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角度探析非母语语言教学

2014-07-19 17:12吕倩
校园英语·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社会科学

吕倩

【摘要】社会学和人类学为系统地学习语言学习所必需的语境——社会和文化提供了工具。语言的社会学也为在社会中看待语言及语言教学提供了方法,这也使二语教学成为建立跨语言与跨民族联系的一个社会途径,这就使得从宏观角度来探析非母语语言教学有其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语言教学 社会科学 社会语言学

历史上对语言教学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两大类。了解语言教学的历史不仅能够使我们获得当前的教学理念,而且也为未来语言教学的发展指引了方向。相对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比宏观研究所得到的成果更加丰富、具体。而将共时和历时两种方法进行互补运用对语言教学历史的研究才能更为完整。代表人物有Closset,Marechal,Lambley等,他们都是对某个特定时期的语言教学项目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鉴于语言教学理论的历史,H.H.Stern则提出了对研究语言教学理论的三点建议:(1)参考自己的语言学习与教学经历与经验,(2)尽管历史上的研究有些零乱,但还是包括了很丰富的有用成果,(3)像国际语音协会所提出的那些语言教学建议条款之类的文献也具有借鉴意义。

而语言教学中所贯穿的理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明确性,2)简单明了,3)有用性和实用性,4)具有实证和说服力,5)保持一致和连贯性的理解力。好的语言教学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并完善的过程,是一项对语言教学研究有待深入发展的课题。已有的研究不能充分地分析解释语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只有将已有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研究与发展理论基础。

社会科学包括很多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人种学等,其中社会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语言学家一直都意识到语言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比如,在人类学中通过研究民族种群的语言来探索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学与人类学作为现代人文科学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著名的Sapir-Whorf假设,认为人们看待世界的方法部分地或全部地为他们的本族语结构所决定。近几十年有些研究者对这一假设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语言主要是反映着社会文化价值与取向,而不是创造;世界上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结构远多于目前所了解到的;语言与社会行为是平等的、互相作用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决定、支配着另一方。对于语言教学来说,这些研究极其重要,因为他们认为语言学习者不应只是学习文化环境(即“语言和文化”),还应该注意到二者的相互作用(即“文化中的语言”和“语言中的文化”)。

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向:一是由宏观或理论语言学转向社会中的语言研究;二是本族语者的语言能力概念扩展到交际能力的概念,这是从研究抽象的语言形式转向具体的语言运用的结果;三是将社会语言学从社会学中分离出来。在社会语境中研究语言始于语言会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变化,且语言社团中存在着言语变体的假设。对语言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理想的“标准”环境会使教学操作起来简单一些,但是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却发现与课堂上所学到的不尽一致,因此他们对真实社会语境中的变化就不够敏感。换个角度说,社会语境中的语言更贴近真实生活,但其中的变化却会使语言教学更为复杂和困难。

社会语言学的第二个发展趋向是社会背景下个体交际行为的研究,被称为“交际人类学(ethnography communication)”(Sherzer,1977)。交际行为不再被看作是语言信息的交流,而是社会中有意义的情节,交际双方都是在社会规则下运用语言。这里的“交际双方”并非单指说话人与听话人,还包括作者与读者、施事者与受事者等,因此这里提及的“信息”也包括文字等无声信息。

在19世纪,语言是学习文学的工具,因此语言教学侧重的是语言形式,尤其是书写形式;即使是在19世纪末,语言的口头形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语言的教学方法。语言学和心理学也只是在脱离于社会和文化语境的情况下为语言教学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技术方法的科学支撑。学习语言也是为了了解一个国家与它的人民,而不是语言本身的学习。直到二战时期,语言教学理论家才开始意识到人类学与社会学能够为文化和社会的教学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他们深受Sapir和Whorf思想的影响,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依赖于语境的语言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并且缺乏不同语言社团的材料,解决了这个问题,语言教学就会得到前进。在社会语境中的语言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固定的语言形式,语言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为二语教学提供了更为灵活和理性的标准,学习者也逐渐意识到随着说话双方的关系、情形、话题、及交际形式(书面或口头)而变化的语言变体。不同的社会意义具有不同的语言学表现,有时表现为语音的差异,有时则是语法上的差异,如在选词问题上,这都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能力水平。自交际能力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目标以来,理论家们就开始研究语用,如言语行为理论、话语分析等。语言教学能够而且应该使学习者通过学习语言的结构、功能及社会文化方面并为他们提供直接接触这种语言的真实机会从而使语言学习客观化。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应该了解到语言必须结合具体的社会语境。对于语言教学来说,将语言与社会联系起来是很重要的,因为无论是教授还是学习语言,都是为了在不同的语言之间建立联系与进行交际。因此社会和文化比背景知识甚至语境更为广泛和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琦.母语对第二外语习得的影响及教学启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02).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社会语言学语言教学社会科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西班牙语歌曲在教学中的运用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英语语音国别变体的社会语言学分析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