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青春:《女朋友·男朋友》文本分析

2014-07-21 01:30任志航
文教资料 2014年10期
关键词:男朋友青春记忆

任志航

感悟青春:《女朋友·男朋友》文本分析

任志航

(绥化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 绥化 152061)

2012年中国台湾上映了一部青春题材电影《女朋友·男朋友》,电影之所以赢得观众的认同,其中一个最重要因素是对青春的独特感悟。近年来,台湾电影以盛产青春题材影片而形成特色,众多影片对于青春的诠释可谓纷繁复杂,而关于青春究竟是什么?导演杨雅喆在他的这部影片中给出了自己的清晰理解。

《女朋友·男朋友》 自由 暧昧 记忆 青春题材电影

《女朋友·男朋友》是2012年8月中国台湾上映的一部青春题材电影,由台湾青年导演杨雅喆自编自导拍摄完成。影片紧密结合台湾的时代历史背景,以林美宝、陈忠良和王心仁三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讲述了三人从中学到中年一起经历的人生与各自的命运。影片中,导演杨雅喆通过他的镜头向我们展示了他对青春的清晰理解。

一、青春是自由万岁

自由是本片对青春的第一个定义,关于青春的直接叙事在暗与亮的交锋处展开。片头在音乐声中开启,先是在黑色的银幕上闪现一些晃动不定的光亮,然后接到一个拿在手中的智能手机屏幕的特写镜头,开始叙事。音乐给人一种历史感,而画面上的智能手机则暗示故事叙述的年代。第一个镜头画面的造型非常具有象征意义,黑色银幕上闪烁不定的光亮明亮耀眼,却一闪而过;能够挣破黑暗,给人希望,又终因诞生于黑暗而被黑暗吞亡。青春的旺盛生命力与短暂,追求自由的勇气与力量的微弱,就像这挣破黑暗的闪光,有最耀眼的一瞬,也终将归于平静。

透过画面我们看到,手机正在录像,屏幕中呈现的是一个升旗仪式。接着摄影机跟随手机屏幕移动拍摄,画面上出现一个穿着校服的女生,接着她开始在升旗仪式上到处流窜,煽动周围同学和她一起大喊:“我要穿短裤。”这时手持摄影机化身参与这场动乱的学生的视点,在人群中跟拍闹事的主角,并有意使赶来阻止的老师和教官时而闯入画面。镜头在叛逆的女孩和极力阻止的老师和教官之间交替,女孩撩起裙子,撅着屁股露出天蓝色的短裤给他们看的镜头与教官在惊慌中极力制止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形成强烈冲突,接着银幕黑,留下“我要穿短裤”的字幕,银幕中间出现电影制作和出品信息。本片一开始以一个矛盾冲突的展示作为叙事的起点,简洁迅速地进入叙事状态。在冲突发生的一刹那戛然而止,从一开始就挑动起观众的情绪,奠定影片迅捷凝练的叙事基调和节奏。作为电影、电视制作更加商业化后的一个标志,当影片、剧片信息不再被刻意强调,不再占据画面的大部分位置和一定的时间长度时,片头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创作者们的创作留下更大的空间。本片将影片故事的结局作为片头,造成一种时间上的轮回,暗示自由与反叛作为青春的永恒主题,历代轮回。

本片对于自由的表达是绝对的,亦是残酷的,自由只属于青春。当青春过去,最叛逆者亦将成为他人最忠实的奴仆。王心仁在校园里对自由坦率、直白、充满勇气的追求在他成年后则变成了他失落的记忆。成年后的我们,多少人成了像王心仁一样被家庭与工作绑束的唯唯诺诺的奴仆,导演用这一残酷的结局呼应片头的追寻,以此致敬青春,祭奠那只属于青春的自由。

二、青春是绝对的暧昧

影片正式进入叙事状态,叙事时间回到1985年。第一个镜头是三个主角在玉兰花架上采摘玉兰花的场景欢乐场景,镜头从一个特写开始,一束闪烁的光投在一朵玉兰花上,画面逐渐清晰起来,接着出现采摘玉兰花人的面孔和手,光束的来源是他额头上的电筒。接着镜头踏着轻快的、迷离的音乐节奏缓缓地升降摇移,手电筒的光是画面中光亮的来源,也是叙事的重要角色,光束在每个人物身上,随着他们的移动闪烁移动,忽明忽暗。虽然第一个镜头中,人物都没有说话,但电筒的光束仿佛是他们彼此交流的媒介,传递着他们的心声。三个人物在黑暗的树林中,带着光影穿梭移动,像捉迷藏一样,表现了他们之间纯真又说不清的暧昧关系。

第二个镜头段落场景移至校园,表现三个主角在中学时代的欢乐记忆。调皮大胆的林美宝给陈忠良偷藏零食,又与王心仁达成交易,设计使男生在校园里裸奔,对学校的规定熟视无睹却总能机灵地免受惩罚。画面多采用中近景运动镜头叙事,表现青春的躁动和欢乐及人物脸上天真调皮的表情。办公室一节,镜头以中近景移动镜头表现女教官专横地管制学生的刊物及训斥学生的场景,王心仁被无辜罚站,镜头跟随他移动到后面窗台下。他和同样被无辜罚站的陈忠良在后面逗笑的镜头占据了整个画面,而女教官则被挤出画外,只有她专横的训斥声留在画面中提示一种空间感。女教官自以为是的蛮横训斥声与画面中王心仁被罚站无所谓的逗笑表情同步构成一种有力的反讽。导演在关于自由的第一定义背景下,开始呈现三人与青春有关的永恒故事:爱情。

少年时,林美宝喜欢陈忠良,给他偷藏零食,又捉弄他;陈忠良同情照顾林美宝,却与她保持距离。镜头通过一次“野外游泳”、两次“玉兰止痛”和一次“篮球场谈话”四个情节点的剪辑,逐次递进了林美宝的试探及她的失望。但四个情节点都是暗示性的,没有正面冲突。影片的叙事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暧昧错综的格局,并且随着叙事不断推进、完善。青春的心都是自尊、敏感、冲动而易感伤的,与青春有关的友情、爱情、理想等一切,都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导演抓住了这种极致的暧昧,在镜头叙事操作中极力地渲染,将青春的另一个定义在故事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三、青春是一种记忆

纵观世界历史,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历史,我们会发现,青年与政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青年是单纯的、理想的、追寻当中的、成长当中的,与青春有关的应该是友情、爱情和理想。看起来,青年应该是最与政治无关的群体,却往往成为变革政治的决定力量;看起来,他们是最不懂政治、最脆弱的力量,却往往改变历史。青春是关乎爱情与理想的,但不止于此。《女朋友·男朋友》在关于爱情与友情的故事线下,贯穿历史的沉重底线,将青春的“轻”与历史的“重”联系在一起,使影片的主题得以沉淀。这种故事结构在台湾众多的青春题材影片中是少有的。青春不只属于当下的青年人,每个人都有过青春,不同的青春属于不同的年代,但它们都用自己的单纯和不安分刻镂了那个年代的历史。青春是一个人记忆中的一段历史,亦是一个年代历史中的一段记忆。《女朋友·男朋友》采用追忆的方式开展叙事,通过当下学生的反叛新闻唤起对青春的回忆。青春的单纯美好与任性迷惘;青春的欢乐与伤痛在唯美的镜头构图与运动中变成了关于青春的美好记忆。影片穿插的历史叙事对于台湾语境中的观众来说,更能唤起被现代社会匆忙遗忘掉的记忆,也使故事里的那段青春更显特殊和珍贵。影片结尾陈忠良与林美宝在不堪的人生面前选择坦然地承受,一起来到充满回忆的游泳池,在仅剩的一些池水中疯狂地嬉戏。这半池的水象征了他们逐渐远去的青春再也无法承载他们在里面畅游,但二人依然对青春的回忆充满了迷恋,将仅剩不多的青春记忆努力地拨起。片尾部分,叙事回到现在,陈忠良带着林美宝的两个孩子穿过街道,在孩子叛逆的、不耐烦的表情中,陈忠良看到了林美宝与王心仁年轻时的样子。接着,镜头中响起了充满青春回忆的动情歌唱,影片剪辑到三人年轻时一起在公路上骑车的场景,画面色调变得明媚。青春再多的伤痛与不堪在记忆中永远是一道明媚的风景。

本片作为杨雅喆自编自导的第二部作品,在镜头语言、故事结构及主题表达上都更成熟,形成了自己一定的风格。影片采用暗黄的怀旧色调与自然色调形成现实与回忆的对比;人物多采用台湾方言,彰显本土特色;配乐恰当地结合不同情境,采用台湾不同时代的音乐渲染气氛,为影片的青春题材营造了一种诗意、梦幻、伤感的氛围。影片台词富于青春个性,镜头视点自由,多用中近景与特写刻画人物情感。叙事采用了倒叙追忆的方式,截取了三个时间段,逐渐展开剧情,几条线索交替推进,故事冲突被淡化,在松散的剧情中贯穿了一种伤感的情绪。故事的叙事紧紧围绕“自由”、“暧昧”与“记忆”三个主题表达导演对青春的理解。他让我们看到青春不只是美好的,青春为自由而生,因此它是残酷的;青春的感觉不只是活力与朝气,更是一种看不清的迷茫,因此与青春有关的友情、爱情、理想等一切都是暧昧的,青春的感觉就是一种暧昧。每个人都有过青春,而当我们意识到它时,有关青春的一切却只存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1][美]布鲁斯·F.卡温.解读电影(上下册)[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男朋友青春记忆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记忆中的他们
你男朋友呢
青春不打烊
记忆翻新
小巫的男朋友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