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情、现代风
——陈怡钢琴作品《多耶》中的中西元素解析

2014-07-12 06:45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550018
大众文艺 2014年11期
关键词:侗族作曲家声部

(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550018)

东方元素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作,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音乐发展的趋势,从中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音乐联系。是新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而形成一种新的音乐语言与音乐思维模式。钢琴曲《多耶》便是在这样一个崭新的音乐环境下诞生。

一、 陈怡与她的钢琴作品《多耶》

(一)作曲家陈怡简介

陈怡是我国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当代作曲家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美籍中国女作曲家,1953年出生于广州,3岁学习钢琴,4岁学习小提琴。1977年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和管弦乐系,由于创作突出而选择作曲系,师从吴祖强教授。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1986年赴美国留学并长期侨居国外,其音乐创作深受西方思维影响。陈怡自小热爱民族音乐,经常利用学习之余及假期去不同地方采风,收集当地民歌。她将民族音乐与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融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多耶》便是其中一部。

(二)钢琴作品《多耶》

“多耶”是一种侗族的民间歌舞形式,1980年陈怡随作曲系师生去到广西侗族地区采风,采风中的收获成为了她创作此作品的音乐素材及灵感来源。作为中国的先锋派作曲家,她的创作深受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影响,作曲家将中西元素结合起来,使作品获得了新颖而独特的音响效果。1985年此作品荣获“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比赛”一等奖,1994年成为国际钢琴比赛指定选用曲目,也是作曲家陈怡的成名之作。

二、 民族风在作品《多耶》中的体现

作品《多耶》体现了浓郁的侗民族风情,以侗族民间音调为素材,运用了自由、多样的民族音乐节奏和混合节拍,同时还采用了侗族民歌中支声复调手法,表现了侗族人民踏歌起舞的生动场面。

(一)侗族民间音调的运用

作品以作曲家在采风过程中收集到的侗族民歌《你们来住几天》为素材进行发展。主题以侗民歌中的Do、la、re为核心音程贯穿全曲。经过不同的移调得到不同的形式。Do、la、re的音集集合为(0,3,5)。作曲家以这三个为序列,在曲中运用了逆行、倒影、逆行倒影等手法进行发展。将侗民族的音调融入现代创作手法之中。

(二)自由多样的民族音乐节拍的使用

由于地域的审美差异,不同地区的民歌所运用的节拍也不一样,侗族民歌中常见的节拍为3/4、3/8拍,其次是2/4拍以及混合节拍。作品《多耶》中,作曲家多处运用了侗族常用的节拍,如展开部分运用了混合节拍7/4拍,体现了侗族民歌的节拍特色。

(三)侗族民歌的支声复调手法运用

侗族民歌有多声部歌和单声部歌两大类,其中侗族大歌以多声部构成,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简繁节奏对置、节奏交错、声部模仿、切分音和延留音运用等支声复调效果。作曲家在作品《多耶》中采用了支声复调手法。如24-28小节,钢琴的左右手声部分别呈不同的旋律进行,体现了一定的民族性。

三、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在作品《多耶》中的运用

《多耶》这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现代作曲技法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构成,通过自由的曲式结构、“数控化”的节奏运用、复合和声、多调式发展手法等运用使作品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自由的曲式结构

《多耶》打破了传统的调性功能体系,运用自由的力度与速度、混合节奏节拍元素,其曲式结构打破了传统,表现出一定的自由性和复杂性。全曲可分可分为引子(1-9小节)、呈示部(10-105小节)、中部(106-110小节)、再现部(111-124小节)、尾声(125-曲终)五个部分。但是并不属于曲式结构中的任何一种。这种自由的曲式结构是现代作品的一大特色,区别于传统曲式,形成新的音乐架构观念。

(二)“数控化”节奏的运用

“数控化”节奏是当代中国音乐节奏语言之一,“如果有一种‘节奏组合形式’包括音值、发音点个数及排列方式符合某中数学逻辑,那么,我们便可以把这种节奏组合形式称之为数控化的‘节奏组合形式’1”。在《多耶》引子部分的10小节中,两个不同风格的乐句以小节为单位轮流演奏。第一句节拍递增,第二句递减,展示侗族男女对唱的热闹场面。再有乐曲的12-18小节,运用了9/8、7/8、5/8、3/8、2/8拍的节拍转换,体现了作曲家的现代音乐思维。另外,在作品133-159小节处,作曲家在原来的2/4拍的基础上,在下方声部运用了临时的重音记号,形成3/8拍的效果,从而使音响形成上下不同声部的错位,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三)复合和弦的运用

非三度叠置的和弦是现代作品中常见的和弦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营造新的音响效果。作曲家在《多耶》中除了采用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同时也应用了许多非三度叠置的复合和弦,形成新颖而现代的音乐效果,如38-41小节。这种非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同时使民族音乐具有了一种新颖的时代性,也体现了作曲家的现代音乐思维。

(四)多调性手法运用

多调性的思维模式是现代音乐作品与传统作品在调式上形成的一种对比。在作品《多耶》中,作曲家以固定音Mi、升Do为核心音,贯穿全曲,在作品的11小节,发展为两个声部,上声部为E宫调式,下声部为降D宫调式,形成多调式发展。这种多调式进行从横向上来看是民族调式,纵向结合则是现代作品的创作技法,因此体现了作曲家中西音乐元素结合的创作理念。

四、结语

通过分析陈怡的这部钢琴作品《多耶》,从中看到了作曲家在创作中所体现的传统与现代、东西与西方音乐思维的融合。时代在发展,单一的民族音乐审美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一味地模仿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也不能体现中国的民族特色。用新的手法呈现我们传统的民间音乐,使民间音乐重拾活力,既为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提供素材与源泉,同时也可为中国的当代音乐作品区别于其他国家而存在。

注释:

1.张凯,《陈怡钢琴音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05):14.

参考文献:

[1]魏玲,“现代”思维中“传统”的体现——陈怡钢琴曲《多耶》的创作简析[J],钢琴艺术,2005(10).

[2]杨凌云,现代技法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化合——论钢琴曲《多耶》的创作特[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04).

猜你喜欢
侗族作曲家声部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试分析民族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长大可当作曲家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