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体学角度赏析《未选择的路》

2014-07-19 07:38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名作欣赏 2014年20期
关键词:文体学音韵格律

⊙梅 妮[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0]

一、引言

“诗能教给人语言的全部功能,便于读者掌握各种复杂的语言现象。诗中自有我们文明的全部伟大思想”①,20世纪英国诗人斯蒂芬·斯宾德尔曾这样说。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的诗语言质朴,留给人无尽的遐想,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未选择的路》是他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之所以堪称经典是因为它语言朴实,通俗易懂,但却又寓意深刻,读后令人难忘。诗中的林中岔道实则是一种比喻的手法,比喻人生岔路,它富含哲理寓意的象征。学习文学文体学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掌握其分析方法。②本文将从另一个方面,运用文体学理论主要从语音、字体、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文体层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The Road Not Taken 未选择的路

Robert Frost 罗伯特·弗罗斯特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 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as just as 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Oh,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Yet know 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 ith a sigh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And that hasmade all the difference.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二、文体分析

1.语音层面

押韵是通过语流中相同音素的重复和组合来造成共鸣和呼应的。音韵的组合不仅是赋予诗歌以音乐美的文学语言技巧,也是诗歌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一种手段。语音与格律模式从本质上看与音乐一样,其目的是使人愉悦。所以说诗歌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③。英国批评家佩特说“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为指归”;克罗齐也说:“一切艺术都是音乐。”④

就算我们不理解这首诗的内涵,这首诗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这是由它的语音特点所决定的。

(1)音韵

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找到几组押头韵的有wanted wear,though that the there,them,the,that the,特别是后面的though that the there,them,the,that the,都有相同的浊辅音,表达出了诗人在面对两条道路的选择时刚开始觉得很困难,但是选择后却又非常坚定。几组押元音韵的有lay day way。几组押半谐韵的有roads yellow,sorry not,having perhaps,Because wanted,no trodden,had black,I by,that has。几组押辅音韵的有wood could,hence difference。这些押韵都大大增加了诗的乐感,使其读起来朗朗上口,似在哼一首优美的乐曲。

(2)格律

格律是由升调和降调的规则组成的,它通过步格和音格表现出来。步格是有一个时间单位和一个规则鼓点的形式规范的格律。音步是指一组构成格律的一个韵律单位的音节。⑤这首诗在形式上是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音步可变,因为它含有不少抑扬的成分。

(3)脚

本首诗共有四节,每节五行,按abaab押韵,第二、三、四节的一、三、四行都是以元音结尾,元音口型张开拖长的效果给这首诗增加了意味深长、惆怅满怀的韵味。

2.字体层面

这首诗的字体标识主要有以平行短行排列,每行第一个字母大写,几行构成一小节。这首诗由四小节构成,每小节包括五行,书写格式规整。

3.词汇层面

词汇标识主要通过词语选择来体现作品风格,同一意义若选用不同的词汇表达会给读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佛罗斯特的诗有着自己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带有地方特色。这首诗在选词方面偏向于朴实无华,没有太难懂的词汇,除了diverge,undergrowth,trodden等。语言虽然平实,但却耐人寻味。

诗中用two,diverge,both,one,long,the other,fair,better,same,both,equally,doubt,come back等词汇表达了当自己面对两条不同的道路时很难做出选择时那种犹豫。诗人用grassy, wanted wear,better,less traveled by,made all the difference表达出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有着一丝丝担忧,但是也对未来的路抱有信心。

4.语法层面

像一般诗歌一样,这首诗的语法标识主要有长短句结合、简单句和非简单句结合几种。在语法方面大部分内容遵循传统诗歌的语法规则,语言朴实,但也有些不符合常规的表达,如“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这几行没有遵循传统的语法规则,但也不难理解。

5.修辞层面

本诗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是象征,诗中的两条小路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两难选择,这种象征手法既能被读者简单接受和理解,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和丰富的想象空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着眼于日常生活的小事,但是诗人却赋予其更深刻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这首诗能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之一。

三、结语

不同的文本类型有不同的文体特征,对诗歌进行文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赏析诗歌。本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这首诗进行了文体分析,以期能帮助更多的读者鉴赏这首经典的小诗。

① 刘曦芬.文体分析对诗歌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2,(7):69—73.

② Toolan.M.Language i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Stylistics[M].London:Edward Arnold,1998.

③ 王佐良,丁往道.英语文体学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7:365.

④ 吕进.论诗的文体可能[C].吕进.吕进诗选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15—116.

⑤ 崔兴敏.文体分析与英语诗歌欣赏[J].职大学报,2006(3):72—73.

猜你喜欢
文体学音韵格律
論詞樂“均拍”對詞體格律之投影
文体学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格律诗词中散文化句式小议
宫毯:所谓礼仪尽在脚下方寸格律间
谈诗词格律的极端化
从声调演变史看方言中调值变化现象
从文体学视角研究英诗《为国捐躯》的反战主题
教师的语言如何主宰课堂
《中华大典·音韵分典》与音韵训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