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方式 提高作业质量

2014-07-25 16:43赵贵芳
甘肃教育 2014年12期
关键词:指导数学教学题目

赵贵芳

〔关键词〕 数学教学;作业;题目;指导;

解题策略;批改;验算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12—0047—01

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了多少,能应用多少,往往是通过作业来反馈、衡量的。因此,教师布置一定的数学作业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收集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的重要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做作业时不是很认真,如只求速度,不讲质量。这样使得作业流于形式,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为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出谋划策。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谈谈体会和看法。

一、指导学生自己出题目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出要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初中生往往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从哪提出问题,即使提出一些问题,也离题甚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做的:每学习一个新内容之后,我先编制几道题目让学生体会,然后鼓励学生自己编制题目,并让其他学生对编制出的题目进行评价。当然,让学生自己编制题目是有前提的。教师要提出以下要求:紧扣当前的学习内容,在解决问题时要用到现在或以前所学习的知识,使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简明扼要,题目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梯度。尤其要提出的一点是:从生活现象中提炼数学问题,可以考虑题目的趣味性,但应以数学模型的建立为重点。

二、指导学生寻求解题策略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寻求解题策略。学生寻找到解题策略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想法,然后鼓励学生用标准的数学步骤来书写自己的解题过程,要求每个学生在做题的时候都遵循“弄清题意→制订解决方案→执行方案→对结果进行验证”这样一个解题步骤。学生的思维遇到阻碍时,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指导学生解题的时候,有几点教师必须注意。一是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归纳小结是对一道题的解法反思、提升,以及一般经验的总结。二是让学生体会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还要知道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是什么,在哪种情况下可以运用这种思想方法。

三、让学生自己批改作业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成学习小组。在学生进行练习之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或成员的轮流主持下,学生之间交换批改作业,鼓励学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弄清楚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应该怎样去改正错误?为什么要这样改?最后,由主持人持笔书写本组作业的典型错误、改正方案、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等,由主持人代表本组参加全班讨论。教师可以每次参加一个或几个小组的评议活动,主要是倾听,并对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加以引导,而不是具体地对作业进行评判。

四、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

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明明会做的题却因为抄错了数、计算不正确、分析题意不认真、书写潦草不规范等,导致作业正确率低、考试失分多。改变这种现状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是提高作业正确率的有效方法。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验算的重要性。其次,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运用激励性评价。比如,对于在练习、作业中主动验算的学生和验算工整细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可以是口头表扬或者在作业本上批阅简单的激励性语言:“你的验算习惯很好,相信你能保持下去,你一定是一个自觉、认真的好孩子。”“你对作业的负责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加油吧!”“你的验算方法真好,继续努力。”等等。最后,对未养成良好验算习惯的学生要给予提醒、监督。可以写以下评语提醒学生:“你的细心、耐心+验算习惯一定能让你减少错误,不信试一试。”“验算能帮助你检查出错误,提高正确率。”等等。

编辑:谢颖丽

endprint

猜你喜欢
指导数学教学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追根求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