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种含碘手消毒剂消毒效果的研究

2014-07-21 07:38吴晓松陈越英王晓蕾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和剂悬液消毒剂

王 嵬 吴晓松 孙 巍 陈越英 谈 智 王 玲 王晓蕾 张 伟 周 媛 徐 燕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都 南京 210009

医院感染病例多数为接触性传染,其中经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在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中,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如何切实提高手卫生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是目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1]。特别是外科手消毒更是重中之重,其消毒效果直接影响到手术病人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含碘类消毒剂包括碘伏、碘酊、碘甘油、碘仿和三氯化碘等。早在没美国南北战争中,战地就已经使用了碘。19世纪后半期,含碘类消毒剂及其衍生的产品在医疗中得到了高度评价和广泛的使用[2]。特别是在外科手消毒过程中,含碘类消毒剂为预防感染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本研究对临床上使用的7种含碘类手消毒剂种类、成分及其消毒效果进行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手消毒现场试验和稳定性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含碘类消毒剂

7种含碘类消毒剂,主要成分:消毒剂A,有效碘含量4.662 g/L;消毒剂B,有效碘含量5.163 g/L;消毒剂C,有效碘含量4.957 g/L;消毒剂D,有效碘含量5.451 g/L;消毒剂E,有效碘含量5.484 g/L;消毒剂F,有效碘含量4.707 g/L;消毒剂G,有效碘含量1.979 g/L。

1.2 中和剂

试验用中和剂均为5 g/L硫代硫酸钠,5 g/L吐温-80的TSB。

1.3 稀释液

胰蛋白胨生理盐水溶液(TPS)

1.4 菌悬液制备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大肠杆菌(8099)、白色念珠菌(ATCC 10231)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消毒检测中心提供,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由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供。取各试验菌24 h新鲜培养物,用稀释液(TPS)洗下并稀释菌悬液,然后将菌悬液与有机干拢物3%牛血清白蛋白作对倍稀释制成试验菌悬液,备用。

1.5 试验方法

1.5.1 中和剂鉴定试验 试验分为6组,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按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对7种含碘类消毒剂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试验结果,第6组不长菌,第3、4、5组组间菌数相差≤15%,第1组不长菌或菌数远少于第2组,表明所选中和剂及其浓度适宜。试验重复3次。

1.5.2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用标准硬水将消毒液稀释成使用浓度的1.25倍(阳性对照为TPS),向无菌试管内加入1.0ml菌悬液,分别置于(20±1)℃水浴恒温。在含菌悬液试管内加入4.0ml消毒液,迅速混匀。作用至设定时间,取0.5ml菌药混合液于4.5ml中和剂的试管内,中和作用10min。然后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活菌计数培养,计数菌落数,计算杀灭对数值。试验至少重复3次。

1.5.3 手消毒现场试验 选定30位受试者,双手相互充分搓擦后,左手指并拢,用无菌棉拭在含10ml稀释液试管中浸湿,于管壁上挤干后,在五指屈面指尖至指根,往返涂擦2遍,同时转动棉拭。采样后,以无菌操作方式将棉拭采样端剪入中和剂试管内,作为阳性对照组样本。根据消毒剂使用方法对右手进行消毒,消毒后用中和剂代替稀释液,与阳性对照组同样方法对受试者右手上残留的自然菌采样一次,作为实验组样本。振荡洗脱,对洗脱液进行活菌计数,计算对手消毒平均杀灭对数值。

1.5.4 加速试验检测样品稳定性 取包装好的消毒剂,置于37℃恒温箱内3个月,于放置前、后分别测定消毒剂杀菌有效成分含量。

2 结果

2.1 中和剂鉴定试验

结果表明,以5 g/L硫代硫酸钠,5 g/L吐温-80的TSB组成的中和剂,可有效中和7种含碘类消毒液,该消毒剂对试验菌残留作用,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和培养基无不良影响。

2.2 悬液定量杀菌试验

结果表明,用7种含碘类消毒剂:A消毒剂使用浓度为2.262 g/L、B消毒剂使用浓度为0.20 g/L、C消毒剂使用浓度为0.50 g/L、D消毒剂使用浓度为5.348 g/L、E消毒剂使用浓度为0.50 g/L、F消毒剂使用浓度为4.707 g/L、G消毒剂使用浓度为0.25 g/L,消毒液作用1min,2min,3min三个时间段,1min即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几种细菌繁殖体完全杀灭,达到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的杀灭对数值>5,对白色念珠菌的消毒时间为1min时对白色念珠菌杀灭对数值>4。(表1)

表1 七种含碘类消毒剂使用浓度对4种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2.3 手消毒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样品七种含碘类消毒剂使用浓度,A消毒剂使用浓度为2.262 g/L、B消毒剂使用浓度为5.119 g/L、C消毒剂使用浓度为0.50 g/L、D消毒剂使用浓度为5.348 g/L、E消毒剂使用浓度为5.484 g/L、F消毒剂使用浓度为4.707 g/L、G消毒剂使用浓度为1.979 g/L,对手指屈面涂擦消毒1min,对手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00。

2.4 加速试验法检测样品稳定性

结果表明,7种含碘类消毒剂杀菌成分即有效碘的下降率均≤10%,可将七种含碘类消毒剂有效期定为2年。

3 讨论

含碘类消毒剂包括碘伏、碘酊、碘液、碘甘油、碘仿和三氯化碘等,常用的剂型有液体、固体、乳剂、膏体和栓剂等,其中以碘伏使用最广。属于中效广谱无毒消毒剂。含碘类消毒剂是一种高效、广谱、储存稳定、毒性低、对皮肤黏膜无刺激性、兼有清洁去污作用的消毒剂。在一定浓度下,对细菌繁殖体、结核分支杆菌、噬菌体、真菌、病毒以及原虫等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小,并且毒性低,是一类得到了广泛使用的消毒剂。特别在皮肤黏膜和外科手消毒方面,使用尤其多,也可用于医疗卫生的其他方面以及农牧养殖业消毒领域。

医务人员手污染是在各种操作时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而使手部皮肤获得暂居菌的过程。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中通过手传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手卫生是阻断这一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其中手卫生消毒又是手卫生中最方便、最常用的方式,而选择质量、效果可靠的手消毒剂是做好手卫生消毒的基础[3]。在外科系统手术室较常使用的肥皂碘伏刷手法消毒, 其效果显著, 洗手后平均菌落数下降了16.11倍[4]。手部皮肤的清洁与消毒对广大临床医务人员来说, 实践性很强而且意义重大, 应当继续加强医护人员感染知识的教育, 增强其防止交叉感染和自我保护的意识[5]。含碘类消毒剂的使用最为广泛,在北京30所三甲医院的手术室中使用率最高, 达60%[6]。目前外科手消毒剂品种繁多, 除含碘类消毒剂外, 其他皮肤消毒剂主要成分均以乙醇为主, 辅以其他低效消毒剂, 增大消毒杀菌谱[7]。

本研究显示,7种含碘类消毒剂,虽然配方有一定的差异,使用浓度从0.20 g/L至5.348 g/L,但是在使用浓度下,不管是降低浓度到0.20 g/L,还是原液浓度最高的5.348 g/L,7种含碘类消毒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三种细菌繁殖体以及白色念珠菌1分钟即可完全杀灭,杀菌效果较好。在手消毒现场实验中,使用浓度从0.50 g/L至5.484 g/L,相对杀菌实验使用浓度较高,保证了现场实验的效果,对手指屈面涂擦消毒1min,对手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00。并且在加速试验中,7种消毒剂均能达到2年的稳定性,说明了此类消毒剂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克服了传统碘的易升华的特点,在现有的技术下,已经能在保证消毒效果的情况下,仍能保持消毒剂有效杀菌成分的稳定,满足使用单位存放的要求。

[1]牟遇英, 王新, 李君. 不同病区医护手检测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40-441.

[2]薛广波.现代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18-429.

[3]李忠,邢玉斌,龚梅,等.4种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效果现场试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20-2121.

[4]秦涛.常用化学消毒剂手部消毒效果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9):1010-1011.

[5]叶芬,李小霞.院内物体表面细菌检测结果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9, 30(2):160.

[6]庞冬,郑修霞,王宜芝,等.北京市30所三甲医院外科手消毒剂使用情况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 14 (3):292.

[7]张玥,徐冬梅,周丽萍,等.外科手消毒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1):68-70.

猜你喜欢
中和剂悬液消毒剂
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复合物杀菌效果的研究及中和剂选择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诺氟沙星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研究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助溶剂和中和剂对醇酸树脂乳化的影响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