要,再现比现实更重要,现象比本质更重要。……对这个时代来说,惟有幻象是神圣的,真实却是世俗的。不止于此,由于真相降低而幻象上升,世俗性就被相应地加以提升了,以至于最高的幻象变成了最高的世俗性。”2费尔巴哈的预言在今天已经一一成真。在分不清原作和复制品,甚至根本就没有原作的今天,影像(或图像)比现实更重要,在消费主义逻辑支配下,瞬息万变的影像符号重建的现实已经和真实毫无关系,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思考被影像世界中的“个性”“自由”体验淹没,真实不再重要,超真实的快感体验才重要。

注释:

1.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

2.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51.

3.[美]罗伯森,[美]迈克丹尼尔.当代艺术的主题[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35.

猜你喜欢
图像时代艺术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CT图像生成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纸的艺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