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高校用户就餐消费行为分析与数据挖掘

2014-07-31 15:10陈锋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4年5期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陈+锋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一卡通已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校园一卡构建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能够帮助学校掌握学生校内的学习、消费及作息行为。本文就校园一卡通用户就餐消费这一特定行为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消费、食堂运营状况及营销策略等问题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最后就一卡通行为分析系统的研究意义、研究价值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9-0047-03

前言

校园一卡通是集数据共享、身份认证、金融消费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信息集成系统,以辽宁医学院(下文简称:辽医)为例,我校一卡通系统包括就餐、消费、考勤、考试报名、图书借阅等多个业务系统。校园一卡通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信息化服务的同时,系统自身也积淀了千万条流水记录,学校透过这些业务记录可掌握用户在校园内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行为。

一、高校一卡通持卡用户总体消费行为分析统计

以辽宁医学院一卡通系统为例,学校共有POS消费机167台,这些POS消费机部署于学校食堂、超市、洗浴等多个服务领域,笔者们选取了辽医近3个月68万条一卡通消费流水记录作为学生消费、就餐行为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数据挖掘,并从中得出该校学生持卡基本消费情况。其中一卡通用户刷卡消费统计分析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得出学校持卡用户的总体消费情况:

(1)食堂的就餐行为占整个用户的刷卡交易行为的74.5%,可见食堂就餐是一卡通持卡用户交易最频繁、交易量最大的消费行为,因此,高校后勤部门应强化对学校食堂的管理,满足用户的就餐需求。

(2)超市刷卡消费行为占有很大比例,以辽宁医学院为例,超市刷卡消费行为占总刷卡交易量的17.6%,通过对学校超市营业品种、营业额的专项调研,发现学校超市总体消费水平偏低,热卖商品主要为方便面和香肠,反映出高校学生群体的超市消费只是就餐行为的补充,学校食堂在容积率、菜品内容、营业时间等尚不能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导致很多用户选择方便食品果腹。

(3)一卡通用户在洗浴、美发、干洗等消费活动中刷卡率较低,这说明用户在洗浴、美发及洗衣等服务中很少持卡消费,从实际调研也发现在这些服务领域中,用户需频繁地换衣脱衣,携带一卡通卡片或一卡通手机都极不方便,从而影响了这些服务店铺的刷卡消费。

二、大学食堂就餐峰值、容积率分析统计

食堂就餐峰值是指食堂在一天营业过程中所呈现的最多就餐人数;食堂实际容积率是指食堂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接纳就餐人数。高校用户刷卡行为主要集中在食堂用餐环节,因此通过分析持卡用户的食堂刷卡记录就不难推算出学校食堂容量是否合理,食堂设备资源是否存在闲置浪费。如图2所示为高校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图3为高校食堂实际容积曲线图。

其中高校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抽取了辽医食堂三个月的刷卡交易数据作为曲线图数据源,由于食堂节假日期间,大多呈半营业甚至歇业状态,为保证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样本数据中剔除了节假日,就餐峰值每个测量点的时间间隔设置为10分钟,每个就餐峰值的测量点是将同一时段的90个工作日测量值平均加权后得到。 通过对图2就餐峰值曲线图的分析得知,食堂用餐高峰主要集中在一天当中11点50至12点时段,每天的早晚就餐时段内,并未出现明显就餐峰值。从数据曲线可以得出学生的早餐用餐情况不佳,许多学生没有吃早点的习惯,同时结合图表1的方便面刷卡行为,我们认为学校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宿舍内吃泡面解决早餐问题;通过对学校食堂员工和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也得到了同样结论。高校食堂晚间营业时段内未出现明显的峰值曲线,可见高校学生晚上用餐没有出现拥堵的用餐情况,刷卡行为少于中午时段表明很多学生选择了校外就餐。从图3高校食堂实际容积曲线图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工作日食堂的累计刷卡频次都超过万余人次,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学校食堂能够容纳万人规模的用餐活动,但结合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来看,食堂在工作时段内呈现出冷热不均的营业状态,其中以午间用餐刷卡频次最高,很多POS机在10分钟内突破300次交易量,如此大的刷卡交易行为可以预见学校食堂午间用餐时段内会出现打饭档口排队拥堵的现象,由此也会引发就餐环境凌乱、消防逃生通道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建议:学校可在非高峰期内推出特价菜、精品菜来引导学生错峰就餐消费。

三、食堂、超市假日消费行为数据挖掘

高校学生消费群体在工作日与节假日期间的消费行为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高校用户在节假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课题组提取了2013年9月1日至2013年11月17日期间20个双休日,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刷卡消费行为进行数据统计,并与工作日期间发生的消费行为数据做了如下对比,如表所示。

1.消费规律

从高校食堂超市假日消费行为统计来看,可得出以下规律:

(1)节假日食堂刷卡交易行为明显少于平时的刷卡情况,食堂生均消费金额却远大于常规工作日;

(2)超市节假日刷卡交易频次远远超过常规工作日刷卡次数,且超市生均刷卡交易金额远大于平时;

(3)持卡用户在假日食堂就餐行为中没未出现明显营业峰值。

2.学校相关部门改进措施

从上述提炼的几条规律可以看到,高校假日消费与平时有着显著不同,学校后勤部门根据节假日用户消费行为的特点按照如下几方面改进:

(1)鉴于节假日学生群体的就餐行为较少,食堂可适当地轮休,关闭部分售饭档口,减少工作人员,节约人力开支;

(2)节假日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食堂应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为学生提供中高档菜品,适应学生群体的节假日消费行为特点;

(3)超市应在周末备足货源,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干洗、数码冲印、洗浴、美发等服务业也是假日消费几项重要支出,因此上述行业应延长节假日的营业时间,为学生消费群体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四、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在高校的应用前景及意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依托一卡通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开展针对持卡用户的行为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通过对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将一卡通原有业务流水缺失的数据结构与数据内容补充完整,极大提升了现有校园一卡通数据质量;其次,丰富了高校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手段,依托一卡通业务数据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抽取、分析统计数据与过去调查问卷的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具有样本数据量大、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度高等特点;再次,基于一卡通系统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统属于一卡通系统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数据仓库将一卡通几个独立的业务信息数据库整合集成,实现了数据共享,拓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最后,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对校园一卡通的业务流水信息的数据挖掘,可掌握学生就餐、消费、图书借阅、上课、出入宿舍的活动规律,帮助学校提升后勤、教务、图书馆等多个部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坤伦,罗郁,李院春,孙勇.基于公共数据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库集成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11):66-68.

[2]周学刚.校园一卡通多平台数据集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3]吴慧韫,王河堂.一卡通挖掘学生异常行为[J].中国教育网络,2011(5):67-68.

[4]周晶晶,付爱英,鲁喆.一卡通变身校务决策“情报员”[J].中国教育网络,2011(8):51-52.

[5]陆悠,华泽,盛浩,奚雪峰.基于用户及其行为社会属性的信任测度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3(1):127-131.

[6]董莉芬.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准营销探讨[J]. 电信技术,2013(4):67-69.

[7]李文峰.基于主题模型的用户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编辑:杨馥红)

endprint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一卡通已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校园一卡构建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能够帮助学校掌握学生校内的学习、消费及作息行为。本文就校园一卡通用户就餐消费这一特定行为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消费、食堂运营状况及营销策略等问题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最后就一卡通行为分析系统的研究意义、研究价值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9-0047-03

前言

校园一卡通是集数据共享、身份认证、金融消费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信息集成系统,以辽宁医学院(下文简称:辽医)为例,我校一卡通系统包括就餐、消费、考勤、考试报名、图书借阅等多个业务系统。校园一卡通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信息化服务的同时,系统自身也积淀了千万条流水记录,学校透过这些业务记录可掌握用户在校园内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行为。

一、高校一卡通持卡用户总体消费行为分析统计

以辽宁医学院一卡通系统为例,学校共有POS消费机167台,这些POS消费机部署于学校食堂、超市、洗浴等多个服务领域,笔者们选取了辽医近3个月68万条一卡通消费流水记录作为学生消费、就餐行为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数据挖掘,并从中得出该校学生持卡基本消费情况。其中一卡通用户刷卡消费统计分析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得出学校持卡用户的总体消费情况:

(1)食堂的就餐行为占整个用户的刷卡交易行为的74.5%,可见食堂就餐是一卡通持卡用户交易最频繁、交易量最大的消费行为,因此,高校后勤部门应强化对学校食堂的管理,满足用户的就餐需求。

(2)超市刷卡消费行为占有很大比例,以辽宁医学院为例,超市刷卡消费行为占总刷卡交易量的17.6%,通过对学校超市营业品种、营业额的专项调研,发现学校超市总体消费水平偏低,热卖商品主要为方便面和香肠,反映出高校学生群体的超市消费只是就餐行为的补充,学校食堂在容积率、菜品内容、营业时间等尚不能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导致很多用户选择方便食品果腹。

(3)一卡通用户在洗浴、美发、干洗等消费活动中刷卡率较低,这说明用户在洗浴、美发及洗衣等服务中很少持卡消费,从实际调研也发现在这些服务领域中,用户需频繁地换衣脱衣,携带一卡通卡片或一卡通手机都极不方便,从而影响了这些服务店铺的刷卡消费。

二、大学食堂就餐峰值、容积率分析统计

食堂就餐峰值是指食堂在一天营业过程中所呈现的最多就餐人数;食堂实际容积率是指食堂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接纳就餐人数。高校用户刷卡行为主要集中在食堂用餐环节,因此通过分析持卡用户的食堂刷卡记录就不难推算出学校食堂容量是否合理,食堂设备资源是否存在闲置浪费。如图2所示为高校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图3为高校食堂实际容积曲线图。

其中高校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抽取了辽医食堂三个月的刷卡交易数据作为曲线图数据源,由于食堂节假日期间,大多呈半营业甚至歇业状态,为保证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样本数据中剔除了节假日,就餐峰值每个测量点的时间间隔设置为10分钟,每个就餐峰值的测量点是将同一时段的90个工作日测量值平均加权后得到。 通过对图2就餐峰值曲线图的分析得知,食堂用餐高峰主要集中在一天当中11点50至12点时段,每天的早晚就餐时段内,并未出现明显就餐峰值。从数据曲线可以得出学生的早餐用餐情况不佳,许多学生没有吃早点的习惯,同时结合图表1的方便面刷卡行为,我们认为学校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宿舍内吃泡面解决早餐问题;通过对学校食堂员工和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也得到了同样结论。高校食堂晚间营业时段内未出现明显的峰值曲线,可见高校学生晚上用餐没有出现拥堵的用餐情况,刷卡行为少于中午时段表明很多学生选择了校外就餐。从图3高校食堂实际容积曲线图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工作日食堂的累计刷卡频次都超过万余人次,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学校食堂能够容纳万人规模的用餐活动,但结合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来看,食堂在工作时段内呈现出冷热不均的营业状态,其中以午间用餐刷卡频次最高,很多POS机在10分钟内突破300次交易量,如此大的刷卡交易行为可以预见学校食堂午间用餐时段内会出现打饭档口排队拥堵的现象,由此也会引发就餐环境凌乱、消防逃生通道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建议:学校可在非高峰期内推出特价菜、精品菜来引导学生错峰就餐消费。

三、食堂、超市假日消费行为数据挖掘

高校学生消费群体在工作日与节假日期间的消费行为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高校用户在节假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课题组提取了2013年9月1日至2013年11月17日期间20个双休日,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刷卡消费行为进行数据统计,并与工作日期间发生的消费行为数据做了如下对比,如表所示。

1.消费规律

从高校食堂超市假日消费行为统计来看,可得出以下规律:

(1)节假日食堂刷卡交易行为明显少于平时的刷卡情况,食堂生均消费金额却远大于常规工作日;

(2)超市节假日刷卡交易频次远远超过常规工作日刷卡次数,且超市生均刷卡交易金额远大于平时;

(3)持卡用户在假日食堂就餐行为中没未出现明显营业峰值。

2.学校相关部门改进措施

从上述提炼的几条规律可以看到,高校假日消费与平时有着显著不同,学校后勤部门根据节假日用户消费行为的特点按照如下几方面改进:

(1)鉴于节假日学生群体的就餐行为较少,食堂可适当地轮休,关闭部分售饭档口,减少工作人员,节约人力开支;

(2)节假日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食堂应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为学生提供中高档菜品,适应学生群体的节假日消费行为特点;

(3)超市应在周末备足货源,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干洗、数码冲印、洗浴、美发等服务业也是假日消费几项重要支出,因此上述行业应延长节假日的营业时间,为学生消费群体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四、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在高校的应用前景及意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依托一卡通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开展针对持卡用户的行为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通过对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将一卡通原有业务流水缺失的数据结构与数据内容补充完整,极大提升了现有校园一卡通数据质量;其次,丰富了高校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手段,依托一卡通业务数据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抽取、分析统计数据与过去调查问卷的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具有样本数据量大、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度高等特点;再次,基于一卡通系统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统属于一卡通系统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数据仓库将一卡通几个独立的业务信息数据库整合集成,实现了数据共享,拓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最后,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对校园一卡通的业务流水信息的数据挖掘,可掌握学生就餐、消费、图书借阅、上课、出入宿舍的活动规律,帮助学校提升后勤、教务、图书馆等多个部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坤伦,罗郁,李院春,孙勇.基于公共数据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库集成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11):66-68.

[2]周学刚.校园一卡通多平台数据集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3]吴慧韫,王河堂.一卡通挖掘学生异常行为[J].中国教育网络,2011(5):67-68.

[4]周晶晶,付爱英,鲁喆.一卡通变身校务决策“情报员”[J].中国教育网络,2011(8):51-52.

[5]陆悠,华泽,盛浩,奚雪峰.基于用户及其行为社会属性的信任测度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3(1):127-131.

[6]董莉芬.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准营销探讨[J]. 电信技术,2013(4):67-69.

[7]李文峰.基于主题模型的用户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编辑:杨馥红)

endprint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一卡通已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校园一卡构建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能够帮助学校掌握学生校内的学习、消费及作息行为。本文就校园一卡通用户就餐消费这一特定行为展开讨论,并对学生消费、食堂运营状况及营销策略等问题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最后就一卡通行为分析系统的研究意义、研究价值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9-0047-03

前言

校园一卡通是集数据共享、身份认证、金融消费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信息集成系统,以辽宁医学院(下文简称:辽医)为例,我校一卡通系统包括就餐、消费、考勤、考试报名、图书借阅等多个业务系统。校园一卡通为师生提供优质、高效信息化服务的同时,系统自身也积淀了千万条流水记录,学校透过这些业务记录可掌握用户在校园内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行为。

一、高校一卡通持卡用户总体消费行为分析统计

以辽宁医学院一卡通系统为例,学校共有POS消费机167台,这些POS消费机部署于学校食堂、超市、洗浴等多个服务领域,笔者们选取了辽医近3个月68万条一卡通消费流水记录作为学生消费、就餐行为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与数据挖掘,并从中得出该校学生持卡基本消费情况。其中一卡通用户刷卡消费统计分析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可得出学校持卡用户的总体消费情况:

(1)食堂的就餐行为占整个用户的刷卡交易行为的74.5%,可见食堂就餐是一卡通持卡用户交易最频繁、交易量最大的消费行为,因此,高校后勤部门应强化对学校食堂的管理,满足用户的就餐需求。

(2)超市刷卡消费行为占有很大比例,以辽宁医学院为例,超市刷卡消费行为占总刷卡交易量的17.6%,通过对学校超市营业品种、营业额的专项调研,发现学校超市总体消费水平偏低,热卖商品主要为方便面和香肠,反映出高校学生群体的超市消费只是就餐行为的补充,学校食堂在容积率、菜品内容、营业时间等尚不能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导致很多用户选择方便食品果腹。

(3)一卡通用户在洗浴、美发、干洗等消费活动中刷卡率较低,这说明用户在洗浴、美发及洗衣等服务中很少持卡消费,从实际调研也发现在这些服务领域中,用户需频繁地换衣脱衣,携带一卡通卡片或一卡通手机都极不方便,从而影响了这些服务店铺的刷卡消费。

二、大学食堂就餐峰值、容积率分析统计

食堂就餐峰值是指食堂在一天营业过程中所呈现的最多就餐人数;食堂实际容积率是指食堂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天接纳就餐人数。高校用户刷卡行为主要集中在食堂用餐环节,因此通过分析持卡用户的食堂刷卡记录就不难推算出学校食堂容量是否合理,食堂设备资源是否存在闲置浪费。如图2所示为高校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图3为高校食堂实际容积曲线图。

其中高校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抽取了辽医食堂三个月的刷卡交易数据作为曲线图数据源,由于食堂节假日期间,大多呈半营业甚至歇业状态,为保证数据测量的准确性,样本数据中剔除了节假日,就餐峰值每个测量点的时间间隔设置为10分钟,每个就餐峰值的测量点是将同一时段的90个工作日测量值平均加权后得到。 通过对图2就餐峰值曲线图的分析得知,食堂用餐高峰主要集中在一天当中11点50至12点时段,每天的早晚就餐时段内,并未出现明显就餐峰值。从数据曲线可以得出学生的早餐用餐情况不佳,许多学生没有吃早点的习惯,同时结合图表1的方便面刷卡行为,我们认为学校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宿舍内吃泡面解决早餐问题;通过对学校食堂员工和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也得到了同样结论。高校食堂晚间营业时段内未出现明显的峰值曲线,可见高校学生晚上用餐没有出现拥堵的用餐情况,刷卡行为少于中午时段表明很多学生选择了校外就餐。从图3高校食堂实际容积曲线图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工作日食堂的累计刷卡频次都超过万余人次,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学校食堂能够容纳万人规模的用餐活动,但结合食堂就餐峰值曲线图来看,食堂在工作时段内呈现出冷热不均的营业状态,其中以午间用餐刷卡频次最高,很多POS机在10分钟内突破300次交易量,如此大的刷卡交易行为可以预见学校食堂午间用餐时段内会出现打饭档口排队拥堵的现象,由此也会引发就餐环境凌乱、消防逃生通道拥堵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课题组提出建议:学校可在非高峰期内推出特价菜、精品菜来引导学生错峰就餐消费。

三、食堂、超市假日消费行为数据挖掘

高校学生消费群体在工作日与节假日期间的消费行为有较大差异。为了更好地研究高校用户在节假日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课题组提取了2013年9月1日至2013年11月17日期间20个双休日,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刷卡消费行为进行数据统计,并与工作日期间发生的消费行为数据做了如下对比,如表所示。

1.消费规律

从高校食堂超市假日消费行为统计来看,可得出以下规律:

(1)节假日食堂刷卡交易行为明显少于平时的刷卡情况,食堂生均消费金额却远大于常规工作日;

(2)超市节假日刷卡交易频次远远超过常规工作日刷卡次数,且超市生均刷卡交易金额远大于平时;

(3)持卡用户在假日食堂就餐行为中没未出现明显营业峰值。

2.学校相关部门改进措施

从上述提炼的几条规律可以看到,高校假日消费与平时有着显著不同,学校后勤部门根据节假日用户消费行为的特点按照如下几方面改进:

(1)鉴于节假日学生群体的就餐行为较少,食堂可适当地轮休,关闭部分售饭档口,减少工作人员,节约人力开支;

(2)节假日学生作息时间不规律,食堂应适当延长营业时间,为学生提供中高档菜品,适应学生群体的节假日消费行为特点;

(3)超市应在周末备足货源,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干洗、数码冲印、洗浴、美发等服务业也是假日消费几项重要支出,因此上述行业应延长节假日的营业时间,为学生消费群体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

四、用户行为分析系统在高校的应用前景及意义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依托一卡通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开展针对持卡用户的行为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通过对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将一卡通原有业务流水缺失的数据结构与数据内容补充完整,极大提升了现有校园一卡通数据质量;其次,丰富了高校用户行为分析的研究手段,依托一卡通业务数据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抽取、分析统计数据与过去调查问卷的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具有样本数据量大、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度高等特点;再次,基于一卡通系统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统属于一卡通系统的二次开发与应用,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数据仓库将一卡通几个独立的业务信息数据库整合集成,实现了数据共享,拓展了系统的应用范围;最后,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一卡通用户行为分析系统通过对校园一卡通的业务流水信息的数据挖掘,可掌握学生就餐、消费、图书借阅、上课、出入宿舍的活动规律,帮助学校提升后勤、教务、图书馆等多个部门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坤伦,罗郁,李院春,孙勇.基于公共数据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数据库集成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11):66-68.

[2]周学刚.校园一卡通多平台数据集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3]吴慧韫,王河堂.一卡通挖掘学生异常行为[J].中国教育网络,2011(5):67-68.

[4]周晶晶,付爱英,鲁喆.一卡通变身校务决策“情报员”[J].中国教育网络,2011(8):51-52.

[5]陆悠,华泽,盛浩,奚雪峰.基于用户及其行为社会属性的信任测度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3(1):127-131.

[6]董莉芬.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精准营销探讨[J]. 电信技术,2013(4):67-69.

[7]李文峰.基于主题模型的用户建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编辑:杨馥红)

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一卡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数据挖掘在电网中的应用
校园一卡通模式下的校园安全管理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一种基于Hadoop的大数据挖掘云服务及应用
基于GPGPU的离散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