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多元合作建设策略∗

2014-08-02 03:58王显燕
图书馆学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文献机构图书馆

王显燕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 玉林 537000)

区域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多元合作建设策略∗

王显燕

(玉林师范学院图书馆,广西 玉林 537000)

地方文献是区域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体现区域图书馆社会价值的重要资源,对本区域的文化、经济、科研等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区域的发展战略决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区域图书馆与其他社会机构之间的多元合作是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主要探索了通过多元合作进行区域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有效策略。

区域图书馆 地方文献 多元合作 建设策略

地方文献是某一特定地区社会发展、人文风貌和自然地理等区域信息的重要载体,涉及经济、历史、政治、文化、教育、自然等众多社会领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地方文献建设不仅是区域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地区内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机构的重要工作,比如地方志编纂部门、博物馆、档案馆、地方新闻报社和地方出版物等社会信息机构。正由于地方文献涉及社会的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内容繁杂而零散,再加上部分地方文献资料属于非正式出版资料或者内部资料,才致使地方文献的搜集与开发工作变得庞杂而困难,任何一个图书馆或者文献机构都难以独自完成这项工程。因此,地方文献的建设需要以某地区的图书馆为主导,各类信息机构与图书馆间进行多元合作、相互补充,通过一定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汇集各自的文献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地方文献,并实现地方特色文献资源的流通共享。

1 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的相互关系

区域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与多元合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密不可分,都对促进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多元合作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必然选择。图书馆与地方机构间进行多元合作,能为所有参与机构提供广阔的、可靠的地方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加强地方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各机构既有地方文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也有利于扩展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既能降低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的工作量,又能减少地方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促进地方文献建设的规范化、现代化与全面化,对区域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献资源、提升信息服务质量以及提高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地方文献建设的积极效应是多元合作的动力。地方文献作为特定地区的社会发展、风土人情等区域社会信息的载体,阐述并研究了当地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历程,具有独特的社会作用与文献价值。因此,地方文献的搜集建设与开发研究有利于加快区域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能为地方机构、行业领域的完善建设和良好发展提供权威的、全方位的信息指引,也能为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政府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2 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的困难

地方文献资源具有涉及范围广、分布散、隐蔽性高等特点。例如,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共有12个世居民族,同时还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份,每个世居民族保留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和传统的习俗文化,主要分布在12个民族自治县、62个民族乡。同时,从文献本身形式(如非正式出版的文献、事物文物、地区产业资料等)到文献资料持有者都具有多样性(如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出版社、地方志等)的特点。这些因素都给区域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建设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

由于地方文献建设具有以上特点,通过多元合作进行地方文献建设主要面临以下困难。

2.1 建设主体多元化,建设框架不明晰

有学者对地方文献建设进行调研,如周文对广东河源地区的地方文献建设进行调研,“发现地方文献建设的主体较多,有各类图书馆、学术团体、民间文化机构、寺庙等。在建设过程中,各个主体都希望自己能建立一个大而全的文献资源库,文献搜集的面很广,但文献建设框架不明晰,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这种局面往往导致一些主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地方文献建设,不仅建设成效不显著,还容易对一些地方文献资源进行重复建设。

2.2 机构墨守陈规,共享意识不强

地方文献具有独特地方色彩,经常会作为一个机构系统的标志性、典型性成果。部分社会信息机构在文献资源共享的问题上持保守和谨慎的态度,为独自占有特有资源,保持行业优势,不愿意把特有文献资源共享给社会其他机构。此外,一些信息机构仅满足于对地方文献在本行业、本领域的简单建设,没有对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文献资源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价值没有得到开发利用。文献资源没有得到共享,其他相关领域的地方文献则难以及时、准确地更新,地方文献应有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2.3 缺乏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由于各行各业的文献资料技术标准不一致或者缺少规范,在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开发方面没有相应的规划和指导,各文献主体只根据自身特色来规划和建设地方特色文献,而忽略了文献资料中与其他领域相关的文献价值,导致各机构搜集和建设的文献资源良莠不齐,文献的目录管理等不规范,文献的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进而造成一些领域的文献记录残缺不全。

3 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的指导原则

地方文献的多元合作建设要在坚持自愿、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原则的基础上遵守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原则以及合作建设、资源共享原则。

3.1 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原则

由于多元合作的各方分属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各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一定要建立在相互尊重、地位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信息资源优势以及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互补,促使各种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促使地方文献和各机构共同进步、更好地发展。

3.2 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原则

地方文献建设工作涉及地方文献的征集、搜集、整理、研究开发,是一项庞大、繁杂和系统化的工作,多元合作建设过程中还需要众多机构间相互协调与合作。因此,一定要对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各方的建设工作,使得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区域图书馆应当作为地方文献建设的全局主导机构,由图书馆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建立多元合作平台,统筹全局、细化分工,统一协调和规范地方文献的建设,建设成果各方共享,推动地方文献建设成果在地方图书馆、地方机构、地方社会中发挥更大的效能。

3.3 合作建设、资源共享原则

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工作需要各图书馆与机构联合起来,设置合作联络专员,着眼于全局,深入基层,通过建立规范的、可行的文献技术标准,彼此相互协作,共享信息资源和文献成果,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避免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实现地方文献资源最大化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共同推动地方文献、地方社会的良好发展。

4 建立区域图书馆多元合作平台

区域图书馆多元合作平台是指某一特定地区的图书馆与当地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机构之间建立合作中心。图书馆应保持在多元合作平台上的主导地位,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作为信息资源中心的角色优势,积极联系各信息机构参与到地方文献共建共享当中来。地方文献建设的区域图书馆多元合作平台构想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图书馆多元合作平台

4.1 多元合作组委会

多元合作组委会由地方各图书馆以及各文献建设机构共同组成,在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中拥有最高的管理权限,通过制定地方文献建设的工作决策、规范标准和规章制度等,明确好多元合作建设各参与机构的权利与义务、奖惩条例等,使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由组委会对文献的征集、搜集、整理、研究开发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统一规划、协调,保证地方文献的系统性与连续性;由组委会对各参与机构进行地方文献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各方得到应有利益,维持区域文献多元合作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行,促进本地区的地方文献、地方社会的良性发展。

组委会负责对各机构的文献建设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指导,保证各机构的文献建设按照有关的标准规范进行,实现文献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此外,组委会还应负责拓宽文献信息的来源途径,通过统一对外征集与本区域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源,把文献信息资料的搜集范围从本区域扩展到更大的区域,以组委会统一管理、对应机构具体执行的形式进行对外合作,实现更广泛的多元合作。

4.2 信息交换平台

信息交换平台是合作平台的重要构成,是各成员之间交流信息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是地方文献建设的学术信息基地。首先,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地方文献资源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各合作机构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到各种地方文献信息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自身实际提供或者获取文献资源。其次,信息交换平台集中展示地方文献建设和地方社会的相关发展政策,以及各类地方文献的前沿动态等,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各成员机构可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最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等。最后,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地方文献建设情况信息调研、文献建设决策、建设任务分配、建设进展通报、建设成果发布等一站式信息共享和服务,是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的信息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也是地方文献共建共享的核心应用平台。

4.3 数据库资源中心

数据库资源中心是多元合作平台的心脏部分,汇集了所有的地方文献建设成果和最原始的文献信息资源,是所有地方文献系统化的管理和维护中心,包括了各地方文献的历史成果、开发研究情况和地方文献网络信息资源等,为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馆藏资源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为广大用户提供地方文献服务的重要支撑,也是众多合作方获取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

数据库资源中心采用分布式存储和管理,根据不同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和地方文献的特点,深入调研和分析地方文献的社会需求情况,深度挖掘地方文献的需求价值和老照片等重要文献资料,在不同的图书馆中建设若干地方文献特色专题馆藏,再通过联合书目建设、联网跨库检索等技术手段实现共建共享,为社会上所有用户提供优质的文献资源服务。

4.4 技术与服务平台

服务读者是地方文献建设的中心目的,只有为读者提供优秀的资源和服务,才能实现地方文献的最大化利用,提升其社会价值。在信息时代环境下,从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到客户端的信息检索服务都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因此,设立技术与服务平台显得尤为重要。技术与服务平台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地方文献的社会需求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多元合作交流平台和数据库资源中心框架,开发文献服务系统以及各种系统的日常维护等。

技术与服务平台应设置技术顾问和学术顾问,为众多地方文献建设机构对地方文献的搜集、征集和开发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支持、学术指导,少走弯路,提高地方文献建设的效率。此平台还应通过网络客户端等多种途径向当地用户宣传和推广地方文献建设成果,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及时的信息服务,既提高图书馆、地方文献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又提高各合作方的社会影响力,加快当地社会的发展。

5 结语

地方文献是区域图书馆非常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它对当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能够直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多元合作模式能为文献的建设和共享提供快捷高效的途径,是区域图书馆实现地方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方式。而在地方文献多元合作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例如如何在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处理好文献的版权问题和特有资源的所有权问题,这是需要我们继续研究的方向。

[1] 周文.地方文献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以广东河源地区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2(9).

[2] 王丽.地方文献工作多元合作模式初探[J].图书馆研究,2013(1).

[3] 李鹏.多元合作模式下的地方文献工作[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

[4] 俞国玉.图书馆多元合作基础上的地方文献工作探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3(1).

[5] 王芙蓉.成立区域图书馆联盟共同发展地方文献——地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

[6] 黄亚男.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以湖南文理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2009(6):101,105.

[7] 杨曦.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7).

[8] 林冬月.谈地方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建设[J].台州师专学报,1998(2):78-79,83.

[9] 金国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管见[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124-126.

[10] 梁转琴.对建立区域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思考[A].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智库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社会分会场论文集[C].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2:7.

[11] 邹华享.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A].湖南图书馆.21世纪地方文献工作发展研究论文选[C].http://www.library. hn.cn/tszy/dfwx/dfwxggyjlw/200911/t20091112_3125.htm.

王显燕女,1969年生。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建设、信息服务。

G253

2014-07-04;责编:张欣。)

*本文系“CALIS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预研项目”资助项目“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项目编号:CALISGX2014011)成果。

猜你喜欢
文献机构图书馆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去图书馆